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是靠希望活著的(常德會戰) 棄魚撈蝦

大凡攻城戰,守軍在前期都會拚命防守,一旦城破,其防守意志十之八九會立即崩潰。然而五十七師卻並沒有因西北角城防被突破而受到根本性衝擊,北門守軍似乎只是換了個戰鬥位置,退到城內來防守而已。

在通往城內的道路上,到處都是守軍的碉堡,五十七師憑藉碉堡頑強抵抗,同時中美聯合空軍也從空中進行掃射,黑瀨部隊一進難以取得進展,只能盡量避開道路,通過民房向前突進。

常德城內的民房當然不是為了給日軍做防彈衣用的。第十軍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行之有效的工事構築法,在常德再次得到了成功運用,黑瀨部隊連續出現較大傷亡,進展極不順利。

在東、西門,守軍仍然是一步不退。正如余程萬在通令中所說,「無論敵寇對我們施以如何大的壓力,我們的答覆就是血,就是死,就是光榮」。負責東門守衛的一七〇團的一個營只剩下不到一個班,西門的連排長傷亡殆盡,各部隊便把所有能填補的人員全都填補上去,師部、團部、營部的副官、軍需、軍醫、文書和勤雜兵均持槍上陣作戰。

早在27日,五十七師已消耗了百分之八十五的彈藥。在補給線被切斷,子彈不足的情況下,官兵們就用手榴彈、刺刀、槍托乃至石頭、城磚作武器,把長梯上的日軍打下城頭。迫擊炮兵則奉命用炮火封鎖突破口,同時截斷日軍後續部隊的湧入。

在日軍步兵炮的轟擊下,東門城垣曾一度出現缺口,日軍順勢朝缺口處湧入。千鈞一髮之際,迫擊炮兵連座盤陣地都來不及構築,就用直接瞄準的辦法向敵人開火。

炮彈帶著嗆人的銷煙,呼嘯著飛向城垣缺口,一發接一發,速度和密度不斷加強,令日軍無隙可入。

唯一沒有爆發激烈戰鬥的是南門,因為橫山勇做出了一個新的決定。

日軍戰史在敘述各部進攻常德的狀況時,連連慨嘆他們遭到了「出乎意料之外的頑強抵抗」,以及「城內巷戰敵人抵抗極其頑強」。當時的日軍第十一軍司令部也對此感到分外吃驚,橫山勇判斷,五十七師如此堅韌,恐怕還是因為被逼得太急了。想想看,人家四周圍全都被你圍得密不透風,連條退路都沒有,能不跟你玩兒命嗎?

作為軍司令官,橫山勇不能光用戰術的眼光來審視常德戰役,他還必須跳出常德,看到常德以外——無論常德以西的王耀武兵團,還是常德以南由第九戰區派來的第十軍,都在向常德中心區域極力推進。

就戰略角度而言,增援常德並不是中國統帥部的唯一目的,它更可能達到一箭雙鵰的效果,即用五十七師來牽制和消耗攻城部隊,同時調動在城西和城南的主力,以野戰的方式來圍殲和消耗迂迴常德的日軍。

與幕僚人員研究後,橫山勇認定,要想消滅眼前這支國家觀念極強,並且在中國國內負有盛名的五十七師,不僅要付出數倍的傷亡代價,還將延長作戰時間,影響全盤戰略,是個很划不來的買賣。

簡單點說,就是魚很好吃,可是不能因為想吃魚就讓自己的喉嚨被刺給卡住。橫山勇決定棄魚撈蝦,也就是不再以完整殲滅五十七師為目標,只要佔領常德城,就趕緊撤兵。

當天橫山勇向指揮攻城的岩永汪發出命令,讓他開放常德城的一側,使第五十七師得以撤出。按照命令,岩永汪將進攻南門的日軍第三師團第六聯隊撤至東門,讓出了南門這一帶地區。

在28日的戰鬥中,為應付險情,五十七師把僅有的炮彈都用完了,無論是火炮還是迫擊炮,炮彈都全部告罄。沒有炮彈的火炮等於一堆廢鐵,毫無用處,炮兵們只能取下炮閂,卸下瞄準鏡,然後拆卸炮筒、炮架,將其全部埋入地下。

余程萬下令將城內炮兵、工兵和師部人員全部編隊,由一七一團團附率領,改換成步兵裝備參加巷戰。

沒有火炮,接下來的巷戰還能堅持多久,余程萬心知肚明。11月29日,他向第六戰區發去最後一份電報:「彈盡,援絕,城已破。職率副師長、指揮官、師附、政治部主任、參謀部主任等,固守中央銀行,各團長劃分區域,扼守一屋,作最後抵抗,誓死為止,並祝勝利。第七十四軍萬歲,蔣委員長萬歲,中華民國萬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