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秘密到底在哪裡(淞滬會戰) 興登堡防線

觀察者的角度往往要比當事人宏觀和全面得多,因為他們可以看到整個戰場的形狀。卡爾遜注意到,由於日軍佔有炮兵和空中優勢,中國防線的中心實際上一直在丟失,但這種丟失是一寸一寸的,也就是說並不足以撼動整體。

作為一個本身有作戰經歷的美軍軍官,卡爾遜完全能夠分析出日軍為什麼會在進攻上缺乏成效。若僅就搏命程度而言,日本兵是沒有什麼話說的,卡爾遜甚至認為,戰場上沒有比日本兵更勇敢的了,這一點連中國兵都有所不及。日軍的癥結,主要還是指揮層缺乏變通和創造性,軍隊被訓練得過死過僵,士兵們只會按照固定程序打仗,當這一程序不起作用時,就不知道如何才好了。

日本陸軍在進攻時的公式,就是那個「一炸二轟三攻擊」。不是說不好,打個比方,如果七十四軍不修築堅固陣地,它實際上是有效的。問題是人家已經建好了防護掩體,並且知道如何在炮火停息後擊退你的步兵,在這種情況下,還要繼續重複「一炸二轟三攻擊」,就顯得有些過於腦殘了。

近代以來,日本能夠以亞洲國家的身份,堂而皇之地躋身於西方列強之中,緣於它在日俄戰爭中一舉擊敗了俄國。曾幾何時,日本的軍事機器也被西方認為難以對付,但現在卡爾遜不得不說,日軍其實只具備三流水準——以歐洲標準衡量。

三流的日軍能夠在中國耀武揚威,當然是由於中國軍隊的更加不入流。恰恰因為這個原因,淞滬戰場上防守者之頑強,同樣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這充分說明,原本世人眼中孱弱不堪的中國軍隊已初步具備抗擊打甚至反過來打擊強敵的能力。

中國人到底還能堅持多久,已經成為上海城裡幾乎所有人的焦點話題。卡爾遜佩服中國軍人的頑強,但他卻並不認為中國軍隊能夠長期堅守下去。在中方參戰部隊中,最早一批出戰的是德械師,就當時國內部隊的實力而言是最強的。接著是第十一師這樣的精銳主力,再便輪到了第七十四軍等初出茅廬的次主力。問題是,再再然後呢,該怎麼辦?

在淞滬防線的背後,新的援兵還在不斷到來,但這些增援部隊顯然已不是防衛的骨幹力量。他們以新兵為主,儘管官兵們同樣充滿了抗戰熱情,渾身上下洋溢著民族自救的精神,然而缺少經驗和訓練是他們的致命軟肋。畢竟,戰爭最終還是要靠實力來說話的。

卡爾遜不安地看到,來自各省的年輕士兵們充滿活力地開上前線,可是沒過幾天,他們不是血跡斑斑地倒在深秋褐色的土地上,就是躺在用樹枝偽裝的醫護卡車裡,慢慢地被送往後方醫院。

這一期間,陸續赴滬參戰的日本陸軍已達六個師團加一個旅團,並配屬有數量較多的火炮和坦克部隊。淞滬會戰之初,日軍還沒有完全弄清楚中方在上海的防禦部署,他們只知道淞滬地區屬於三角洲水網地帶,重裝備運動不便,所以一開始沒有向戰場投入太多重炮。

事實上,淞滬區域在戰前即已全部工事化,從河岸、河堤、道路一側,到村落、高地乃至於土墳堆,都構築有工事群,重要火力點的頂部還用木料、沙袋覆蓋,以壘成土堡形式。有這樣的工事群作為基礎,只要駐防部隊再加一加工,把戰壕挖深一點,就可以形成相對比較堅固的防線,日軍的輕型和中型大炮很難予以摧毀。由於整個工事體系乃是根據德國軍事顧問們的意見所構建,所以日軍稱之為「興登堡防線」。

吃過「興登堡防線」的苦頭,日本統帥部才想到要增加重炮,而根據前線作戰部隊的報告,淞滬戰區現有的道路情況完全可以使用重炮。為了給步兵提供更為有效的火力支援,這次增援上海的炮兵部隊中,就以重炮兵居多。

十月一日,在優勢炮火和坦克的掩護下,日軍突破了陸橋、劉家行陣地,中國軍隊逐步退至蘊藻浜南岸的大場一線。

儘管如此,日本統帥部對前線取得的進展仍不滿意。當初陸軍大臣(陸相)杉山元曾向裕仁天皇誇口,說只要3個月就可以解決「支那事件」,可是現在眼瞅著淞滬戰役都已進入第3個月了,中國的全面抵抗不僅沒有減弱反而還有增強的趨勢。

高層指揮官們越來越沒有耐心。「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松井石根發表聲明,說他的部隊將「懲罰中國政府和軍隊」。10月7日,按照松井的命令,日軍開始強渡蘊藻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