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漳廈金戰役:渡海登陸作戰的序曲 9、解放戰爭史上悲壯的一頁

金門,位於廈門島以東,與廈門最近距離2310米。大金門島面積為131.7平方公里,金門縣城位於該島西部;小金門島面積為15平方公里。此外,尚有大擔、二擔等幾個小島。在我軍發起廈門島戰鬥前夕,金門有國民黨22兵團所屬4個師8個團防守。青年軍201師2個團位於大金門島西北部;由潮汕地區撤抵金門的12兵團18軍11師(大嶝島戰鬥中被殲滅1個團)於11日接替45師在大金門島東部和東北部地區的防務;40師(大嶝島戰鬥中被殲2個團)133團位於金門縣城附近;5軍軍部率200師位於小金門。

廈門島的解放,使金門守軍受驚不小。國民黨軍為加強金門防禦,令12兵團部率18、19軍從廣東潮汕地區撤抵金門,使國民黨守軍的總兵力增至4萬餘人。

我10兵團首長認為,廈門是有永久性設防工事的要塞,守軍是湯恩伯集團,兵力充足都已被攻克了,而金門沒有什麼工事,金門守敵名義上是一個兵團,實際只有2萬多人,而且都是殘兵敗將,決心乘勝進攻金門,並將金門戰鬥的全部指揮責任交給28軍副軍長肖鋒。

根據兵團指示,第28軍前指於10月18日下達了攻擊大金門島的命令:以第28軍第82師第244、第245、第246團,第84師第251團,第29軍第85師第253團,第87師第259團共6個團的兵力,分兩個梯隊進攻大金門。得手後,再以第85師2個團攻取小金門。

命令規定,集中全部兵力於一個方向,分數路在湖尾鄉、龍口間突破,登陸後首先站穩腳跟,而後以瓊林、陳坑分界阻擊東面國民黨軍的增援,堅決殲滅金門縣城之敵,隨後主力東向會攻沙美、北太武山地區的國民黨軍。

具體部署是,以第244團、第251團、第253團為第一梯隊,第245團、第246團、第259團為第二梯隊。第一梯隊以團為單位,分別由大嶝島、蓮河、澳頭起渡,第244團在龍口和後沙間登陸,迅速攻佔後半山、雙乳山,控制瓊林至沙頭一線大金門島的腰部,向東警戒,掩護第251、第253團進攻金門縣城;第251團在西堡、古寧頭之間登陸,迅速攻佔湖南和榜林,協同第253團攻擊金門縣城;第253團在古寧頭登陸,迅速佔領林厝、浦頭,並攻擊金門縣城,殲滅西半島國民黨軍。而後會同第二梯隊圍殲島東部之國民黨軍,解放全島。定於20日發起戰鬥,預計3天結束戰鬥。同時決定由軍前線指揮所負責組織指揮各梯隊渡海,由第82師首長統一指揮登陸部隊作戰。

第28、第29軍受領進攻金門島的任務後,認真進行了渡海作戰的準備。由於沿海船隻大多被國民黨軍擄走或破壞,船隻搜集十分困難。至20日,僅搜集到100多條木船,有的還需要修理,遠不能滿足渡海需要。在這種情況下,經兵團同意後,第28軍將戰鬥發起時間推遲至23日。

21日,第10兵團發現國民黨軍第12兵團部已抵達金門灣,其餘部隊也由潮汕地區開始船運,去向不明。23日,又獲悉國民黨第118師已抵達金門海域,後續部隊正在海運途中,並向蔣介石請示去向(實際上,此時第12兵團已大部登上大金門島)。

第10兵團首長判斷其去向有三種可能:一是替換第22兵團防務;二是撤往台灣;三是增防金門。這時,第28、第29軍已集中可裝載3個團的船隻,據此,決定乘第12兵團尚未全部到達前,攻取金門。第10兵團首長預計,當夜第一次運送3個團登陸,返航後,再運2個團,當夜即可運過5個團的兵力,足可鞏固陣地,解決島上國民黨軍。為了進一步做好準備,決定再延長1天時間,於24日夜發起戰鬥。

24日上午。第28軍召集各師團首長舉行攻擊金門前的最後一次作戰會議,檢查準備工作情況。18至19時,第一梯隊3個團陸續登上近300隻木船,待命出發。由於船隻不敷應用,各團戰鬥連隊首批運載不完,均留有1個至2個連隊等待續運。

當晚20時,第244、第253團分別由蓮河、澳頭東北港灣起渡,先向大嶝島方向航行,以與由該島起渡的第251團在海面會合。

24時,3個團由大嶝島海面向大金門進發,當時天空一片漆黑,海面颳起三四級東北風,由於攻擊準備工作尚未完全就緒,船隻是在下達命令後才臨時分配,臨時編組,徵集的船工又大多來自福州、泉州,他們不熟悉航道,又未與部隊進行過演練,互不了解,航渡中協同不力,調度不靈。再加上第82師指揮所因船隻不足,未能隨船隊行動,通信聯絡不暢,各團均失去上級的指揮。因而船隊進發後不久,即逐漸紊亂,不能保持完整的航渡隊形。各團即自行航行,接近島岸時,適逢落潮,又遭島上國民黨軍猛烈炮火的阻攔,造成部分傷亡。

25日2時前後,各團在10公里的正面上,開始登陸突破,第244團在蘭厝至龍口間分散登陸;第251團先頭營在湖尾鄉地區順利登陸,但後續營遭國民黨軍炮火襲擊,傷亡近1/3;253團於古寧頭及其以東地區登陸。

各團登陸後,不僅沒有組織船隻返航接運第二梯隊,而且除第253團鞏固了登陸場外,其餘部隊均未採取措施鞏固登陸場。同時,各團缺乏統一指揮,也未能及時恢複建制,營以上指揮員掌握的部隊最多不超過1個連。

登島部隊在「有幾個人打幾個人的仗,不等待、不猶豫,向里猛插」的戰術思想支配下,按既定的作戰方向,各自分散作戰,向縱深穿插。於拂曉前,進至西山、觀音亭山、湖尾、湖南高地、安歧、埔頭一線。

25日凌晨4時,國民黨軍剛抵金門之第12兵團第18軍第118師2個團會同島上原有守軍第201師2個團向解放軍發起局部反擊,5時30分,又增加第19軍第18、第14師,在坦克、炮兵支援下,分3路向解放軍實施全線反擊。8時,又出動飛機、艦艇轟擊解放軍陣地及未返航的船隻。

戰鬥異常激烈,登陸部隊與國民黨軍激戰竟日,傷亡很大,第244團團長邢永生身負重傷,仍率領戰士們奮勇作戰,至中午12時,彈藥耗盡,該團人員大部犧牲。第251團團長劉天祥率主力激戰至15時,傷亡近千人,余部衝出重圍,至古寧頭、林厝與第253團會合;副團長馬紹堂率一部苦戰近9個小時,擊退國民黨軍的7次衝擊,後率僅剩的2個班,也突圍至古寧頭與第253團會合。堅守古寧頭、林厝地區的部隊擊退國民黨軍的多次衝擊,戰至黃昏,國民黨軍遭重大殺傷,被迫停止進攻,重新調整部署。

第一梯隊所用船隻,因無人組織指揮返航,登陸後又適逢落潮而擱淺,遭國民黨海空軍轟炸,全部損失,致使第二梯隊無船航渡增援。第10兵團為解登陸部隊之危,下令緊急動員船隻。但攻廈船隻,有的損壞不能使用,有的正在搬運戰利品,僅收集到裝載4個連兵力的船隻,當即由第246團長孫玉秀率第246、第259團各2個連前往增援,26日3時,第246團2個連在湖尾鄉登陸,經苦戰後與古寧頭的部隊會合,第259團2個連航行中遇大風,船被吹散,僅4個排在古寧頭登陸。

26日拂曉,國民黨軍在坦克、火炮的支援下,向堅守古寧頭的解放軍再次發起進攻,國民黨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羅卓英、第12兵團司令官胡璉也到達金門督戰。堅守在古寧頭、林厝約1.8平方公里地區的登島部隊在擊退抗擊國民黨軍的多次進攻後,於22時利用夜暗向北突圍至海邊,但未能尋到船隻,遂向東南山區轉移。27日下午,在雙乳山被國民黨軍發覺包圍,血戰至28日下午,彈盡糧絕,大部壯烈犧牲,一部被俘。

進攻金門島的戰鬥,共斃傷國民黨軍9000餘人,但解放軍兩批登島部隊共3個多團9086人(內有船工、民夫350人),全部損失。這是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的一次最大的失利戰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