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廣東戰役:解放戰爭史上極其重要的篇章 7、入粵作戰經過

10月2日,陳賡揮師入粵,先頭部隊以日行150里的速度向南挺進。粵軍聞風喪膽,紛紛棄陣南逃,第一道防線形同虛設。

10月6日,解放軍右路軍第14軍襲占樂昌,第13軍佔領仁化。在右路軍的打擊下,防守曲江的第63軍棄城南逃,第15軍於7日佔領曲江。粵北門戶洞開,右路軍向南追擊,國民黨軍利用北江的支流和粵漢鐵路上的要點節節抵抗。第15軍第45師於9日攻佔英德車站,殲滅國民黨軍第39軍第91師一部,並以2個連入國民黨軍防禦縱深,成功地搶佔了橫跨江上的遙步墟鐵橋,保證了軍主力的通路。

10月6日,左路第43軍到達翁源。11日第127師奔襲佛岡,全殲國民黨軍第39軍第103師之全部美械裝備的第307團。

敵7軍之171、172師,48軍之138、176師,經4天的戰鬥後,已大部被殲,小部突圍敵潰散於各山上樹林中。

第15軍於13日佔領江口後,在源潭擊潰國民黨軍4個團,殲其1000餘人。同日,第14軍解放清遠。第43軍第127師於11日佔領佛岡,全殲守軍第39軍1個團,12日第128師在鰲頭圩殲滅國民黨軍第50軍第36師第106團第3營大部,13日拂曉佔領花縣,全殲縣保安營。第44軍第132師12日向良口、從化前進,13日拂曉佔領良口,並在水底附近殲滅國民黨軍第50軍第107師第321團1個營,遂即向廣州前進;該軍第131師在派潭殲滅1個保安營後,於13日解放增城,14日搶佔石灘車站,切斷了廣(州)九(龍)鐵路。14日17時,第43軍第128師第382團進入廣州,殲滅了未及撤退的國民黨軍第50軍第107師及聯勤部隊2000人。第44軍第132師第396團亦於21時進入廣州。至此,廣州宣告解放。

在第15兵團解放廣州的同時,兩廣縱隊和粵贛湘邊縱隊13日解放河源,15日解放惠州,17日解放東莞,並於龍華墟包圍了國民黨軍第109軍第154師,迫使該師副師長鄭蔭桐於次日率部3000餘人投誠,19日繼占虎門要塞,截斷了國民黨軍沿珠江南逃的通路。

16日,第4兵團在三水西南鎮追上國民黨軍第39軍第103師,迫使該師師長曾三元率部4000餘人接受和平改編。同日,在四會擊潰沈發藻第4兵團部,俘500人。

17日,陳賡獲悉國民黨軍第21兵團由佛山向陽江撤退,第4兵團由高要向陽春撤退,第39軍經高明向陽江撤退,第63軍沿西江向粵桂邊撤退,遂以第14軍軍長李成芳指揮第14、第13、第15軍共6個師追擊。當日,追擊部隊在高明縣松柏坑殲滅國民黨軍第39軍第147師第441團全部,在高要東北地區殲滅第70軍警衛營,在鶴山縣宅梧圩迫使第39軍第91師師長劉體仁率部2700餘人接受和平改編。

至20日,右路部隊進抵腰古,殲滅國民黨廣東省暫編第3縱隊1000餘人;中路部隊進至新興以南,殲滅國民黨軍第63軍一部,俘1000餘人。

國民黨軍在逃跑過程中,建制混亂,並未組織掩護和抵抗。22日,廣東保安第3師2000餘人在恩平附近投誠,暫編第2縱隊3000餘人在江門投誠。23日,廣東保安第4師2700餘人在台山縣那扶圩被迫投誠。同日,第21兵團司令官劉安琪率第50、第32軍、第39軍殘部及第70軍2個補充團到達陽江白沙圩地區。

25日1時,第4兵團將進至陽江地區的各路部隊區分為東西兩個集團,由東西兩面實施攻擊。當日上午,國民黨軍集中兵力由白沙圩向西進行了8次突圍,解放軍西集團(右路部隊)頑強抗擊,終於粉碎了國民黨軍的企圖。當日14時,國民黨軍鑒於向西突圍不成,即向南轉向海邊,企圖由九羌埠乘船逃跑,解放軍迅速封鎖阻擊。第120團由旱禾廟向平岡圩追擊,先後俘近2000餘人。左路部隊強渡漠陽江後向平岡圩以南推進,第38師第112團沿崗頭、廉村直插九羌埠。各部隊一面攻取海岸要點,一面以炮火封鎖海面。向南突圍的國民黨軍除小部乘軍艦逃跑外,被擊斃和溺死者約萬人。解放軍粉碎了國民黨軍從海上逃跑的企圖,將其合圍於平岡圩以北直徑不到7.5公里的狹長地區內。26日晨,解放軍發起總攻,戰至中午即全殲國民黨軍。

在陽江圍殲戰中,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4萬餘人,其中生俘3萬餘人,消滅了余漢謀主力。

在陽江圍殲戰期間,胡璉兵團第67軍於10月上旬撤往舟山,第18、第19軍於10月上旬開始至10月下旬陸續撤至金門。10月24日,閩粵贛邊縱隊解放汕頭。至此,除南澳島外潮汕地區全部解放。第15軍第45師在粵中縱隊配合下,於10月22日解放江門。國民黨軍第4巡防聯合艦隊11艘艦艇500餘人,於25日在江門以南海上起義。

在廣東戰役期間,粵桂湘邊縱隊協同野戰軍主力解放了粵漢路以西、西江北岸地區。粵桂邊縱隊策動了國民黨軍第62軍2個多營和廣東保安第3師第9團等部起義,解放了除湛江以外的雷州半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