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咱華為人就是不一樣

也許是從事管理研究的緣故,和國際友人交流的時候,經常會被人問起國內有哪些大企業。大企業如果單純指規模大的話,那麼中國並不缺乏,比如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以及幾大國有商業銀行等,在《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上都是排得上名次,而且很靠前的。但是,即便國際友人不了解我們的國情,我們也不好意思拿這類企業做典型。

十年或八年前,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通常只能嘿嘿一笑,或者是不置可否。但現在,我們終於可以心平氣和地告訴他們,因為我們最起碼還有華為。謎一樣的華為,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在國際社會的一張名片。

在201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上,中國民營企業中,華為以第274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排名第352位,聯想則重返榜單,而且名次提升到了第450位。南方的華為和北方的聯想,兩家企業南北呼應。

相比於聯想,華為成功的示範意義更大。聯想畢竟脫胎於國有身份,即便現在也很難洗脫其國有色彩。因為這樣的身份,聯想從創業起就享受了很多華為無法享受的便利,包括政府、銀行和企事業單位的支持,以及在數次命運轉折關頭受到的照顧,這都是作為純粹的民營企業的華為所無法享受的。從國際化的途徑來看,聯想的併購似乎走了捷徑,而反觀華為,其國際化的成長路徑更有借鑒意義。

事實上,華為從創業那天起就顯得頗為「另類」,每每在順風順水之時或選擇獨闢蹊徑,或置之死地而後生,成為世人眼中的「謎」。

比如創業之初,交換機代理業務利潤豐厚,數百家國有企業趨之若鶩,爭先恐後地進入交換機代理行業,而華為卻迅速轉向,走上了自主研發之路。再比如,21世紀初的全球IT危機,絕大部分企業都選擇收縮戰略,希望以較小的代價「渡冬」,華為卻反其道而行之。2000年下半年,華為向10000名本科以上學歷的畢業生髮送了接收函,充分展現了其「狼子野心」;華為開始向高端路由器和無線通信領域拓展,走上了與思科等國際巨頭短兵相接的高端路線。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國內交換機市場方興未艾,華為尚未站穩腳跟,居然就開始了海外拓展之旅。

在中國企業中,華為可能不是最富神秘感的企業,但作為一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民營企業,華為給世人的感覺就是充滿了神秘,一方面當然是因為華為和任正非的低調,另一方面無疑源於華為的特立獨行。

華為有一項傳統,在每年的年會上喜歡搞大合唱。在很多老華為人的記憶中,「篡改」聞名的歌曲以歌言志,是華為人的傳統節目。市場部曾集體高呼「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太平洋」;還有個部門唱道:「咱華為的人,有啥不一樣,只因為我們肩負著民族工業的希望。咱華為的人,有啥不一樣,自從進了華為就進了更大的學堂……」

二十餘年來,華為人一路走來,留給世人一道亮麗的背影,上書一行大字「咱華為人就是不一樣」。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