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蘇中戰役:七戰七捷,戰史罕見 7、粟裕司令員進行戰役總結

蘇中戰役的勝利改變了蘇中的形勢,戰爭主動權完全掌握在我軍手中,敵軍不僅無力進攻,而且連維持交通線都很困難。恐慌到1個旅不敢單獨出動,1個團不敢守一個據點。當初長驅直入的驕橫氣焰一掃而光,變成膽戰心驚。

我軍為什麼會取得這樣大的勝利呢?

在華中野戰軍幹部總結會上,粟裕司令員說:

「首先,是由於我們沒有機械地、教條主義地運用戰略指導原則,不輕易放棄一個戰略支點,但我們也不死守一地。死守一點,同敵人拼消耗,是不合算的。但也不是一槍不打,望風而逃,而是給進犯的敵人以阻擊和重大的殺傷後才棄守。海安撤出前就是這樣打的。」

「其次,就是戰略上採取了持久戰,堅決地執行了中央的指示。我們每打一個仗,中央總是來電說,你們要好好休整部隊準備再戰。因此,不斷積蓄與充實戰鬥力,便於連續作戰,符合戰略上以少勝多的原則。但在戰術上則恰好相反,採取了以多勝少的打法。如李堡之戰,敵人3個團,我們使用了14個團,差不多是5個打他一個,而且是在運動中打他,所以能迅速乾脆地消滅敵人。分界之戰敵人2個團,我們用了10個團打他;加力之戰敵人3個半團,我們第一線即使用了13個團,連第二線的兵力共有十五六個團,加上還有無數的民兵與地武,敵人當然就很難跑掉了。」

「第三就是採取了戰役戰鬥的速決戰。許多同志對於上面要求限時限刻完成任務認為是不體諒下級,是主觀主義,太蠻橫。其實要求戰役戰鬥的速決是應該的,是必須的,而且是可能的。因為我們5個打敵人1個,武器彈藥也不比敵人差,運動中敵人又不能帶著碉堡跑,當然是可以速決的。也只有速決才能減少傷亡和消耗,才能爭取時間打第二仗。戰役戰鬥中不採取速決戰就會變成僵局,就不能連續作戰,也就不能殲滅敵人,更會變成劣勢與被動,甚至於失敗。所以要取得更大更多的勝利,必須要在戰役戰鬥中採取速決戰。要速決,就要不怕疲勞。作戰時不要顧慮部隊疲勞,要用一切辦法鼓勵部隊,克服一切疲勞去爭取勝利。但在戰鬥結束後,就要很好地照顧部隊疲勞,給部隊很好的休息。」

「第四,各兵團的協同動作,是取得戰鬥勝利的決定條件之一。各兵種的協同也是一個重要條件,我在以前幾次幹部會上屢次提出要組織炮火集中使用,大家還不大相信,直到這幾次戰鬥中受了敵人的教訓,才改進了。如李堡之戰,集中炮火使用,便很快地解決了戰鬥。打丁堰、林梓也是如此,所以都很快地取得了勝利。」

最後,粟裕總結說:「我們對進攻蘇中的敵人作戰,所以能取得巨大的勝利,完全改變了過去的形勢,除了上述政治軍事原因之外,主要是消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因此,大家應記住:誰保存了有生力量,誰就會勝利;誰消耗或消滅了有生力量,誰就會失敗。」(《粟裕司令員關於蘇中七戰七捷問題在幹部會上的報告》,1946年9月25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