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子

公元一九九八年初秋的一個中午,天清氣朗,惠風和暢,一個從海外歸來的滿人後裔參觀團,正在龍崗山 脈的煙筒山巔遊覽。組織者別出心裁地將午餐安排在了山頂上。參觀團的成員們非常高興,與組織者們一起,鋪餐布,擺餐具,然後,八個人一夥,席地而坐,雖無曲水流觴之樂,但置身崇山峻岭,仰觀古木參天,俯有奇花異草,百鳥鳴於空谷,白雲悠悠出岫,淡淡清香,繚繞身旁。正所謂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野餐開始,可有一個人仍站在山頭向對面的永陵 眺望。一個叫啟林的調侃道:「貝勒爺,請用膳嘍,還在那傻站著幹什麼?」

被稱作貝勒爺的是大清王室道光皇帝正宗後裔——愛新覺羅·恆煜,他早年定居美國,這次是應撫順市政府之邀,前來參加滿族祭祖大典。他已在山頭站了一個多小時了,對人們的招呼,就像沒聽到似的。眾人納悶:恆煜先生站在那看什麼呢?一看就是一個多小時。他愛人沉不住氣了:「恆煜,大家都等著你呢,快過來吃飯。」

恆煜轉過身,表情凝重,帶著幾分神秘:「你們大家都過來,我有一重大發現。」

眾人一愣,幾乎是異口同聲:「什麼重要發現?」

「你們過來一看便知。」

眾人站起身,來到恆煜身旁,恆煜指著對面的啟運山:「你們細細看,啟運山共有多少個山頭?」

大家數了一會,啟林先喊了起來:「十二個,整好十二個。」

人們順著他的示意開始數,果真是十二個。

一些人不解地說:「這算什麼重大發現?不過是十二個山頭。」

啟林激動萬分:「恆煜先生的這一發現,實在是太重要了,你們想想,清王朝共有多少個皇帝?」

眾人恍然大悟:「清宮十二帝,啊!這十二個山頭不正象徵著清王朝要歷十二帝的氣數嗎?」

恆煜笑了:「大家說得對,啟運山十二個山頭正代表了清王朝十二個皇帝,你們看,第一個山頭和第二個山頭氣勢宏大,但其走勢卻正在由低向高,正是太祖和太宗草創闊略鴻業初定之時;第四個和第六個的山頭為全山的最高峰,是啟運山的主峰,不正暗寓著康乾盛世嗎?第四個和第六個山頭之間那個稍低的山頭,恰似雍正年間的過渡;而第十二個山頭最小最低,清王朝至第十二個皇帝即溥儀時,走向了末路。」

恆煜的夥伴一起驚呼:「神了,真是神了,不可想像,不可想像!」

正在就餐的人們聽到喊聲,圍了過來,聽了他們的講述,同樣驚嘆不已。恰好市縣領導都在,一位旅行社的經理大聲說:「市裡應重獎恆煜先生,這一發現對開發清前旅遊市場太重要了。」

眾人齊聲說:「是呀,的確應該重獎。」

市縣領導笑了笑,未置可否。

眾人興奮了一陣子散去,啟林和恆煜的夥伴們卻仍陶醉在這一驚人發現中,尤其是啟林,更是感慨不已:「什麼是人傑地靈?努爾哈赤、皇太極等八旗驍將就是人中之傑,啟運山就是地靈。四百年前,上蒼已有暗示,難怪清王朝能入主中原了。」

恆煜的愛人對這些事情根本不信,她輕輕一笑:「好了,二位,你們心中這點祖宗情結就不要四處宣洩了,你們祖上的崛起是上天的安排,好不?快吃飯吧。什麼十二個山頭?我看還十三個呢,真是十二個的話,也是巧合。」

眾人齊聲反對道:「那有這麼巧的巧合,你好好看看。」

恆煜愛人告饒了:「好了,好了,是十二個,好伙,全朝我來了。你們看,好好看,看到天黑日頭落。」她對幾個女人說:「來,他們不吃咱們吃。」

恆煜對眾人說:「在美國,工作之餘,我主要從事清前史研究,用我太太的話講,心中一直存著一個祖宗情結。太祖努爾哈赤以不足五里的方圓之地,率十三副遺甲起兵,大敗九部聯軍,攻克撫順,大戰薩爾滸,滅葉赫,下沈遼,最後定都瀋陽。太宗皇帝奮太祖之威烈,勵精圖治,大展宏圖,他殘明,聯蒙,優漢,易俗,五次突進中原,統一東北,平定朝鮮,招撫蒙古,締造了泱泱大清帝國,為中華民族的大融合做出了重要貢獻。明朝末年,論起當時的少數民族,西有維吾爾、回,南有僮、白、苗,北有蒙古,其人口地域均比我女真強大十倍。女真曾在歷史上建立過大金,曾有過輝煌,逮至明末,早已是灰飛煙滅的往事,甚至連鐵器都不能生產,女真文字業已失傳。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生產力和文化都十分落後的民族,卻驟然崛起,短短三十餘年,竟入主中原,龍馭萬邦,這不是歷史之謎嗎?」

啟林興奮得拍起手來:「好,說得好!歷史之謎應當有人來破譯,恆煜兄如此有靈性,對清前史又如此感興趣,不如將這段歷史寫下來,以饗後人,也算對先人的一個交待。」

「不瞞你說,為此我已準備了多年,手頭上正史的東西夠了,但對野史傳聞卻知之甚少。要知道,正史都是經過當政者刪改過的,而野史卻往往能反映出一些歷史本來面目。」

「恆煜兄,我與顯佑宮張道長十分要好,張道長是個清史通,他掌握著許多鮮為人知的事情,你若真想寫點東西,可與他聊聊,一定會大有收穫。」

「那太好了,就請啟林為我介紹認識認識。」

「什麼時候?」

「隨時。」

「那就現在。」

啟林笑了:「現在就現在。」說著他掏出了手機:「喂,道長嗎?你好,我是啟林,現在忙嗎?那好,就請你將手頭的事情放一放,過來一趟。我正在煙筒山上,我一個族友今天有一重大發現,請你過來指點。另外,我這位族友對清前史頗有研究,正準備動筆寫些東西,你們正可一敘。好,我現在就叫車去接你。」

半個小時後,張道長到了。眾人看時,只見這位道長六十開外,清奇古貌,一綹銀須飄於胸前,神采奕奕,身披八卦衣,腳下卻是一雙休閑鞋。啟林剛要上前介紹,張道長身上的手機響了,他不好意思地一笑:「對不起,貧道先接個電話。」

「喂,是我。送電腦來了?你請於老闆接電話。噢,於老闆,您好,您好。我正在煙筒山上,貧道先謝謝您,您先安裝調試,晚上請您吃齋飯,好,受累了,晚上見。」

眾人驚訝不已,想不到道長也用上現代通訊工具了。

張道長看出了大家的詫異:「怎麼,奇怪嗎?《道德經》講,『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那是人們對春秋時連年不休的兼并戰爭的厭惡,是人們對和平安寧生活的嚮往。現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道家再不能小國寡民了,要跟上時代的發展,要力爭對現代科學技術有一個概括的了解,將道家學說不斷發揚光大,否則就會被淘汰,最終走向消亡。」

眾人更加驚訝:想不到這位道長竟如此前衛。

啟林一一作了介紹,彼此客套一番後,張道長急切地問:「什麼重要發現?」

恆煜將剛才觀察到的情況講述了一遍,張道長大吃一驚,他瞪大眼睛看著恆煜:「恆煜先生真是位有心人,四百年多來,多少高士曾到過這裡,貧道也曾無數次登臨此山,但皆熟視無睹,先生半日之游,竟看破了啟運山的玄機,了不起,了不起,貧道佩服。」

恆煜不好意思地笑了:「道長謬獎了,晚輩不過是偶然發現而已。」

「偶然發現?不對,道家講個緣份,四百年來,為什麼誰也沒發現?偏偏你一來就發現了,這就是緣份。你這十二個山頭一說,更證明祖陵的確是天下第一風水寶地。」

恆煜問:「道長如何看待風水一說?」

「貧道記得《淮南子》中有這麼一句話,叫『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深山之中,必藏猛虎;峻岭之上,必多棟樑;萬頃波濤,蛟龍潛底;千里沃土,稼禾必壯。而黃沙大漠,皆為不毛;窮山惡水,荒草凄凄。古人有言,人傑地靈,地若有靈,此地必多人傑。什麼是地靈,貧道以為,所謂地靈就是風水,所以生者無不為先人擇吉地而葬之。而歷代英雄豪傑,他們的祖陵確都不同凡響。你們看:啟運山宛若一條探頭藏尾的巨龍,橫卧在祖陵之後,龍頭伸向蘇克素護河。南面的煙筒山如一道天然屏障,雲蒸霞蔚,紫氣東來;東邊的雞鳴山如引亢高歌的金雞,為祖陵報曉;西邊的鳳凰山恰是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與啟運山龍鳳呈祥。蘇克素護河、草倉河源遠流長。這正是風水學家們所說的群山拱衛、眾水環繞、乾山巽向的帝王之氣的龍脈。風水之說,且不論有無,但這裡山川之間,確有一股鍾靈毓秀之氣。這樣的山山水水,能不出大英雄?」

「道長說得有一定道理。但晚輩以為,我先祖的崛起絕不僅僅是因為風水,一定還有更深層面的東西,比如汗王和太宗積極吸納當時先進的漢文化;想盡一切辦法引進當時先進的生產力,即鐵器;主動摒棄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奴隸制生產關係,加速推進女真社會的封建化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