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扭轉東北戰局的一役 3、杜聿明重新調整部署

1946年10月中旬,蔣介石親自到瀋陽,決定在東北實行「南攻北守,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企圖集中兵力,先殲滅南滿我軍,摧毀我南滿根據地,然後以全部兵力進攻北滿,佔領全東北。

從此,東北民主聯軍進入最艱苦的歲月,南滿戰場一度成為東北戰場的焦點。

國民黨軍自1946年10月再次發起對東北解放區的大舉進攻,至11月初,先後侵佔庫倫、清原、柳河、新賓、輝南、蓋平(今蓋縣)、通遼、岫岩、鳳城、安東(今丹東市)、開魯、寬甸、庄河、桓仁、通化、長嶺、復縣17座城市,達到了進攻的頂峰。隨著佔領區的擴大,其進攻的兵力也漸趨分散。

經過再一次調整與補充,1946年冬,東北國民黨軍共有全副美械裝備的正規軍7個軍,20個師約25萬人,連同20個新建的保安團、2個交警總隊、4個騎兵支隊(相當於師)、7個騎兵團以及炮兵、裝甲兵、工程兵等,總兵力約40萬人。

敵兵力的分配及基本情況是:新編第1軍主力配置於吉林、長春、九台、德惠、農安地區,其主要任務是監視松花江以北之東北民主聯軍主力;第71軍駐守四平、八面城、梨樹、遼源、通遼地區,擔任側翼掩護任務;除新1軍和71軍外,其餘5個軍(新編第6軍、第52、第93、第60、第13軍)均集結於南滿,一部位於熱河北部。此時,由於這些部隊中,多數出關作戰以來比較順利,未受挫折,所以將驕兵怠。因而,在戰術上經常採取多路、多股迂迴包抄、分進合擊的戰術,以團或營的建制單獨活動。

儘管進攻南滿的國民黨軍在新開嶺戰役中受我東北民主聯軍重創,但杜聿明銳氣未消,更沒有改變其既定的「南攻北守,先南後北」戰略方針,只是調整了具體計畫。並且雄心勃勃地向蔣介石誇口要在半年之內徹底消滅「林彪匪部」,平定東北。

敵戰略企圖仍然是:乘東北民主聯軍第3、第4縱隊在臨江地區立足未穩、群眾尚未充分發動起來之際,集中南滿地區的國民黨軍向以臨江為中心的長白山解放區大舉進攻,一舉將東北民主聯軍南滿集團殲滅或困絕於長白山地區,然後轉兵北犯,奪取北滿解放區,佔領全東北。

杜聿明重新調整部署,構點聯線,企圖以更加謹慎的戰術,逐步向南滿解放區的腹地緊逼。其軍事部署是:以孫立人之新編第1軍、廖耀湘之新編第6軍,曾澤生之第60軍、陳明仁之第71軍各1個師,趙公武之第52軍2個師共6個師,向臨江地區發動進攻;以新編第1軍、第71軍各兩個師扼守長春、永吉以北,松花江以南各要點,其中以新編第1軍新38師駐守吉林、烏拉銜和九台、其塔木一線;以第50師駐守德惠及陶賴昭以南地段,控制江防和農安、靠山屯一線;以第71軍第87、第88師,分別駐守四平、八面城、通遼、鄭家屯之線。此外還以部分師團和地方保安團隊加強其後方守備,並對在其後方堅持鬥爭的人民武裝進行清剿。對南滿的進攻,由東北保安副司令長官鄭洞國指揮。時間是1946年12月中下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