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萊蕪戰役:一次空前的勝利 11、勝利離不開人民群眾

戰役期間,山東軍區廣大地方武裝進行了積極的配合:膠東、渤海軍區的部隊主動在昌邑附近截擊國民黨軍第8軍,殲其4個營,抑制了該軍的西援行動;魯中軍區部隊向膠濟線及張店(今在淄博市)、萊蕪公路廣泛開展破襲戰,炸毀鐵橋6座、摧毀碉堡13座,拔除許多據點,殲國民黨軍近4000人,保障了野戰軍在主要戰場的作戰。

為策應華東野戰軍的作戰,中共中央軍委指示晉冀魯豫野戰軍於1月下旬主動向豫魯邊界出擊,攻佔徐州以西、隴海鐵路兩側的8個縣城,牽制了原擬東調參加魯南會戰的國民黨軍第5軍、整編第85師等部,對華東戰場是一次有力的戰略配合。

及時有力的戰勤保障工作,是解放軍取得萊蕪大捷的重要因素。整個戰役期間,我參戰兵力8個縱隊(一說9個縱隊)20.5萬人,前方(隨軍)民夫17.1萬人,共37.6萬人,日耗糧食470噸(每人每天1.25公斤),保障任務相當艱巨,在依靠獨輪車和肩挑人背的運輸條件下,則需要經過嚴密組織的大量支前民夫才能完成。

山東省支前委員會動員了62萬民夫,其中常備民夫25萬、臨時民夫37萬,依靠他們晝夜不停地前送後運,直接支援萊蕪戰役。

同時,魯中地區約500萬人民(包括100萬婦女大軍)參加了各種戰勤工作,動員擔架1.6萬餘副,小車1萬餘輛。野戰軍忽南忽北,大踏步進退;部隊開到哪裡,支前隊伍就跟到哪裡。就憑著肩挑手推,馬拉驢馱,創造了以簡陋器材保障大兵團打運動戰的奇蹟。

為遲滯、破壞國民黨軍的進攻,萊蕪地區黨政軍還組織了10萬人民大破襲,連續7晝夜,將由萊蕪至章丘、新泰、博山等地的交通幹線、支線破壞殆盡。

破路隊伍實行分段包乾的責任制,做到「敵人在哪裡修,就在哪裡破;敵人修到哪裡,就破到哪裡;敵月24日),使南下國民黨軍的開進和補給發生了極大困難。其先頭部隊由和庄開萊蕪,每日前進不到10公里。王耀武指示南下兵團,糧食就地補充,彈藥由各部自行接送,道路自行修補。所屬部隊紛紛向綏署及兵站去電訴苦:共區實行」空室清野、十室十空、給養困難「開進中」無法派遣部隊接送糧彈「(轉引自《萊蕪戰役敵情資料》),王耀武只得抽調第73軍1個師及第12軍2個師維護漫長的補給線。這樣,就使本來就很分散的兵力更加分散。3個軍從北面的博山、文祖迤逶而下,沿吐絲口、萊蕪、顏庄、新泰,擺成首尾不能相顧的一字長蛇陣。人白天修,我們晚上破」(《大眾日報》,1947年2在戰役規模空前、參戰兵力多、需求量大,而且戰機稍縱即逝的情況下,山東人民群眾,在1946年冬天加強戰勤組織的基礎上,經過黨政軍民的共同努力,在有限的時間裡,把分散的大量物資集中起來並送往前線部隊,確是戰役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