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成都戰役:國民黨軍大陸上最後一個戰略集團被殲滅 2、劉鄧發出川黔作戰基本命令

在中國共產黨方面,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根據西南地理環境條件和西南敵情部署的特點,早在1949年5月23日發出關於向全國進軍的指示中就明確提出:「胡宗南全軍正向四川撤退,並有向昆明撤退的消息。蔣介石、何應欽及桂系諸敵正在做建都重慶割據西南的夢,而欲消滅胡軍及川康諸敵,非從南面進軍斷其退路不可。」

9月12日,又進一步指示第二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對白崇禧和西南各敵均採取大迂迴動作,插至敵後,先完成包圍,然後再回打之方針。

基於這樣的方針,對第二野戰軍的行動又先後作了具體的規定: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歸第四野戰軍指揮,擔任大迂迴任務,由贛南就勢於10月出廣東,而後再由廣西兜擊雲南,徹底截斷敵軍逃竄國外的退路。第二野戰軍主力,待廣州解放和國民黨政府遷至重慶後,在第四野戰軍發起廣西作戰的同時,以大迂迴的動作,取道湘西、鄂西,挺進敘府(宜賓)、瀘州、重慶之線,直出貴州,切斷胡宗南集團及川境諸敵退往雲南的道路及其與白崇禧的聯繫,以位於寶雞地區的第一野戰軍第18兵團等部,在賀龍、李井泉指揮下,積極吸引、抑留胡宗南集團於秦嶺地區。待第二野戰軍將川敵退往康滇的道路切斷後,即迅速佔領川北及成都地區,而後協同第二野戰軍聚殲胡宗南集團,並迅速擴佔全川。

為了領導西南的全面工作,建設西南,中共中央還決定由鄧小平、劉伯承、賀龍等24人組成中共中央西南局,以鄧、劉、賀分任第一、第二、第三書記。

按照中共中央、毛澤東的部署,第二野戰軍全軍立即轉入了進軍西南的準備工作。

在中共中央軍委下達進軍指示的次日,劉伯承、鄧小平就召集了第二野戰軍前委擴大會議,討論進軍西南的部署和加強部隊政治思想工作以及後勤工作等問題。會後頒發了《關於進軍西南的指示》。指示要求各級黨委在部隊和全體指戰員中立即開展三項工作:

一是進行進軍必要性的教育。向大家指明敵人的殘餘力量還存在,企圖垂死反抗,廣大待解放的人民正熱望人民解放軍前去協助解放,全國各野戰軍的進軍任務尚未結束。不繼續進軍,殘敵就不能最後消滅,革命就不能徹底勝利。要發揚以往將革命進行到底教育的成績,提高全軍政治認識,鼓舞全軍戰鬥意志,與各野戰軍共同繼續進軍,消滅殘敵,解放全中國。

二是明確進軍的目標。指明這次解放西南廣大地區,解放7000萬人民,以及西南在國防地位、軍事、政治、經濟上的重要意義。正確地介紹西南一般地理、交通、軍事、政治、經濟、社會情況。消除一切驕惰、怕苦、保守、鬆懈、厭倦等不良情緒。

三是大力加強進軍的實際組織工作。在樹立進軍西南的光榮感和明確任務艱巨性的基礎上,做好一系列的保障工作,包括走路、吃飯、穿衣、宿營、運輸,保持部隊健康,鞏固部隊情緒,爭取沿途居民,團結兄弟野戰軍,熟練山地、河川作戰,習慣西南生活等。指示強調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實行科學分工和隨時了解、掌握部隊情形,嚴格督促檢查工作,深入基層進行教育,與士卒同甘苦,以此來保證新的進軍任務的勝利實現。

8月19日,劉伯承、鄧小平發出川黔作戰的基本命令。命令規定:第二野戰軍主力(除第4兵團)的任務在於攻略貴陽及川東南,以大迂迴動作,先進擊宜賓、瀘縣、江津地帶之敵,並控制上述地帶以北地區。以使宋希濂、孫震及重慶等地之敵,完全孤立於川東地區。而後聚殲這些敵人,或運用政治方法解決之,以便協同川北賀龍部隊逐次解決全川問題。具體行動分為3個步驟:首先,第3兵團以車運由浦口經徐州、鄭州到武漢,再徒步至常德、江陵、枝江地區集結就補,第5兵團由上饒車運到樟樹,再徒步經長沙至邵陽、武岡、湘潭線集結就補。其次,第3兵團攻取遵義、彭水、黔江線,第5兵團攻取貴陽。最後,第3兵團直出瀘縣、江津,第5兵團直出宜賓、納溪,順勢迂迴重慶,控制川東,完成南面兜擊的任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