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是靠希望活著的(常德會戰) 以火攻毒

第三次長沙會戰時,王耀武曾組織參謀團學習第十軍守衛長沙的經驗,時隔兩年,以防禦見長的五十七師也擔當了城市守衛者的角色。

歷來駐防常德的部隊都是各搞一套,推翻原來的,再重新構築新的工事,而且他們喜歡把防禦地域拉得很遠。這在防守專家看來都是愚蠢的做法:另起爐灶,在勞民傷災的同時,陣地也不一定就比原來更堅固耐用;防守陣地過廣,只會攤薄防守兵力,增加被敵攻擊的空隙。

余程萬化繁為簡,他將所屬三個團的主力集中起來,分別撥至三面——常德防禦為背水作戰,城南有沅江為天險,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防守壓力,只須在東、西、北重點設防即可。

防禦陣地主要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為外圍城郊據點,第二層為城垣核心陣地,第三層為城內從東到西的街道。按照第十軍守長沙的經驗,還在各據點構築出許多鋼筋水泥碉堡。

自11月18日拂曉起,日軍開始向常德城郊迫近。五十七師工兵營事先在城郊道路上埋設了大量地雷,使得日軍在行軍過程中就接連出現傷亡,也相應減緩了其前進速度。

戰鬥打響之前,余程萬親自到外圍陣地視察。當來到位於西北郊沼泥湖陣地時,他對一七〇團連長上官英說:「沼泥湖陣地的堅守,對常德保衛戰至關重要,希望你連務必死守,要有勇猛殺敵的精神和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

上官英聽後慷慨作答:「請師長放心,以後戰況不論如何殘酷,只要一息尚存,我全連官兵一定與敵人血戰到底。」

在常德外圍,三個團基本都是以這樣一連乃至一排的方式守衛陣地,而他們所面對的卻往往是一個大隊或加強大隊的敵人。戰鬥中守軍唯一的辦法,就是千方百計地節省兵力和提高作戰效率。

當日軍試圖破壞鐵絲網、鹿寨等障礙物時,官兵們一般並不急於進行射擊,要等大部分日本兵穿過缺口以後,才以側射和斜射火力予以交叉急襲,同時射擊時堅守「三不打」準則,即看不見不打、瞄不準不打、打不死不打。除此之外,防禦戰中的各種戰術和戰鬥要訣也都被一一搬出來,反覆加以運用,包括逆襲戰、夜襲戰、肉搏戰、手榴彈戰等,應有盡有。事後傳聞,當戰事緊急時,到一線送飯的炊事兵甚至曾用繩索將手榴彈系在扁擔上,用扁擔甩手榴彈,居然也能甩出數十米炸傷敵人。

僅在泥沼湖一線,日軍就集結一個加強大隊,連續發動了九次攻擊,但均被密集的火力網所壓制,無法前進一步。在外圍的其餘方向,進攻也同樣很難取得進展,日軍不由得一個勁驚嘆:「守軍抵抗十分頑強。」

三部曲搞不定,又想到了放毒氣。從拂曉到黃昏,日機輪流轟炸並投下催淚型毒氣彈。以七十四軍如今的規模,不可能將防毒面具配備齊全,有的部隊連軍官都沒有,士兵更不用說了。雖然可以用濕毛巾遮住口鼻,但許多人仍出現了流眼淚、咳嗽乃至呼吸不暢的現象。余程萬於是下令收集全城木炭,以山草點燃,用火將毒氣沖入空中。這叫以火攻毒法,早在第一次長沙會戰後即有友軍發現並採用,以後逐步在全軍得到了推廣。

隨著時間的延續,集結在常德外圍的日軍越來越多,攻勢越來越猛。守軍的防禦工事經常被炸毀,戰前官兵們準備了一些用於加厚覆蓋的木頭,此時就趁天黑拿出來全力進行搶修,修好後再戰。

日軍飛機大炮的轟炸使得後勤方面出現嚴重困難,茶飯漸漸變得有上頓沒下頓。士兵們只能以身上所帶的炒米充饑,餓了就先胡亂抓一把塞嘴裡。

喝水也成了大問題。附近本有澄清水塘,但因炮彈、炸彈不停地往水塘里落,加上漂浮的死屍,清水已經成了臭水。這種情況下,必須舀出臭水沉澱一會,把下面的雜物倒掉之後,才能再將上面的水喝掉。

各作戰單位與上級聯繫,依賴的主要是電話線。戰鬥中,好多電話線都被炸斷了,起初部隊還組織輕傷員搶修,到後來傷員都上去打仗了,沒人修,於是班、排、連陣地都由此轉變成了各自為戰的一座座「孤島」。

死傷者還在不斷增加。堅守泥沼湖的上官連共有百餘名官兵,如今包括連長上官英在內,只剩下了七個人,有的營已不足百人,編一個連都不夠。

五十七師不得不對外圍部隊重新進行編組。余程萬冒著炮火,再次到外圍陣地進行視察,他告訴眾人:「現在軍長率領五十一師、五十八師及一百軍已進抵常德近郊,與敵軍鏖戰。我們勝利會師有望,要再堅持幾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