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第七節

章台大殿中瀰漫著一股淡淡的芬芳之氣,大約是因為梁木都是木蘭木的緣故。地面光滑堅硬,呈現出一種奇特的暗紅色。東、西兩邊的牆壁上有墨繪的幾何紋圖案,掛著許多黑色的壁帶,令幽深的殿堂多了許多凝重的氣氛。

大殿中的設施完善,殿側不但設有冷藏食品的豎井和取暖的土爐,還有傾水池、陶水道、滲井等,相當於一套完整的供水、排水系統。整座殿堂嚴肅不華,質樸實用,正是秦國國風的體現。

秦國的重臣如相國魏冉、內史向壽、將軍司馬錯、涇陽君趙市、高陵君趙顯等人均已候在殿中。

秦昭襄王坐在正首,他寬寬的額頭,高高的顴骨,細長的眼睛,短小的下巴頦,臉色灰黃。這位國君已經四十二歲,早過了不惑之年,卻依舊未能掌握實權,秦國國政仍然在母親江羋一黨手中。長期不得志的鬱悶明顯寫在他的臉上,然而當他看到藺相如雙手捧著木盒進來時,眼睛裡一下子有了難以言喻的光彩。

畢戎道:「大王,趙國使臣到。」

藺相如與趙奢上前行禮,通報了姓名。秦昭襄王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和氏璧,一改平日說話細聲慢氣的習慣,連連擺手道:「使臣不必多禮,和氏璧帶來了嗎?」

藺相如道:「帶來了。」將木盒交給趙奢,自己打開盒蓋,取出錦緞包著的玉璧。大殿中響起一片驚嘆之聲。

秦昭襄王忙命內侍奉上玉璧,見玉璧潔白無瑕,很是高興,忙命道:「來人,帶玉工上殿。」

應聲上殿的卻是昔日趙王城的玉工汲恩,他見到藺相如在場,頗感難為情,側過頭去,佯作不識。

秦昭襄王招手叫道:「玉工,你來鑒定一下,看這玉璧是不是和氏璧。」汲恩道:「諾。」上前仔細察看了一番,即躬身:「恭喜大王,這的確是真的和氏璧。」

秦昭襄王撫摸著和氏璧,口中嘖嘖嘆息,又命內侍將玉璧交給左右群臣傳看,笑道:「相國,你在楚國王宮長大,應該見過和氏璧,你來看看這玉璧是不是真的和氏璧。」

相國魏冉本是楚國公子,當年一度與太子熊槐也就是後來的楚懷王爭奪儲君之位。華容夫人被刺殺後,有謠言說,公子冉並非楚威王親生之子,而是華容夫人與魏國公子魏翰所生。後來公子冉被當做姊姊江羋的隨嫁人員,一路來到秦國,等於從此被楚國放逐。他憤恨之下,改熊氏為魏氏,表示從此不再是楚國公子。不過他雖然改了姓氏,隱有自認為魏國公子的意思,但對魏國也從來沒有客氣過,一再興兵,連續數年攻打韓、魏,兩國被迫割地求和。

魏冉聞言答道:「回大王話,和氏璧號稱楚國鎮國之寶,楚王一直藏在深宮,秘不示人。臣當年雖有楚公子之名,也只在楚威王將玉璧賜給令尹昭陽時見過一次。」

他對這天下共傳之寶似乎並無太大興趣,只略略一看,便轉手遞給了身旁的涇陽君趙市。

眾大臣傳看完畢,一齊上前道賀,連呼「萬歲」。

秦昭襄王十分得意,叫道:「楚國太子、春申君,你們不妨也上來開開眼界。你二人出生之時,和氏璧已經失蹤,這可是出自你們楚國的寶器,難道不好奇么?」

趙國使臣這才知道站在最下首的華服少年原來是在秦國做人質的楚國太子熊完,他身旁三十歲出頭的男子則是著名的春申君黃歇,與趙國平原君趙勝、齊國孟嘗君田文、魏國信陵君魏無忌並稱為「戰國四公子」。四公子中,平原君和信陵君地位最尊,都是國君之子,孟嘗君則是齊相之子,唯有春申君是平民出身,由此可見黃歇此人才華學識何等出眾。他原本是楚頃襄王熊橫為太子時的伴讀,熊橫在秦國做人質時殺死了秦國大夫,全靠黃歇以身代罪才逃回了楚國,黃歇因此事差點被秦人處死。後來熊橫即位,亦傾心回報,重用黃歇,拜為太傅,封為春申君,專門負責教導太子熊完。熊完到秦國為人質,黃歇亦主動要求隨侍。

熊完才十一歲年紀,臉色蒼白,身形不足,看起來病懨懨的樣子,聽到秦昭襄王呼叫,只是本能地轉頭去看黃歇,顯是對這位太傅極是依戀。

黃歇忙出列道:「和氏璧出產於楚國,曾是楚國鎮國之寶,而今卻歸秦國所有,是秦國之寶器,楚國不敢再覬覦。」

秦昭襄王聞之欣悅,哈哈笑道:「好,說得好!從此和氏璧就是秦國之寶器。」招手叫過內侍,命道:「將和氏璧包好,送去後宮給美人觀看。」

藺相如見秦昭襄王遲遲不提十五座城池的話頭,心想不妙,忙上前奏道:「這塊和氏璧雖然名貴,可也有點小毛病,玉璧上有點瑕疵,不容易瞧出來,讓臣來指給大王看。」

玉工汲恩聞言先是一愣,正要說話,忽見趙奢正朝自己怒目而視,心中一驚,又將已經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秦昭襄王卻是信以為真,忙吩咐內侍把和氏璧傳給藺相如。

藺相如一拿到玉璧,往後側退了幾步,快步靠近宮殿上的一根大柱子,道:「大王,各位秦國大臣,和氏璧是天下至寶,秦國大王為了要得到它,派使者到趙國來,說是情願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本來趙國有人認為秦國自負強大,毫無憑證地索取玉璧,擔心玉璧到了秦國,趙國卻得不到十五座城池。」

秦昭襄王急道:「一派胡言,寡人是秦國大王,怎麼會不講信用?」

藺相如道:「臣也這樣認為。昔日秦國任用商鞅變法,商鞅為取信於民,派人在市集南門豎起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告知百姓說,只要能把木頭搬到北門,立賞十金。但卻無人相信。商鞅將懸賞提高到五十金,終於有人扛起木頭到北門,果然獲得五十金。商君此舉,無非表示秦國令出必行,絕不欺騙,所以才有了『徙木立信』的佳話。秦國也得以推行新法,『信』字可謂是秦國強大的根本。」

秦昭襄王笑道:「先生說得極是。」

藺相如面色卻越來越嚴肅,道:「臣決計相信大王是誠信之君。布衣之交,相互之間還講信用,何況萬乘大國的君主?因此我國的國君特意吃了五天的齋,然後才派臣來奉送和氏璧,對大王已經恭敬到極點。今天大王召見臣,態度倨傲,坐著接受玉璧,讓左右傳看,又想叫後宮美人玩弄,可見是毫無誠心。臣已經知道大王沒有交換十五座城池的意思,所以又把和氏璧拿回來。如果大王想要用武力威逼,臣的腦袋就會和這塊和氏璧一同撞碎在柱子上,寧死也不讓秦國得到玉璧!」一邊說著,一邊舉起和氏璧,瞪大眼睛,怒氣沖沖,對著柱子做出要砸的樣子。

大殿上忽起變故,兩旁秦臣和侍衛都來不及上前阻止,不由得面面相覷。

白起拔出長劍,架在趙奢頸中,喝道:「趙國使臣,你好大的膽子,敢在秦國大殿上要挾大王。快些放下玉璧,向大王請罪,不然我就殺了你的副使。」手上加勁,劍刃陷入肉中,登時有血線沁出。

趙奢卻是哼也不哼一聲,朗聲道:「藺大夫不必管我。」又冷笑道:「我今日方才知道,原來秦國真正主政的是白起將軍,秦王和相國還沒有發話,你就搶先要動手了。」

秦昭襄王臉色一變,喝道:「白將軍,不可無禮。」

相國魏冉見大王面上有拂然之意,知道趙奢刻意挑撥離間的話起了作用,忙使個眼色,命白起放開趙奢。

秦昭襄王寫信給趙王,提出用十五座城池換取和氏璧,無非是想要惹是生非,雖然嚮往和氏璧的風采,若真要用秦國十五座城池來換,那是萬萬不可能的。但是他親眼看到了和氏璧後,才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拚死要奪取它——它的那種質地和光澤,當真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要擁有它,就彷彿芳華絕代的美人的誘惑,令人無法抗拒。

秦昭襄王心中反覆盤算,究竟還是愛惜玉璧,怕藺相如就此撞碎,弄得個一拍兩散的結局,連忙道歉道:「等一等!使者君何須如此?寡人怎麼敢失信趙國呢!來人,快取地圖出來,為使者君指出預備給趙國的十五座城池。」

魏冉上前一步,正待說話,秦昭襄王向他點頭,示意心中有數。

藺相如卻道:「不用了。大王,和氏璧是稀世珍寶,天下人無不想得到它。我國大王雖然也愛不釋手,但卻不敢得罪大王,所以臨派臣出來時,齋戒五日,並且將群臣全部叫來,向玉璧拜辭。如今大王也應該齋戒五日,準備隆重的迎璧儀式,臣才敢獻出和氏璧。」

魏冉再也忍不住了,怒道:「藺相如,你好大的膽子,敢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挾我們秦國大王!大王,請立即下令將趙國使臣一行拿下,押到市集斬首示眾,以昭我秦國之威。」

藺相如腳下凜然不動,只將手中的和氏璧高高舉起,對準柱子。大殿上一下子安靜了下來,靜得連一旁傾水池中的滴水聲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秦昭襄王心道:「趙國使臣如此無禮,當殿對寡人不敬,其實倒是一件好事,秦國正好有了出兵趙國的借口。寡人可以下令將趙國使臣一行全部處死,再命白起率大軍攻打趙國。可是為什麼寡人心中就割捨不下那塊玉璧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