正文 第十三章 西部群島

「小徑無人蹤,出門探索時。」

——智者薩蒙德,《埃達》

在一次偶然的經歷中,維京人發現了冰島,現在他們以同樣的方式發現了西北部更遠處的島嶼。傳說9世紀初時,第一個維京人發現了這些群島,這個人來自挪威,名叫貢比約恩·烏爾夫松(Gunnbjϕrn Ulfsson)。在從挪威到冰島的航行中,貢比約恩遇上了風暴,顛簸了很久之後,他看到了那些亂石嶙峋的島嶼,此前並沒有人知道這些島嶼,後來他用自己的名字給島嶼命名為「貢比約恩群島」。他還發現群島西部有一塊更大的陸地,但後來他將自己的所見說給別人聽時,卻沒人對此感興趣,因為那時的冰島土地還很充裕。

差不多一個世紀以後,冰島開始面臨人口過剩的問題——至少在維京人看來是這樣。978年,斯蘭約恩·加爾蒂(Snæjörn Galti)決定去尋找貢比約恩所說的那塊神秘的陸地,並打算如果能找到這塊陸地,他會將其作為自己的殖民地。招募了幾個船員之後,斯蘭約恩就開始朝著貢比約恩群島航行,他希望可以在島上得到附近那塊陸地的消息。這時候的貢比約恩群島人煙稀少 ,居民都是一些因為冰島太擁擠才來到這兒的人,他們確信群島西部的確還有新大陸。

功夫不負有心人,斯蘭約恩的堅持最終起了成效,經過幾天的航行之後,他來到了格陵蘭島東海岸。這是一塊非常遼闊的火山島,面積比整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都要大。他在這兒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但災難很快就降臨了。他選的這塊地方並不好,因為格陵蘭島東海岸非常不適合人類居住。更致命的是殖民者之間起了內訌,互相殘殺。兩派殖民者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爭執,沒人知道確切的起因是什麼,但雙方都動用了武器,斯蘭約恩在打鬥中喪生。殖民者群龍無首,這塊殖民地也就分崩離析,只有兩名倖存者回到了冰島。

殖民格陵蘭島的偉大構想雖然失敗了,但這次嘗試證明了貢比約恩所說的那塊新大陸的確存在,而且從冰島出發就能到達。僅僅四年之後就有人再次進行了這樣的嘗試,並且獲得了成功。這次的遠航由埃里克·索瓦爾松(Erik Thorvaldsson)領導,他是挪威人,生性魯莽,人們都管他叫「紅鬍子」埃里克。魯莽這一特性似乎在這個家族的血統中代代傳承,埃里克的父親索瓦爾曾因過失殺人罪在挪威遭到流放,短短几年之後,埃里克又重蹈了父親的覆轍,也因為「殺了幾個人」遭到驅逐。為了尋求庇身之所,他逃到了冰島,然後在島嶼的西北部弄了塊土地,準備長期定居。

然而,無論埃里克走到哪裡,麻煩似乎總是如影隨形。在他的第一個農莊上,兩個奴隸在幹活時不小心將一塊巨石弄下了山坡,砸壞了鄰居家的房屋。鄰居要求埃里克對此做出賠償,但他卻殺了人家——此人有個滑稽的外號「纏人鬼」伊約爾,他又得逃離了。埃里克這次逃到了遠離冰島的一個小島上,伊約爾的家人絕對不會找到這裡來報仇。

較第一個農莊而言,埃里克在新農莊的經歷更為不順,因為他很快又與人起了爭執。這一次他不僅殺了他的鄰居,還把鄰居家的兒子也殺死了,最後埃里克被判流放三年。

埃里克逃離了那些會因為殺人罪驅逐他的地方,顯然,他需要的是一塊沒有現行法律的地方,所以他買下了斯蘭約恩的船隻,同時還僱用倖存的船員,然後他們便朝西駛去。航行中,這些有經驗的水手盡量按照上次的航線前進。流放的三年中,埃里克一直沿海航行,希望可以找到一塊適合開墾殖民地的土地。終於在繞過南部的一塊冰角,即現在的費爾韋爾角之後,他在與冰島緯度相當的西海岸發現了兩處適合人類居住的海灣。

埃里克當時可能還未意識到他已經抵達新的島嶼,因為這塊小島周圍有很多浮冰,他的船隻沒法靠近,但他注意到這是塊「處女地」——這裡沒有人跡 ,也沒有食肉動物;埃里克深信自己可以在這兒建立殖民地了,於是他又返回冰島,招募一些移民來跟他一塊兒居住。

和所有善於推銷的人一樣,埃里克深知宣傳的重要性。為了讓這塊新陸地能吸引更多的人,他將此地命名為「綠色之地」(Greenland,音同格陵蘭)。這個辦法成效卓著,有500多名冰島居民表示願意同埃里克前往。埃里克能招到這麼多的同行者,一方面是因為他極力勸說,把格陵蘭島描繪成一個「魚鱉不可勝食」的天府之地;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人們一直都想佔領尚未開墾的新土地,後面一點格外重要,因為冰島已經沒有優質的土地可供佔領了。那時的冰島已經顯露出生態惡化的跡象,為了擁有更多的草場,島上的居民已經將所有的樺樹林伐為平地;因為大肆砍伐森林,山地的土質也開始退化。冰島上不再有未被開墾的土地,連一些新開墾的農莊也因為土壤退化的原因紛紛倒閉了。

985年,埃里克率領一支由25條船組成的龐大艦隊從冰島出發,船上滿載在西部島嶼開始新生活的各種必需品。旅途異常艱險,跟隨埃里克而去的人都清楚前路難測,風險重重,他們得在巨浪滔天的大海上行駛上千英里。最後在25隻船中,一共有18隻安全抵達了格陵蘭島。移民者剛把船隻停靠在沙灘上,就已經感到了些許的失望。

現在他們才知道埃里克當初的描述有多麼言過其實,如果說冰島只是勉強能居住的話,格陵蘭島就是完全不適合人類居住。島嶼大部地處北極圈以北,維京人幾乎不具備在這裡生存下去的技能。儘管格陵蘭島非常遼闊——佔地4.08萬平方英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但幾乎所有的土地都不適合人類居住:廣闊的內地為冰川所覆蓋,只有沿海50英里寬的地方沒有冰川,但卻山嶽林立,寸草不生;島上幾乎沒有木材和鐵礦,一年之內溫暖的季節太短,不宜種植小麥或其他主要作物。如果他們的必要物資用完了,就得從冰島進口,這在10世紀來說是件非常困難甚至不可能實現的事。

幸運的是,這裡海產豐富,島上的居民可以用海產補給食物。此外,居民偶爾還可以捕到海豹、海象、北極狐、野兔和北極熊等,把它們的皮毛或牙齒做成奢侈品。在北歐市場上,這些奢侈品銷路很廣,甚至還可以出口到歐洲大陸的中心地帶。

殖民工作順利開展起來了。在流放的三年中,埃里克可能已經給自己選好了以後的住址,他清楚自己要在哪裡定居。在幾處狹長海灣的源頭位置,埃里克建立了自己的農莊,取名為「布萊特列」。這塊地方很宜人,因為有「埃里克峽灣」做屏障,北極寒冷的海水正好無法流入,至今格陵蘭島上最優質的農田依然在這裡。峽灣中狹長水域和島嶼縱橫分布,水草豐美,因此可以飼養家畜;在維京時代,家畜象徵著財富。其他人也都散居於埃里克的農莊附近。

富有智慧的維京人有著許多創新發明,例如他們通過灌溉來保護農作物,讓作物免於凍害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創新發明,殖民地人口劇增,達4萬之多。當時很多人一致同意在距離西北部170英里遠的地方建立第二個殖民地。 這樣一來,埃里克自然而然就被推選為東部定居點的長老「哥提」。他們在布萊特列建了會堂,島上的大小事宜都在這裡商議決定。

到了夏天,天氣相對暖和了,一些殖民者就會駕船向北航行,去近1000英里外的地方獵捕海象、海豹及擱淺在沙灘上的鯨魚。 這類航行收益頗豐,因此殖民者們甚至願意為此冒著生命危險,埃里克也因此成了一名富翁。

格陵蘭島上的居民並不常回冰島或挪威,不過兩地之間總有人走動,因此格陵蘭島和其他兩地之間仍然保持著聯繫。當時有移民離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打算移居冰島,卻發現冰島已經擁擠不堪,所以只好來到格陵蘭島,因此總有新的移民者陸續來到島上;還有一些遠在故鄉的親戚來格陵蘭島走訪,其間也有些殖民者放棄在格陵蘭定居,返回了家鄉。

雖然埃里克再也沒有離開過格陵蘭島,但他的後代卻繼承了他當初到處遊盪的志向,回了幾趟挪威。埃里克同他的妻子肖希爾德(Thjodhildr)至少生有三個兒子,長子名叫萊夫,他曾進行了一次探險,即在999年夏天穿過格陵蘭島回到了挪威。

萊夫為什麼要回挪威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因為當時他是攜妻子一道離開格陵蘭島的,因此我們推測他可能打算在挪威定居。當時萊夫想在國王奧拉夫·特里格維遜手下找一份差事干,最後他做了宮廷侍衛。那時的奧拉夫正急需這樣的人才,因為他當時正在挪威強制推行基督教,這一舉措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對;最後這位國王還是沒能成功,他在鬥爭中丟了性命,不過他讓一位重要人物轉變了自己的信仰,那就是萊夫。大約在999年冬季,萊夫成了基督徒,同妻子一起接受了洗禮。

奧拉夫逝世之前,他要求萊夫以傳教士的身份回到格陵蘭島,去那裡傳播基督教。萊夫同意了奧拉夫的這項提議,但在返航的途中遇上了風暴,船隻嚴重偏離了航向。風暴平息之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