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平津戰役:軍事打擊與政治爭取相結合 17、盤點

平津戰役共殲滅敵1個兵團部、1個警備司令部、5個軍部、25個師,殲敵27萬餘人;和平改編1個「剿匪」總部、2個兵團部、8個軍部、25個師,和平改編25萬人。以上兩項合計共1個「剿匪」總部、1個警備司令部、3個兵團部、13個軍部、50個師,總人數52萬餘。解放軍傷亡39000餘人。這一巨大勝利,使華北地區除歸綏、太原、新鄉等少數據點外,基本上獲得解放。這對於全國革命形勢,不僅在軍事上,而且在政治上,都具有重大的決定意義。

平津戰役的勝利,使華北地區除太原、新鄉、安陽等幾個孤立據點外,其餘均獲解放。華北解放區與東北、西北、華東、中原解放區連成一片,形成強大鞏固的後方,為下一步向全國進軍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北平、天津這樣的「頭等城市」的解放,不僅為發展解放區經濟以支援解放戰爭的最後勝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進一步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的政治影響,而且為即將誕生的新中國定都北平準備了條件。3月25日,毛澤東等人率中共中央機關和人民解放軍總部由西柏坡遷到北平,標誌著中國革命的農村包圍城市時期已基本結束,最後奪取城市並由城市領導鄉村的新時期已經開始。

中共中央在2月2日賀平津解放電中指出:「華北人民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連同東北、華東、中原、西北人民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以及南方人民游擊戰爭的勝利在一起,已經奠定了人民解放鬥爭在全國勝利的鞏固基礎。國民黨反動政府無論在軍事上、政治上和經濟上都已經陷於四分五裂動搖崩潰的絕境,除了徹底接受中國共產黨所提出,而為全國人民所擁護的八項和平條件,按照人民的意志和北平的範例實現真正的民主和平以外,它就將徹底地被殲滅。」(中共中央《賀平津解放電》,1949年2月3日《人民日報》)

平津戰役中產生的「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及其後形成的「綏遠方式」,是人民解放軍對國民黨軍實行軍事打擊和政治爭取相結合的原則在新形勢下的重要發展,成為人民解放軍在解放全中國的勝利進軍中,解決國民黨軍100多萬殘存部隊的基本方式。這對於進一步加速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