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什麼樣的人才是勇士(蘭封會戰、萬家嶺大捷) 絕對主力

能夠在萬家嶺重創日軍一〇六師團,靠機遇,靠實力,更靠意志和決心。早在日軍登陸九江時,隨軍記者就在九江車站的牆壁上看到過用粉筆所寫的「軍人三忘」:「出家忘妻,出境忘家,出戰忘身。」之後日軍繳獲到的所有中國官兵的家信,上面透露的也無一例外全是前線作戰的情況以及誓死報國的決心,而極少攙雜個人私事。

日本人一向以擁有捨生忘死的武士道精神為傲,但是「軍人三忘」讓他們意識到,在他們急切渴望征服的這片土地上,也有著一群想法一致的鋼鐵武士。

如果說這些都還只停留在口號和語言上,中國軍人在戰場所表現出的驚人的忍耐力則更令人驚嘆。在萬家嶺,儘管七十四軍等部沒有缺糧之虞,但生活仍異常艱苦。一方面是條件有限;另一方面中國政府本身也不太重視後勤保障,更不關心普通官兵生活的改善,兵站補給除大米和食鹽外,食油、蔬菜、肉食等副食品概不過問,全都得由連隊自行採購。可在老百姓都已逃亡一空的戰場上,即便連隊有足夠經費,又到哪裡去採購副食品呢?

此外對官兵殺傷最大的還有瘧疾、痢疾,甚至霍亂。治癒和防治這些疾病需要特效藥,然而前線嚴重缺乏藥品,許多染病的士兵都是硬撐在打仗,直到摔倒在地,不能動彈。

這些在西方人眼中都是難以克服的困難,他們認為任何國家的官兵都有理由因此放棄戰鬥,但是中國軍人卻全都忍受了下來,他們甚至比同樣習慣忍耐的日本軍人更能爬山,更能吃苦。女記者阿特麗多次目睹過類似讓她心酸到要哭的場景:沿路都是受傷或患病的中國士兵,很多人鐵青著臉在路邊顫抖,還有人已經搖搖欲墜,可仍然在緩慢地向前線移動。

艱苦忍耐終於換來了報償。當萬家嶺大捷的消息傳到後方時,街頭巷尾頓時鞭炮聲齊鳴,民眾一致認為,這是「九一八事變」以來最令人興奮的日子之一。全國各地發來賀電五十五份,新四軍軍長葉挺在賀電中盛讚萬家嶺大捷「挽洪都於垂危,作江漢之保障」,並將這次空前勝利與平型關大捷、台兒庄大捷並列,稱它們「鼎足而三,盛名當垂不朽」。

在萬家嶺大捷中,七十四軍像其他友軍一樣,付出了極大的犧牲。截至10月15日,死傷失蹤官兵達到九千九百餘人,超過參戰兵力的半數,其中五十一師傷亡五名團長(包括代團長)、七名營長,五十八師傷亡兩名團長、六名營長,兩師所傷亡的連排長都在百名以上。戰後薛岳除獎給七十四軍錦旗一面外,還專門撥給負傷官兵五千元養傷費,以資嘉勉。

通過在萬家嶺戰役中的出色表現,七十四軍聲譽鵲起,被公認為是一支能打硬仗的強軍。經蔣介石欽點,七十四軍被列為軍委會直轄的戰略總預備隊,成為華中三大戰區之前衛。

如果加以橫向比較,七十四軍與日軍中的第一一六師團在建軍史上有著某種相似之處。日軍第一一六師團也是特設師團,但與一〇一師團、一〇六師團不同,其表現一直非常活躍,到抗戰中後期,更是幾乎成為侵華日軍中的頂樑柱。一一六師團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據岡村分析,是因為該師團在動員後,曾在郊外野營地進行了約一個月的基本訓練。這樣的野營訓練效果極佳,即使在平時,一周就抵得上兵營訓練一個月甚至更多。

七十四軍也一樣,在它開赴淞滬戰場之前,就已經具備了較為紮實的基本功,所以才會在抗戰第一年就顯露出剽悍本色。雖然在此後連續不斷的戰事中,部隊遭到過很大損失,但由於骨骼強健,加上訓練和紀律嚴格,使得七十四軍始終能夠保持一種蓬勃向上的發展勢頭。

淞滬戰役中,七十四軍還只是次主力,在它前面曾經排列著一批看似難以超越的王牌部隊:德械師(第八十八師、八十七師、三十六師)、教導總隊、第一軍、第十一師、稅警總團……

現在七十四軍出頭了,成了中方首屈一指的絕對主力,這既是時勢使然,也是自身努力、不斷拼搏的結果,試想,傷亡那麼多團營長,有他們在前面身先士卒,衝鋒陷陣,這支部隊又怎麼會不強呢?

鑒於七十四軍戰功卓著,軍委會為七十四軍優先補充了一批武器和新兵。當時中國政府能夠掌握的軍事資源較為有限,不可能做到平均分配,因此常常有武器裝備和新兵補充不足的情況出現,七十四軍能夠得到這一待遇是令人羨慕的。除此之外,五十七師也被調入七十四軍編製,使七十四軍所屬部隊增加到三個師。因為三個師的番號均以「五」開頭,從此日本人就把七十四軍稱為「三五部隊」。

五十七師最早是一支地方雜牌軍,系由安徽和山東的地方部隊混編而成,中級以上軍官多為北方人,班排連長及老兵亦多北方籍。在被編入七十四軍編製之前,該師戰績並不突出,不過戰鬥力、裝備到軍官素質都還可以,並且它還具備一個特長,即善於構築野戰工事及組織防禦戰。加入七十四軍後,五十七師迅速融入這一集體,其特長也表現得愈加鮮明,在戰績上並不遜色於其他兩個兄弟師。

由於補充得力,就綜合指標而言,七十四軍當時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步兵持清一色的中正式步槍,每連有捷克式輕機槍九挺,並配有六〇迫擊炮、槍榴彈。每營還有機槍連,機槍連配有馬克沁重機槍(大多其實為中國仿製馬克沁的二四式重機槍)六挺。兵員基本充足,每連都有戰鬥兵一百五十人。

沒有熱血的呼喚,就找不到執著的方向;沒有苦苦的尋覓,就難以抵達理想的殿堂。七十四軍「愈戰愈奮,愈戰愈勇」,在民族救亡和捍衛軍人榮譽的道路上開始漸入佳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