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張家口保衛戰:不計一城一地得失 10、盤點

張家口保衛戰,歷時兩周,晉察冀部隊共「殲敵第16軍109師325團全部,327團3個營及師直一部,94師一部,94軍43師127團全部,121師師直及一個團全部,共斃傷7500餘人,俘4000餘人」。(中共中央軍委一局整理:《張垣戰役總結》,1946年9月29日至10月14日)但國民黨稱:「是役,敵傷亡17213名,被俘640名,我軍傷亡官兵4682員。」

張家口在當時是解放區幾個大城市之一,是晉察冀邊區的中心。由於它地處東北、晉綏、晉察冀3個地區的邊沿,是關內解放區與東北解放區保持聯繫的樞紐,因而它受到綏遠傅作義、北平孫連仲、瀋陽杜聿明三面蔣軍的攻擊和威脅,成為蔣軍實施軍事進攻的重點之一。它的失陷,是內戰初期形勢發展的必然結果。懷來正面防禦作戰基本成功,但未乘勝向蔣軍縱深發展進攻,擴大戰果。平漢破擊戰役打得也很成功,殲滅蔣軍8000餘人,控制鐵路200餘里,攻克沿線城鎮,陷保定城於孤立,切斷了蔣軍向解放區進攻的南北幹線,打破了其對冀中、冀西解放區的分割局面,也為而後的作戰開闢了新的戰場。但是,張家口保衛戰的經驗教訓是明顯而深刻的。「張垣失陷之快,實出預料,按中央的本意,也並不是死守,而是在保衛一定的時候後,相機撤出,同時我東西兩線的兵力,足可再保衛一個時候,再給敵人以嚴重的打擊,但事實卻很快失陷,檢討教訓,主要在戰役指揮上部署不適當,敵情估計不確。」

張家口的失陷,國民黨認為共軍「因對我軍判斷錯誤,全期均處於被動地位,」唯因共軍「善於夜間行動,及避免我空軍及炮兵之轟炸,尤其不作點線之固守,未行主力之決戰,故雖敗退,仍能保持主力于山岳地帶,繼續予我收復區以極大威脅」。國民黨為一時的軍事勝利而得意忘形,陳誠於10月17日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吹噓說:對於中共「我想也許3個月至多5個月便能解決」。(1946年10月17日,陳誠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的答記者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