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廣東戰役:解放戰爭史上極其重要的篇章 2、大迂迴大包圍作戰方針的確立

解放廣東是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早已明確賦予第四野戰軍的任務,但形成具體的作戰方案則經歷了一個過程。

1949年5月至7月上旬,軍委在給四野的一系列電報中,就進軍廣東問題曾作了多次指示。

宜沙、湘贛戰役將要結束之際,毛澤東對解決廣東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考慮。7月16日,他電示林彪、鄧子恢等四野指揮員,在作出以大迂迴大包圍的作戰方針,追殲白崇禧部的整體部署的同時,指出:「廣東只有殘破不全之敵軍四萬餘人,而我則有超過四萬人之游擊部隊,只需要兩個軍加上曾生兩個小師即夠解決廣東問題,至多派3個軍加上曾生部即完全夠用,不需要派出更多兵力。」

但是,在第二天給林、鄧等人的補充電中,毛澤東又對進軍廣東提出新的意見:「陳賡3個軍、15兵團兩個軍統由陳賡率領經贛州、南雄、始興南進,準備以3個月時間佔領廣州,然後15兵團兩個軍協同華南分局所部武裝力量及曾生縱隊負責經營廣東全省。」

對中央軍委的上述意見,第四野戰軍表示:「同意17日電示,當遵照該指示指導而後行動」(1949年7月19日林彪、鄧子恢、肖克、趙爾陸致中央軍委並劉伯承等人的電報)。

劉伯承、張際春、李達等人也於18日致電中央軍委:經討論後完全同意中央軍委17日電部署。「第一,從戰略上,陳賡一路由江西出廣東經廣西並出雲南的迂迴兜擊,在現時全國敵弱我強及雙方分布態勢下極為必要。第二,在白匪與其兩側之匪分離而不退廣東的情況下,如此可以協取廣東,早得廣東就勢出廣西,迂迴白匪右側背,而與我北路軍協同作戰役的鉗形機動,使白匪無法節節抵抗逃出合圍。第三,陳賡就現態勢下南下廣東極為順手,既可避免與湘西友軍交叉運動摩擦,且又減少糧食與道路的困難,並便於四個軍立刻在吉安、安福地區集合待命。」

至此,大迂迴大包圍的作戰方針最終確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