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王者已逝 第二節

翌日清晨,我收拾好行李,搬進了新居。陳爝沒想到我會這麼早來,於是和我一起把行李搬上二樓的房間。我用了一天時間布置房間,將帶來的東西各歸其位。陳爝對我說,除了他卧室里的東西,其他都可以共用。特別是客廳里的書籍,如果有興趣也可隨時拿去看。他得知我的職業後,對我說他有套珍藏的《二十四史》,中華書局版的,在書架的底層,打開櫃門就可以看見,我對此表示了感謝。

關於工作,通過石敬周的介紹,我順利入職那家教育機構,成為一名家教。這樣讓我多了一份收入,並且不需要每天打卡上班。因為沒有租金的負擔,我的日子似乎過得比從前更舒適了,也多了不少閑錢,可以購置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生活就這樣漸漸走上了正軌。然而,經過幾天的接觸,我越來越覺得我的室友渾身散發著一種神秘感。

陳爝通常都很晚睡覺,也許是凌晨2點或是3點,總之我從未見他在半夜12點之前就寢。很多時候,他總是在房間里偷偷地接一些電話,一聊就是好幾個小時,我偶爾聽見總是「屍體」「謀殺」之類的辭彙,這讓我更對他的職業產生了興趣。有時候接到一通電話,他會立刻動身離開,一兩天不回家;有時候從早到晚把自己鎖在房間里,一言不發,或在黑板上整日整夜地進行著複雜的運算。對此我都不聞不問,我認為每個人都有隱私,沒必要刻意去打探,這是基本的禮貌。

直到有一天,我們在飯桌上聊到了一起轟動全國的謀殺案。

那天下午,我從學生家趕回住地,路過超級市場時發現正在大減價,於是買了許多菜。回到住處後,我和陳爝兩人聯手忙碌了一番,總算搞出了一頓像樣的晚餐。說到這兒,我不得不承認陳爝廚藝之精湛,是我無法比擬的。他對烹飪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不過這是後話。

2013年4月12日下午5時許,某陳姓女白領被害於虹口區東寶興路的出租屋中,警方勘驗現場發現,受害人頸部被切開,上衣被推至雙乳之上,下身赤裸,上身共有刀傷20處。這個案子引起了虹口警方的重視,成立專案組進行調查。可由於線索少,出租屋周圍人流量大,排查有一定困難,於是案件偵破工作陷入僵局。同年8月20日,在普陀區曹安路上,又發現一位女性遇害,頸部被切開,上身共有刀傷36處。經過法醫鑒定,手法系同一人所為。就這樣,相同的案件接二連三發生,引起市民高度恐慌,媒體稱兇手為「新開膛手傑克」,用大幅版面進行報道。直至2014年4月15日,已有十名女性被害,兇手依舊逍遙法外。

之後,上海市公安局向社會發布《上海市公安局偵破系列殺人案件宣傳提綱》,懸賞二十萬元向全社會徵集線索,以期早日破案。沒想到就在近日,這起困擾警方多時的案件竟然突然告破,兇手竟是某公司普通職員,被抓後身邊同事和鄰居都表示不敢相信,還認為兇手平時為人善良熱情,完全不像一個殺人狂。

當我讀到報導後,高興地對陳爝說:「所以嘛,在中國殺人一定會被抓。想要騙過公安局的刑警?真是異想天開!」

沒想到陳爝卻不以為然,對我說道:「刑警們的破案手段相當單一,而且不注重邏輯,喜歡靠經驗來辦案。當然,經驗老道的警察常常能一眼看穿誰是兇手,但也會有走眼的時候。如果運用科學的方法,犯錯的概率則會下降很多。」

「但是你不能否認,他們成功了!」我把手中的報紙遞給陳爝,「他們在兇手家中找到了大量的證據,而且兇手自己也親口承認了罪行。」

陳爝接過報紙,冷笑道:「這個案子是我破的。」

「什麼?!」我以為他在開玩笑。

「我說,這個案子是我破的。上周市局刑偵總隊的宋伯雄隊長來找過我,讓我去參加一次案情討論會。我在會議上給他們提了些意見。」陳爝低頭吃飯,那口氣,就像是在講一件稀鬆平常的事。

「陳爝,我知道你聰明,可這也太離奇了吧?他們為什麼請你去?」

「這就要去問他們了。宋隊長來電話的時候說:『陳教授,請您務必要幫這個忙。』我左右無事,所以就去了。總之我拿到了懸賞的錢,夠我花一陣了。」看陳爝的樣子,也不像在撒謊。還是他的演技特別好?

「教授?你……你是教授?」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他拿起餐桌上的紅酒,抿了一口。

「怎麼可能,你是怎麼破獲這個案子的?你又給了他們什麼建議?」我平生最討厭撒謊的人,雖然我和陳爝平時交流並不多,可沒想到他竟然是這樣一個人。警察局怎麼可能讓一個普通人去協助破案?又不是偵探小說。所以我一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直到他親口承認自己是開玩笑的為止。

陳爝看我如此認真,也放下了手中的餐具。他站起身,走到了黑板前,然後用粉筆寫下了一條複雜的公式:

「這是什麼?」

「羅斯莫公式。這是一種分析犯罪行為的數學模型。」陳爝說道,「只要進行一些細微的調整,我們就能計算出兇手的所在地。」

「怎麼可能……」

陳爝不理會我的反應,繼續解釋道:「當你在物理條件非常確定的情況下運用數學時,只要用得正確,數學總能給你正確的答案。連環殺手總會選擇他認為隨機挑選的地點下手,試圖不暴露他真正的住處,可這個公式卻可以揭露真相,以很高的概率來鎖定兇手的住處,把大海撈針變為杯里撈針。韓晉,如果你有興趣,我很樂意替你解釋一下羅斯莫公式的運算原理。」

我連連擺手:「不用了,我是文科生。那你就是用這個公式算出了兇手的住址?」

陳爝點點頭:「當然,這是很重要的一環。接下去只需要一些邏輯推理,來輔助這個公式,會使警方的排查工作更為順利。其實偵破謀殺案和解決數學難題,本質上是一樣的。給你已知的條件,探求未知的解答。只要條件正確,經過縝密的驗算,總會得到答案的。」

這件事對我打擊很大。首先不能以貌取人,你認為他只不過是個小白臉,誰會想到他竟然是市公安局的特別顧問。自此之後,我對陳爝的興趣大增。一有空閑,我總會泡上兩杯咖啡,和他在客廳中閑聊,因為這樣,我也知道了不少關於陳爝過去的事。他的身世簡直像一部小說,若非我親耳聽聞,一定會認為是胡說八道。

陳爝的父親叫什麼名字,他自己也不知道,母親也從未提起過。他的母親姓唐,從事音樂方面的工作。陳爝因為從小就在數學方面有驚人的天賦,進入小學後便連跳三級。在1999年,他獲得過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冠軍。終於,學校的課程跟不上他的步伐,初中畢業後,他選擇退學,在家中自學數學。16歲那年,他在《符號邏輯雜誌》(《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發表了關於「連續統假設」的論文,引起數學界關注,被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錄取。他在2004年獲得學士學位、2005年獲得碩士學位、2009年獲得博士學位,最後於2011年受聘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任數學系副教授,主攻「解析數論」,還曾一度被稱為「中國最有希望獲得菲爾茲獎的青年教授」。這期間,陳爝利用自己的數學知識和邏輯推理,協助洛杉磯警方破獲了多起連續殺人案,成為洛杉磯警察廳的刑事顧問。因此,洛杉磯郡郡長麥克·安東諾維奇(Michael D. Antonovich)在洛杉磯市政廳,親自授予陳爝「洛杉磯榮譽市民」稱號,並頒發了榮譽證書。那年,他才24歲。

可就在兩年之後,陳爝突然被驅逐出了學界,解聘回國。

這其中發生了什麼事,陳爝一直不願提起。我知道的是,因為他的不當言論,一位大學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校方認為陳爝作為一名教職人員,品行不端,言語不遜,沒有為人師表的資格。回國之前,陳爝利用自己的數學知識在澳大利亞的賭場贏了不少錢,可回國之後卻被詐騙電話騙去了大半。這件事聽得我哭笑不得。

和陳爝接觸的這些日子,我開始發現一些端倪。我曾說過,他是艾斯伯格症候群患者,典型的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他對社會適應不良,有時候會說一些匪夷所思的話,毫不顧忌別人的感受。他不會考慮很多,喜歡直接點穿,令別人無法下台。而且,他還從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

「我又沒說錯,那人就是個笨蛋。他為什麼還生氣呢?」他經常這樣問我。

「你不能當面說別人的缺點,這是不禮貌的。」我解釋道。

「韓晉,我要是當面說他聰明,這才是諷刺他呢!」

對於他的某些話,我確實無法反駁。他喜歡與人爭辯,說話太直容易招人恨,這就是他從來沒有朋友的原因。除此之外,傲慢的性格也是別人不願和他相處的理由。他有些話說得很絕對,幾乎不近人情。

我記得有一次,我和他在公園散步,我突然說:「我發現你很像福爾摩斯。同樣的反社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