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進軍豫西戰役:忽東忽西殲疲敵 1、小河會議決定陳賡部隊進軍豫西

1947年7月間,中共中央在轉戰陝北的過程中召開的「小河會議」,是在解放戰爭的轉折關頭舉行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的決策,對於人民解放軍進一步組織和發展戰略進攻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自從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主動撤出延安後,中共中央先後決定:由中央書記處書記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黨中央的精幹機關繼續留在陝北,指揮全國各戰場的作戰;中央書記處書記劉少奇、朱德和一部分中央委員前往華北,進行中央委託的工作;由葉劍英、楊尚昆等人率黨中央及中央軍委大部分工作人員,到晉西北統籌後方工作。毛澤東等率中共中央機關在轉戰陝北的過程中,與敵周旋,歷經艱險。6月16日,毛澤東人等率領中共中央機關轉戰到達陝北靖邊縣小河村。

這時,人民解放戰爭已進行了一年。在此前後,中央領導人對一年來的作戰和今後的任務及戰略方針進行了討論和思考。根據戰爭形勢的發展,中共中央計畫以解放軍一部分主力轉入外線作戰,吸引和調動敵人,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徹底粉碎國民黨軍的重點進攻。為此,中共中央決定召開一次會議,商討今後的作戰計畫和方針問題。

會議的醞釀從6月15日開始,最初的主題是準備商討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陳賡、謝富治縱隊)到陝北戰場配合作戰問題。早些時候,中共中央於5月4日已確定,陳謝縱隊在結束晉南反攻戰役後,現地待命,隨時準備西渡黃河至陝北,受彭德懷、習仲勛指揮,協力擊破胡宗南的進攻,收復延安,保衛陝甘寧,奪取大西北。6月30日,劉鄧大軍發起魯西南戰役,在一舉突破敵人的黃河防線後,迅速控制了黃河南岸的廣闊地區;並與陳粟野戰軍夾運河東西呼應作戰。

在這種情況下,中共中央對整個戰略部署有了新的考慮。7月11日,毛澤東再次電告彭德懷、習仲勛:陳謝縱隊行動仍待會商決定。陳19日到小河,請你們亦於此時到達或提早數日先來。

7月19日,陳賡按時到達中央駐地。彭德懷、習仲勛、賀龍等人也於此前先後到達小河村,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同志已與他們一起研究磋商了陳謝縱隊使用方向的兩個方案。不久前,中央領導同志曾召見綏德分區負責幹部,商討籌集糧食問題。綏德分區的同志說,要2萬兵不成問題,要2萬石糧食可是大問題。

中共中央鑒於劉鄧野戰軍主力實施戰略突破後,戰局已有重大變化,決心改變在陝北打大仗的計畫,決定陳謝縱隊由原定西渡黃河到陝北腹地,改為南渡黃河出豫西,協助劉鄧經略中原,從相反的方向牽制敵人,配合陝甘寧邊區軍民擊破胡宗南集團的進攻。

為此,中央領導同志同前來與會的同志一起,進一步全面地研究和討論了軍事形勢。認為一年來解放軍正確地執行了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內線殲敵百餘萬,戰爭形勢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雖然敵人在解放區東西兩翼發動的重點進攻還沒有被粉碎,但它的主力已深深地陷入了解放區腹地。敵人的戰線之長和兵力不足之間的矛盾,已經十分尖銳,在全國戰場上已經沒有進行戰略進攻的能力。

根據軍事形勢的新變化,解放軍有必要而且有可能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解放軍在陝北戰場的局部反攻和劉鄧野戰軍兵出魯西南,轉入外線作戰的勝利,這些都顯示了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的時機已經成熟。

因此,中央決定召開一次擴大會議,討論如何進一步組織和發展戰略進攻問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