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無業游民奔向海 第六節

慶長八年,為信籌建新城。

這一年他五十三歲,大概預感來日不多。他急於完成建造一座象徵統一津輕事業的偉大城堡的夢想。

首先他努力找尋建城的地方。

大浦、堀越、黑石……這些曾經當過根據地的土地,不再吸引他。

而石川、和德、大光寺、浪岡、田舍館、淺瀨石……這些為信曾經用武力征服過的城堡,也因為殘留太多前任領主南部和北畠的氣息,顯得不合適。

為信想:津輕平原的中心地區,似乎沒有一座合用的城堡,我必須尋找新的地點。

甚麼樣的地方合適呢?

——津輕不會再起戰端。為信想。所以新城不必建在險峻要塞,哪怕建在一覽無遺的平原上也不要緊。要緊的是,交通必須便利。當時,津輕主要對外交通,是靠岩木川。為信喜愛的京畿物資和新知識,大多經由北前海,到達津輕的西濱,再由岩木川轉運到各個地方。

不久,為信找到一個能符合各種條件的絕佳場所,那便是緊隔岩木川的高岡。

高岡以前是京畿大人常來獵鷹的地方,所以又叫鷹岡。是一個長滿松林,坡度不大的丘陵。儘管坡度不大,但因四周都是平原,視野極佳。站在丘陵最高處,可以看見岩木山的正面。

決定在高岡建新城後,為信再度重用熟知易卜、天文的沼田面松齋。

建新城不是件簡單的事。

不只建城堡,還要建城旁的市鎮。這麼龐大的工程,得靠所有大臣和領民同心協力,才能完成。

沼田面松齋果然不負為信的重望,看過天文氣象和風水之後,對家中大臣們說:「建新城的地點,再也沒有比高岡更適合了。」

「是啊。」為信大人贊同。「我們的工程一定會進行順利。」

於是,為信從慶長八年開始在高岡附近建築城鎮。可是這次建市鎮卻不像從大浦遷到堀越那麼順利,老百姓對搬到一無所有的高岡,都抱著遲疑的態度。

為信十分焦急。他不只著急沒人肯搬去高岡住,也著急從這一年開始築城必須向江戶幕府提出築城計畫書,而這個計畫卻遲遲未獲認可。

慶長十一年,為信決定採取「移居高岡者配給米飯」的獎勵制度。從前年開始,為信經常生病,他實在不願意在死前,見不到新城誕生。

新城的建築許可證還沒有發下來。或許為信在這時萌生,把津輕領主的位子,傳給德川比較有好印象的信枚的念頭。

慶長十二年十月初——

為信的病況加重。他坐駕籠出發前往京都。一方面為了尋訪名醫治病,另一方面也一償他終其一生仰慕京畿文物的心。他常說:我若死,也要死在京畿。

途中,為信忽然接到一年前同樣也到京都養病的信建的死訊。信建死時才三十三歲。

信建一死,為信便有改立信枚做繼承人的公開理由。他途中經過江戶,召喚在幕府當侍僮的信枚同行,一起上京。

十一月十日,當為信抵達京都時,他已然感到死亡迫在眉睫。於是他立刻召喚廟裡的畫匠,為他雕刻立像。那時他已經躺在床上爬不起來。書匠坐在為信枕邊,在躺著不能動彈的為信對面放一面鏡子,照著鏡子雕刻。

看到雕刻好的立像,為信大怒。

「一點也不像!」

他不知道自己的臉龐早已因病瘦削得不成人形。

為信命令畫匠重刻,一直到看見雙頰豐腴的刻像,才滿意的略動下顎,吃力的說:「嗯,這才像我。」

為信把老臣松野信安和森山內藏介叫到床邊,對信枚說:

「可惜我見不到高岡城建好了。你要完成我的遺志,建好高岡城。」

然後他叮囑松野信安和森山內藏介:

「你們一定要擁立信枚。」

他說完拿出一封署名「幕府老中安藤帶刀直次」的信,這封信其實便是「立信枚為領主」的遺書。

十二月五日,為信去世。死時五十七歲。

按照他的遺言,為信的遺體在京都六條河河邊火葬。火葬場旁豎立著有為信標記的錫杖槍,兩層帳幕,內層是白布,外層黑布,上面染著為信一直仰慕的類似近衛家紋的杏葉牡丹紋飾。沒有和尚,當然也沒有人誦經。

——我不制於天地人,亦不信神佛之力。

為信將他的信條一直貫徹到最後。另外他也沒有做辭世的和歌。倒不是為信不擅於吟誦和歌。當初剛開始背叛南部,在野崎村展開軍事訓練前,他曾經吟詠過這樣的和歌:

憂局勢雖遁入深山亦知之,行益深何處可容身。

吟誦和歌一方面是聚集民心的權宜之術,另一方面也顯示出為信生長於亂世,努力超越環境限制的決心。

不久,信建和為信相繼去世,以及為信立信枚做世嗣的消息,傳到津輕。坊間開始流傳許多小道消息。

問題是,這些謠言不只是謠言,從這一年年尾,津輕府便分裂成兩大派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