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平津戰役:軍事打擊與政治爭取相結合 10、改攻兩沽計畫為奪取天津

東北野戰軍主力全部入關後,中央軍委部署,以4個縱隊於北平、通縣東南,切斷平津、通津聯繫;以3個縱隊包圍塘沽,隔斷天津、塘沽間及蘆台、塘沽間聯繫,並時刻準備接管平津。

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東北野戰軍主力入關後第一步原擬攻殲塘沽之敵。

塘沽東臨渤海,南為海河,是天津之敵唯一的退路。

經過對塘沽守軍和地形的偵察發現,塘沽河溝交錯,池沼甚多,解放軍不便構築工事,炮火亦難封鎖海口,無法截斷其海上退路;加上新保安、張家口敵被殲滅後,傅部可能企圖利用解放軍攻塘沽、大沽時突圍。因此,中央軍委一面調華北第2、第3兵團主力在新保安、張家口兩戰役結束後參加平津會戰;一面決定推遲攻擊塘沽、大沽,嚴防平津塘之敵突圍逃跑。12月29日,中央軍委正式決定「放棄攻擊兩沽計畫,集中五個縱隊準備奪取天津」。(《平津戰役》,第229頁)

至此,東北野戰軍定下了攻取天津的決心,並決定由參謀長劉亞樓統一指揮攻取天津,預定攻津作戰大約在10天以後開始。

30日,劉亞樓率5個縱隊、22個師及2個炮兵師共34萬餘人,轉兵包圍天津:

1縱向楊柳青挺進;

2縱向王慶坨挺進;

7縱向歡蛇挺進;

8縱向漢溝挺進;

9縱向大任庄、大寺挺進;

炮縱向楊村挺進。

目標是天津周圍各要點。敵人的要點有一大片,但要害之處是楊村、白塘口、軍糧城。

楊村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於天津西北25公里處的平津鐵路、公路幹線上。敵人進出天津,解放軍進攻天津,無不在此落腳。8縱一部趕到楊村後,全殲守敵新編105軍1個師及2個團,切斷了天津守敵與北平守敵互相中通以至會合一處的通道。

攻取了白塘口,就能堵死天津之敵逃向大沽口的退路。8縱一部從武清出發,以急行軍直插天津東南交通要道白塘口。天津之敵要向白塘口突圍,必經此地。8縱抽調部分兵力,沿著津塘公路兩側構築起了十分堅固的工事。為保萬無一失,林彪還下令將12縱調到天津與軍糧城之間,防止敵人向塘沽逃竄。

東北野戰軍將大戰指揮所轉移到了楊柳青以東的桑園,這裡距天津市區僅20里。

1949年1月初,劉亞樓在楊柳青召集參加總攻天津的各縱隊的指揮員開會,對天津的敵情、地形等問題進行詳細研究,以求在戰鬥中不出差錯,達到迅速殲滅敵人的目的。

這時,中共天津地下黨,早已為會議提供了有關天津守軍的各方面的情況報告,對天津城防每一座碉堡的位置,形狀,守備兵力多少,都有詳細的說明。報告說:「天津市南北長25華里,東西寬10多華里,是個長方形,各種高樓大廈都在南部,一般平房在中部,市郊開闊,南部多水網。陳長捷把強的部隊放在中部和北部,弱的部隊放在南部,其防禦特點是:北部兵力強,南部工事強,中部皆平常。」

根據天津南北長、東西狹的特點,大家認為,加強東西兩面攻擊力量,就可把守軍攔腰切斷,既能打亂敵人防禦體系,自己的兵力又能自由向兩翼擴展,避免擁塞。因此,會議確定攻打天津的部署是:首先實施東西對進,攔腰斬斷敵人的防禦體系。然後,再用先南後北的打法,實行先分割後圍殲,「先吃肉後啃骨頭」的方針,來逐一全部殲滅天津守敵。

在兵力具體部署上,劉亞樓決定以4個縱隊東西對進:1縱和2縱並肩從天津城西和平門地區突破,由西向東挺進;7縱和8縱,從天津東面民權門一帶入,由東向西挺進;兩路部隊在金湯橋會師。另外1個縱隊,則從天津南的尖子山一線,向北攻擊;1個縱隊作預備隊。

在這次會議後,各縱隊的師長都根據各自擔負的任務,分頭到天津敵城防前沿地帶,親自察看地形和敵人防禦工事的情況,並決定先掃除天津城防外圍各支撐點,為攻城部隊開闢道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