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淮海戰役:人民戰爭思想的偉大勝利 1、粟裕建議舉行淮海戰役

1948年9月24日凌晨,華東野戰軍已由東、西兩面突入濟南內城,濟南城計時可克。而在徐州方面,準備增援濟南的國民黨軍邱清泉兵團才到成武、曹縣地區集結,黃伯韜兵團還沒有完全集結,李彌兵團則遠在固鎮附近地區;他們已經察知我軍打援部隊正嚴陣以待,顧慮重重,遲遲不敢前進。

在這種情況下,援敵一旦知道我軍已經完全攻佔濟南,便可能停止北援而轉為加強戒備,以防我軍主力南進。那時,我軍預定的打援計畫便將落空。

因此,華野前委及時召開會議,著重討論了若敵人停止北援,我軍下一步如何行動的問題。會議提出了兩個作戰方向:一是出魯西南,跨隴海路,會合中原野戰軍,尋殲敵軍於徐州西南;一是由魯南南下,出蘇北、戰淮海,然後攻略徐州。經過熱烈的討論後,大家認為後一個作戰方向最好。

華野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粟裕,根據會議討論的意見,於24日晨向中央軍委報告,提出了在敵人停止北援的情況下,下一步行動的具體建議。這個建議提出了四個設想:

第一、為更好地改善中原戰局,孤立津浦線,並迫使敵人退守(至少要加強)江邊及津浦沿線,以減少其機動兵力,與便於恢複江邊工作為將來渡江創造有利條件,以及便於爾後華野全軍進入隴海路以南作戰,能得到交通運輸供應的方便,和爭取華中人力、物力對戰爭的支持,建議即進行淮海戰役(這裡所說的「淮海」是指淮陰、淮安和海州等地區)。該戰役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蘇北兵團(須加強一個縱隊)攻佔兩淮,並乘勝收復寶應、高郵,而以全軍主力位於宿遷至運河車站沿線兩岸,以殲滅可能來援之敵,如敵不援或被阻,而改經浦口長江自揚州北援,則華野於兩淮作戰結束前後,即進行戰役第二步,以3個縱隊攻佔海州、連雲港,結束淮海戰役,而後全軍轉入休整。

第二、只進行海州作戰,僅以攻佔海州、新浦、連雲港等地為目的,並以主力控制於新安鎮、運河車站南北及嶧棗線,以備戰姿態進行休整。此案對部隊休整更便利,但亦增加今後攻佔兩淮的困難(敵可能增兵)。

第三、全力向南求援敵之一部而殲滅之,但濟南攻克,敵人加強警惕,可能退縮,恐不易求戰。

第四、全軍即進入休整,如此對部隊有好處,但易失去適宜作戰秋涼氣候和濟南失守後加於敵人之精神壓力之優勢。

粟裕的這個建議提出後,當天晚上我軍即解放了濟南。正如我軍所料,徐州的敵人沒有赴援。

9月25日,劉伯承、陳毅(陳毅當時任華野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原局第二書記、中原軍區副司令員,隨同中野行動)和李先念表示支持粟裕的建議,同意在濟南攻克後,乘勝進行淮海戰役,以第一方案攻兩淮並攻打援敵為最好,如能配合一部分國民黨雜牌部隊策反則收效更大。同時表示,中野採取分散殲敵的方針,爭取在江漢地區殲敵一部,以吸住西邊的敵人,配合華野在東邊的作戰。中野的這一行動,為後來兩大野戰軍會師淮海,並肩作戰,奠定了基礎。

同日晚,中央軍委批准了華野關於舉行淮海戰役的建議,認為「舉行淮海戰役甚為必要」。

華野前委在濟南戰役尚未結束時,便提出了下一步舉行淮海戰役的建議,並立即得到了中野負責同志的支持和中央軍委的批准,這充分說明,中央軍委和前線指揮員的戰略指導思想是一致的,即不失時機地殲滅國民黨軍的有生力量,加速解放戰爭的進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