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與命運相搏到底(湘西會戰) 鬼子來了

日軍殘部從前峰退到後峰後,也得到了第一〇九聯隊後續部隊的增援。至此,雙方陣地相距不過一百多米,連對方吃飯時碗筷的碰擊聲都清晰可聞。

湘西會戰前,中美空軍已經完全掌握了制空權。會戰開始後,中美空軍混合團立即出動大量飛機,對日軍後援地衡陽、邵陽、湘潭三角地帶的大小橋樑進行徹底破壞,同時分出相當一部分空軍力量,以芷江為基地,直接掩護雪峰山區的地面部隊作戰。

雪峰山戰區緊靠芷江機場,戰機到達第一線的飛行半徑很小。在戰區的天空中,往往只能看到助戰的中美飛機,日機大部分時間都不敢現身,只在拂曉時,會有低空飛行的單機在中方陣地上空一掠而過,對地面部隊產生不了絲毫威脅。還有的時候,一兩架日機會偷偷地飛到日軍陣地上空,丟下幾包東西後馬上逃走,但就這樣,跑得慢些的仍不免被中美戰機的機關炮所擊落。

在相持階段,中美戰機不停地在空中盤旋,找到日軍陣地後便予以猛烈掃射。日軍白天無法自如地進行活動,他們更多地是在夜間展開襲擊,每次襲擊都只摸上來一小股士兵,三五個的樣子,常常是被打死了一股又冒出來一股。

五十一師彈藥充足,一到天黑就進行火力攔阻,以阻遏日軍偷襲。不足之處是部隊素質參差不齊,老兵或者剛從軍校畢業的軍官比較沉著,見日軍叫嚷著衝上來,端起機槍就射,但還有一些新兵缺乏經驗和膽量,遇到日軍偷襲,或者慌慌張張地朝天亂開槍,或者縮在戰壕里不敢抬頭。

日軍彈藥供應不上,子彈有少無多,然而他們的長處是士兵體力好且射擊技術優良,射出的子彈就好象長了眼睛一樣,即便在黑夜中,也能給中方士兵特別是那些新兵以很大殺傷。

有一天夜裡,一名臨時擔當勤務兵的本地少年與另一名士兵背靠背睡覺,等到第二天醒來,少年卻發現那個士兵已經死了——是被偷襲的日本兵給狙擊掉的。

日軍第一〇九聯隊無法面對面地奪回鷹形山,只得另選抄襲的途徑,這個地方是位於圭洞西北的高札坡。

站在高札坡的山頂,幾公里之外的龍潭鎮可以一覽無餘。它附近還有一條小河,河西的村莊里駐紮著中國軍隊。村民韓直承當時年僅13歲,出於那個年齡段男孩對戰爭特有的好奇和興趣,他成天跟當兵的泡在一起,與部隊打得火熱。

4月20日,韓直承鑽進了一名哨兵所在的戰壕。那時正值初夏,天氣逐漸熱了起來,但五十一師的士兵都還穿著冬裝,很多人身上都長了虱子。哨兵忙著捉身上的虱子,韓直承沒事做,一個人到處東張西望。

突然間,他看到對面山坡上有幾棵小樹在不停地搖晃,更奇怪的是,這些小樹居然還會移動,並且動一會停一會。韓直承急忙指給哨兵看,哨兵一聽,想都沒想,便一把將他按倒在戰壕里。「那不是樹,那是鬼子!鬼子來了!」

哨兵舉槍向「小樹」射擊,「小樹」也開槍還擊。原來這是用樹枝偽裝後的日軍,在渡過小河後,企圖佔領河西的一處高地。如果日軍的這一行動得逞,便可以居高臨下地將河西五十一師的陣地一窺無餘,只是他們的運氣不好,竟然被一個小男孩給偶然發現了。

有智不在年高,韓直承為挫敗敵人的偷襲立了一功,部隊連長誇獎他機警靈活,為此還特地獎勵了一個大月餅。

4月21日,日軍再次組織小部隊,嘗試偷渡過河。這次還沒有過河,就被高札坡上的守軍打死了一部分,其他人冒著彈雨淌水過河,並且一直衝到了山坡之上。

守軍火力可不是吃素的,隨著一排排子彈陸續飛來,日軍紛紛倒下。最後只剩下三個日本兵還活著,他們以鬱鬱蔥蔥的柳樹做掩護,沿著河邊落荒而逃。

偷襲者並不因為被籠子夾過手就偃旗息鼓。4月24日晨,天剛蒙蒙亮,就有一群日軍在渡過河後,迅速鑽進油茶林,從側面攻擊高札坡。

雖然日軍仍是小部隊,只有四五十人,但卻個個都是挑選出來的敢死隊。當他們以晨霧為掩護摸上山頂時,被山頭守軍的一個班長發現並立即問道:「什麼人?」

早在日軍第一一六師團進攻常德期間,由漢奸組成的「宣撫班」就經常幫著日本人殺害同胞。他們或者穿著日軍軍服,或者只戴一頂日軍軍帽,然而在自己的同胞面前卻表現得「比日本人還凶」。第一〇九聯隊中也有一大幫來自淪陷區的漢奸,這支日軍小部隊里就有一個漢奸,聽到班長發問,他趕緊答道:「問什麼?自己人!」

話音未落,槍聲響起,班長應聲倒地。日軍迅速衝上前,守軍連拉槍栓、壓子彈的簡單操作都來不及完成,只能端著刺刀直接與敵人進行拼刺,山頂上頓時充斥一片「殺——殺——」的叫聲。

守軍增援部隊聞訊趕來。當他們衝到山腰時,山頂上的喊殺聲已經戛然而止,只見生還的官兵從陣地上撤下來,個個滿身是血。

日軍敢死隊大半被刺死在山頂。和上次一樣,還是漏網了三人,其中就包括那名漢奸。三個傢伙在逃跑時迷了路,於是便由漢奸出面問路,結果被中國軍隊發現並全部擊斃。

這場慘烈的阻擊戰,守軍傷亡也很慘重。前去高札坡運送傷員的擔架隊跑上跑下,應接不暇。

龍潭只在咫尺之間,可是日軍第一〇九聯隊想盡辦法都擠不過去。菱田師團長只得改變原先的作戰計畫,將該聯隊的首要任務縮小為佔領龍潭。

要佔領龍潭,就得先完全控制住鷹形山、牛形山。這兩座高地都處於兩軍相持狀態,其中牛形山因古松參天,林濤呼嘯,在戰史上又被稱為「松山高地」,4月25日夜,日軍第一〇九聯隊第三大隊偷襲並佔領了這座高地。

次日,五十一師在炮兵的支援下,擊退了日軍的進攻,之後便對松山高地發起逆襲。在補充訓練階段,五十一師增加了許多未滿20歲的青年士兵。因為訓練時間較短,這些士兵的作戰經驗和技巧尚有欠缺,因此圍繞他們所設計的戰術,便集中在行之有效的手榴彈戰上。

這種手榴彈戰可巧妙地運用於陣地逆襲上。在衝鋒號中,三人一組的手榴彈投擲班不顧一切地進行衝鋒,一邊沖,一邊從山腰向山頂投擲手榴彈。

為了奪回陣地,各衝鋒部隊常常要組織和發起兩次乃至三次以上的波狀逆襲,還有人在山腰放火,對山頂進行火攻,總之是不把來犯之敵驅走絕不罷休。

在實施防禦的過程中,牛形山的工事不斷得到加強,附近村莊里的木頭、門板、傢具、棉絮、蚊帳都成了築工事的材料,但被雙方都視為戰鬥屏障的卻是山樑上的巨石堆。

巨石堆周圍地勢開闊,兩邊的敵對雙方都不敢輕易離開巨石或貿然露頭,唯恐一不小心成為槍靶子。於是兩軍便圍繞著這一天然工事展開短兵相接的血戰,先是互擲手榴彈,接著白刃互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