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渡江戰役:宣告蔣家王朝的滅亡 13、人民的支援

早在1949年1月,各地區就開始了渡江作戰支前的思想動員與組織布置。2月間,華東局成立了支援前線委員會。3月,蘇北支前司令部正式成立。冀魯豫解放區有1.4萬餘青年先後報名參加解放軍。北平、天津地區各工廠、學校、機關,均成立了勞軍委員會,趕製錦旗和慰問品,召開盛大集會,熱烈慰勞和歡送第四野戰軍南下。

當時《人民日報》曾報道華北各地群眾熱情歡送過境南征的東北與華北人民解放軍的情景:「所過之處,群眾事先修好了公路大路,縫好了慰問袋,買好了慰問品,搭上彩牌坊,刷寫了新標語,成立了招待所;男女老幼分別組織勤務、供應、縫洗、慰問等小組,並分頭準備糧食、草料、菜蔬,騰房子、糊窗子、鋪炕席、燒開水,迎接著過境南下的解放軍。」(《人民日報》,1949年4月10日)冀中河間14個街的338個婦女,組成了71個縫洗慰問組,其中南關縫洗組19名婦女一天即縫補衣服鞋襪90餘件。

蘇北支前司令部擔負著渡江作戰的主要支前工作,據統計,此次蘇北支前工作成績如下:

(1)民力動員:隨軍渡江的干雜民工12.3萬餘人;二線服務的干雜民工7.7萬餘人;前後參加後方修路修橋及短途運輸的人員約146.4萬人。

(2)各種供應:糧食2.2億多斤;草2.2億多斤;油30萬斤;鹽20萬斤;肉25萬斤。

(3)經費支出:人民幣6億多元;大米3000多萬斤;草3000多萬斤。

(4)船舶動員:渡江船8302隻;後方轉運船1.2萬餘只。

(5)交通建設:修建公路1946公里;安置電話線1880公里;修造橋樑421座;修造涵洞139處;修造大船76隻。

(6)其他器材:舊棉胎9.3萬餘斤;蒲包7.3萬餘斤;木料1.8萬餘根;門板1.5萬塊;伐樹1.9萬根。上述統計數字表明,在糧草、器材等軍需供應上,「遠遠超過了淮海戰役的供應數字」,(《蘇北支前司令部關於渡江戰役蘇北支前工作總結》,《渡江戰役》,第223頁)從而滿足了部隊作戰多方面的實際需要。此外,蘇北地區有6000多幹部和11萬餘民工直接參加了此次渡江服務工作,特別是渡江時,情緒高昂,最快的船一夜間往返19次;23軍原計畫一夜只渡4個團,結果渡過去11個團。

在渡江過程中,湧現出大批英雄模範人物,據不完全統計,在已複員的3.6萬多人中,立功人員約佔複利完成了任務。員人數的30%。如靖江特等功臣嚴聲甫,在7里寬的江面上,他的船一夜送18趟大軍過江,創造了最高紀錄,並指揮著95條船在彈火紛飛中來回強渡,揚州特等功臣郭德勝,在3里寬的江面上,一夜送13次,最後遇到敵艦轟擊,船眼看要沉,他很沉著地穩定大家情緒,並自己下水推船,終於脫離了危險。

49歲的特等女英雄韓大奶奶,在十七八里的漲潮江面上,一夜送了3趟,最後船到淺灘不能行動,她率先帶頭下水,將船推出3里多路,完成了任務。同時,還有被譽為「揚子江上英雄船」的特等英雄周盛友和榮獲「渡江第一船」稱號的女英雄葉大嫂等人,不勝枚舉,比比皆是。

在渡江開始時,「六安、合肥到安慶道上的民工,海潮似地日夜送軍糧,沿江居民,省出了自己糧食給軍隊吃,他們貢獻極大,感人極深。」(《中指5月份綜合報告》,1949年5月31日)在人民解放軍向上海進軍中,被敵人破壞的青陽港鐵橋僅4天就被沿江人民修好,保障了京滬路全線迅速恢複通車,有力支援了上海的解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