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臨汾戰役:典型的陣地攻堅戰 4、敵軍建成堅固的「馬其諾」防線

防守臨汾的是閻錫山的第6集團軍副總司令兼晉南武裝總指揮梁培璜。他是河南光山縣人,保定軍事學校第三期畢業,歷任閻錫山部的旅長、軍參謀長、軍長等職,是閻錫山的「鐵軍組織」的28名骨幹之一。駐守臨汾的國民黨軍除胡宗南的第30旅和閻錫山的第66師兩支正規軍隊外,還有先到臨汾的4個偽軍公署和14個流亡偽縣政府所屬的各種雜牌武裝還鄉團、保警隊等,整編成的8個團,總兵團近3萬人。

梁培璜深知用這3萬人來固守臨汾是難以和強大的人民解放軍對抗的。況且在這3萬人中有一半是地方團隊,戰鬥力很差。因此,梁培璜的如意算盤就是憑藉工事固守,進行頑抗。於是,他搜颳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臨汾原有工事的基礎上,構築了四道防線,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第一道防線是外圍警戒陣地,以城東、南、北各2.5公里,城西7.5公里內的較大村鎮為據點構成。築有高碉堡、明暗火力點和外壕、電網、地雷等障礙物,形成一個個獨立支撐點,各點駐有一個連至一個營的兵力,配有重機槍、迫擊炮、山炮,既可獨立作戰,又可相互支撐。

第二道防線是護城陣地,以環城周的31個碉堡構成,三碉一組作品字形布局,以水泥、片石構築的主碉居中,距城50米至80米不等,周圍並有地堡、暗火力點和外壕、鐵絲網、地雷等防禦物,有的還有暗道通往城內。

第三道防線是外壕和城牆陣地,外壕在舊護城壕基礎上挖成,深20米,寬30米,緊靠城牆,在城牆頂部四角和四個城門樓上修有火炮、各種槍和噴火器使用的據點工事,將城牆腰部挖空,修築輕機槍、步槍和噴火器的發射掩體。

第四道防線是城內縱深陣地和地道工事,城牆內有一條深、寬各3米至6米的內壕,壕內每隔15米修一伏堡,城內主要街道和高大建築物上,共修了11個巷戰據點,在城東偏南的東關,高度略低於主城,也構築了完備的防禦工事,與主城形成一個整體。

面對如此堅固的城防工事,梁培璜極為得意,說:「八路軍作戰,向來是以多勝少,我們把臨汾城周工事築成法國的『馬其諾』,來個以少勝多。」

梁培璜自認為他的「馬其諾防線」萬無一失了。幾天以後,他給閻錫山發去一份電報,說:

第一、城防工事,在日本朋友幫助指導下,按計畫全部加固改造。如果徐向前敢來進攻,他所指揮的土八路,定叫他死在我堅固陣地和各道防線之前沿。

第二、66師接防,30旅交防,交接將畢,將設宴迎送。

第三、堅守臨城,唯糧荒在即,難以持久。

閻錫山看過電報,甩在一邊,向參謀長郭宗汾大發雷霆:梁培璜真是個糊塗蟲,守城沒有糧食,還守個甚?傅作義當年守涿州教訓還不夠嗎?快給梁培璜發急電,趁共軍大練兵尚無攻城之意,還不出城把糧食搶到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