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延安保衛戰:保存自己與消滅敵人有機結合的經典之作 2、延安進入戰備狀態

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在完成了大規模內戰準備後,扯下了「和平」的假面具,撕毀了國共兩黨簽訂的《停戰協定》,以圍攻中原解放區為起點,發動了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全國規模的內戰開始了,飽受戰爭災難的中國人民渴望在和平之樹的綠蔭下建設自己家園的美好願望落空了。

面對蔣介石挑起的全面內戰,中共中央首先確定了以自衛戰爭粉碎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恢複國內和平的正確方針。1946年7月20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了《以自衛戰爭粉碎蔣介石的進攻》的黨內指示,指出:「只有在自衛戰爭中徹底粉碎蔣介石的進攻之後,中國人民才能獲得和平。」「我黨我軍正準備一切,粉碎蔣介石的進攻,藉此以爭取和平。蔣介石雖有美國援助,但是人心不順,士氣不高,經濟困難。我們雖無外國援助,但是人心歸向,士氣高漲,經濟亦有辦法。因此,我們是能夠戰勝蔣介石的。全黨對此應當有充分的信心。」(《毛澤東選集》第4卷)

大規模內戰的戰火,首先在中原地區燃燒起來。與此同時,蔣介石又集中了19個旅20萬人的兵力,對陝甘寧解放區繼續包圍封鎖並伺機發動進攻。

陝甘寧解放區,東臨黃河中游,西抵環江,南至渭北山地,北傍長城,包括陝西北部,甘肅、寧夏東部共20餘縣,面積約9.8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50萬,擁有城市19座。解放區境內屬黃土高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800米至1200米。由於洛河、延河、無定河等河流的長期侵蝕,形成溝壑縱橫的多種複雜地形,山嶺交錯,道路稀少。早在土地革命時期,這裡就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創建的老根據地,也是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落腳點。陝甘寧解放區的首府延安,自土地革命戰爭末期以來,一直是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所在地,是全國各解放區的政治、文化中心,政治影響極其重大。

當時,國民黨軍的部署是:第1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部的12個旅14萬人,駐守陝甘寧解放區的南線;晉陝綏邊區總部主任鄧寶珊部1個軍2個旅1萬餘人,駐守榆林地區;西北行轅副主任馬鴻逵部5萬餘人,駐守陝甘寧解放區的西線。包圍陝甘寧解放區的主力胡宗南部除不斷襲擾和進犯外,還妄圖用偷襲的手段,大舉進攻延安。

現在延安的氣氛已和抗戰勝利的時候迥然不同了,戰爭的陰雲籠罩著整個城市,籠罩著整個陝甘寧解放區。此時,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只有5個旅,2.8萬餘人。

面對日益嚴重的戰爭威脅,陝甘寧解放區掀起了規模空前的戰備熱潮。1946年6月3日,中共中央西北局發出了《關於緊急動員準備戰爭保衛邊區的指示》,揭露了國民黨軍企圖進攻延安的陰謀,號召解放區軍民作好粉碎敵人進攻的準備。8月16日,《解放日報》發表了《全解放區人民動員起來,粉碎蔣介石的進攻》的社論,指出在蔣介石破壞和平民主協議,點燃內戰火焰的情況下,全解放區軍民的任務,就是動員一切力量,粉碎蔣介石的進攻,奪取自衛戰爭的勝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