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太原戰役:一場殊死的血戰 3、閻錫山的兵力與部署

太原的設防的確是第一流的。但在晉中戰役以後,它畢竟已成為一座孤城了。眼下這座孤城又靠誰去防守呢?此時,閻錫山的兵力只剩下了第66、第68、第69師、暫編第45師、第49師和暫編第8總隊等6個師了,加上從晉中戰場逃回的殘部,也顯然是不夠用的。

不過,閻錫山還有招數,他派他的太原綏署副主任楊愛源,親自到南京找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通過司徒雷登,懇請陳納德派B-25型轟炸機來太原助戰;又派彭士弘等人前往青島,懇請美軍第7艦隊司令白吉爾出兵應援;還派他的高參、原日偽山西省長蘇體仁東去日本,策劃成立「東亞同盟志願軍」,空運太原作戰。

其結果又怎樣呢?除了美軍在青島、煙台等地拼湊了一個假名經濟考察的軍事組織來太原外,其餘都成泡影。

此招不成,閻錫山並沒有灰心喪氣。他一面連電向蔣介石求援,一面補充殘餘部隊。

經過東拼西湊,他恢複了晉中戰役中被重創的第61軍軍部;重建了晉中戰役被殲的第19、第33、第34、第43等4個軍部和第70、第71、第72、第73師,暫編第39、第40、第44、第46師,暫編第9、第10總隊等10個師。同時,將太原民衛軍編為鐵血師;將各部隊抽來受訓的「鐵軍基幹」編為鐵干師;將太原綏署軍官隊和各部編余軍官編為神勇師和迫擊炮師;將被俘返的人員編為忠貞師。這樣,閻錫山防守太原的兵力達10萬餘人。

閻錫山集中了11個師、21個保安團,在太原城外組成了東、西、南、北四個防守區:東防區,以第19軍軍長溫懷光兼總指揮;西防區,以第61軍軍長趙恭兼總指揮;南防區,以第43軍軍長高倬之兼總指揮;北防區,以第33軍軍長韓步洲兼總指揮。城東南的雙塔寺專設要塞司令,由第43軍軍長劉效曾兼任司令。城內以特務團、憲兵團、裝甲團,設中心防區;另留有7個師作為預備隊,並任命第10兵團司令王靖國為太原守備司令,指揮全局。

具體防禦計畫:

第一、方針:為確保華北據點,控制工業區,培植獨立與共匪作戰之軍事、政治力量,徹底殲滅來犯之匪;並相機配合其他地區之國軍,全面反攻,恢複政權。

第二、指導要領:為實施戰略守勢,戰術攻勢起見,以少數兵力,固守要點,大部兵力,保持機動,期憑藉堅固工事,與熾盛火力,予匪以重大損害。而後適時運用我機動部隊,逐次殲滅局部匪軍,以達攻勢持久之目的。

第三、兵力部署:第10兵團擔任城東、城南地區。確保楊家堡、椿樹園、馬庄、淖馬、牛駝寨、風(鳳)閣梁之線。機動部隊,分別控制於雙塔寺,卧虎山附近。第15兵團擔任城西、城北地區。確保陽曲鎮、欄崗、呼延村、化土頭、白家莊(九院北側)、南堰鎮。機動部隊分別控制於新城、東社鎮附近。由孫楚直接指揮各部為總預備隊,在城垣附近,保持機動。

第四、其他事項。⑴推行黨、政、軍一元化,進行總體戰;並加強情報及肅諜工作。⑵實行平民經濟:節約消費,提倡生產、增加糧源、以防匪圍困;並對空軍補給設施,儘力準備與維護。⑶工事構築:須兼有骨幹及面之配備,並在地下、地面、空中(指碉堡、城牆上、中、下之射孔)之立體設備。在東正面,應注意敵之攻堅,在西正面,應防匪之奇襲。⑷戰鬥上之注意:必須用伏槍、伏炮、實行節短勢險之戰法,增大匪之損害至最大限,減少自己損害至最小限,俾達火海制人海之目的。(《國民黨軍戰役史第五部——戡亂》第4冊,第254~256頁)

為死守太原,閻錫山大力加強法西斯統治。8月23日,閻錫山發布《告全體同志書》,命令所屬嚴守陣地,抱定奮鬥到底之決心。為此,以梁化之為首的特種憲警指揮處,用特務手段加強控制;在軍隊實行「連坐法」,防止士兵逃跑和投降;將被解放軍俘虜後放回的官兵編成「雪恥奮鬥團」。閻錫山還為自己做了一口棺材放在門口,並為自己準備了毒藥,表示「不成功則成仁」,欺騙部屬為他賣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