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魯西南戰役:高明出色的軍事行動 5、突破黃河天險乘勝東進

國民黨軍自詡為可抵「40萬大軍」的黃河防線被突破,與劉鄧野戰軍相配合的華東野戰軍5個縱隊,在津浦路泰安至臨城一線的攻勢行動,嚴重地威脅著進攻山東之敵的左翼和後方。國民黨軍統帥部為堵住魯西南這一缺口,拱衛戰略要地徐州、鄭州,一面令擔任河防的劉汝明部整編第55、68師縮集鄆城、菏澤死守,並從碭山調第153旅扼守定陶,以牽制劉鄧野戰軍;一面從豫北、豫皖蘇地區急調整編第32、第58、第66師,連同整編第70師組成第2兵團,由王敬久指揮,北上增援,企圖逼迫劉鄧野戰軍於鄆城、菏澤狹小地區,背水作戰。

劉鄧根據上述敵情,決心將計就計,採取「攻其一點,吸其來援,啃其一邊,各個擊破」(劉伯承:《千里躍進大別山》《星火燎原》選編之九,第6頁)的戰法,乘敵援軍主力尚未到達之際,首先攻殲鄆城、定陶諸敵,而後集中兵力殲滅來援之敵王敬久兵團於運動中。

據此部署,第1縱隊於7月3日至6日肅清鄆城外圍之敵,7日發起總攻,激戰至次日拂曉,全殲敵守軍整編第55師師部及2個旅,俘敵中將副師長理明亞,戰役首戰告捷。9日,第6縱隊肅清定陶外圍之敵,10日發起總攻,迅速全殲敵守軍整編第63師之第153旅。

劉鄧野戰軍控制了北起黃河的鄄城、鄆城,南達隴海路的定陶、曹縣之間的廣闊戰場,完全處於主動地位,使敵人企圖迫使劉鄧野戰軍背水作戰的計畫徹底失敗。

在劉鄧野戰軍殲滅鄆城、定陶之敵時,敵王敬久兵團的整編第70、整編第32、整編第66師及整編第58師分散布置在金鄉至六營集的百餘里的地段上,形成一條南北向的長蛇陣。

劉鄧根據軍委的指示,決心乘王敬久兵團主力布置分散之機,實施分割包圍,各個殲滅。以第1縱隊進至巨野東南地區,切斷敵整編第70、第32、第66師之間的聯繫;以第6縱隊經張鳳集向東,一部切斷敵整編第32、第66師的聯繫,主力協同第1縱隊圍攻六營集之敵;第2、第3縱隊分由曹縣、汶上集地區插向謝家集、羊山集,割殲整編第66師;以晉冀魯豫軍區獨立第1、第2旅,進至萬福河地區,阻擊可能由金鄉北援之敵。

根據這一部署,各縱隊遂以遠距離奔襲的動作,於13日拂曉迅速到達指定位置,將敵3個師分割包圍,敵發覺自己被割裂後,陣勢大亂,獨山集之敵慌忙逃向六營集。14日晨,第1、第6縱隊將整編第70師1個半旅及由獨山集北上的整編第32師1個旅包圍於六營集;這時,第2、第3縱隊在殲滅整編第66師一部於謝家集後,完成了對羊山集第66師主力的包圍。

六營集是一個只有幾百戶居民的小集鎮,劉鄧判斷,敵兩個整編師部和兩個半旅縮集該鎮,固守困難。於是採用「圍三闕一」的打法(劉伯承:《千里躍進大別山》《星火燎原》選編之九,第6頁),網開一面,虛留生路,布下了一個口袋陣。14日晚,第6縱隊由西向東對六營集之敵發起猛烈攻擊,敵人紛紛奪路東逃,鑽進了解放軍預設的「口袋」陣內。殲敵兩個整編師師部和兩個半旅,敵整編第70師中將師長陳頤鼎、少將副師長羅哲東被俘,六營集戰鬥勝利結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