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交際中的說話技巧 第十八章 會議場合怎樣說話

會議提供了組織內外部人士交流的機會,也是實施管理的重要工具。因此,會議口才特別是主持會議的說話藝術就成為很多企業經理人、機關領導人感興趣的一個話題。

一次會議的成功召開,也離不開好的主持人。會議主持對於組織會議召開、把握會議主題、控制會議進程、調動與會者情緒、正確引導討論問題、掌握會議時間、提高會議質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同一個會議由不同的人來主持,其效果會大不一樣。

很多人都認為,會議只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已,主持會議很容易。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要真正主持好會議,充分調動與會者的積極性,達到預期效果,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領導是會議的「舵手」,要隨時把握、駕馭好會議之舟,啟發引導大家,始終遵循會議既定的議題、日程,進行充分地研討,才能如期達到預想的目的。這就要求領導必須使與會者充分了解議題。開始就要講明會議共有哪些議題,怎麼個開法,有哪些要求,與會者要承擔什麼任務等諸多環節,無論哪個環節處理不好,都會影響會議的效果。有效地主持好會議,是領導說話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領導的一項基本功。

其中,哪一項應由與會者在會上做出決定;哪一項只需聽一聽與會者的意見,以便進一步補充;哪一項只是告知性地打打招呼,介紹一下情況,暫不討論;哪一項與會者必須和上級保持一致,只研究怎麼協調行動等等。而要與會人聽得明白,那麼,主持會議的領導者就必須講得清楚,把會議的目的、要求、內容諸項一一交待給大家。層次要清晰,邏輯要嚴密,表達要準確,中心要突出。切不可主次不分,輕重不分,內容龐雜,使聽者不知所云,無所遵循。因此,要做好工作會議的主持,領導者需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會議要準時開始

這是主持會議人最容易貫徹的一條原則。而由於種種歷史原因,又是難於貫徹的一條。人們由於缺乏會議意識,有的是覺得會議不重要,九點通知十點到;有的是為了顯示身份,如小說家張天翼創造的著名典型——華威先生為了與眾不同,故意姍姍來遲。在這種情況下,領導應以身作則。這樣才能使會議有個良好的開端,也是提高會議效率的第一步。

2.聲音洪亮,語調多變

領導者在會議上講話,要讓自己說出的每個字、每句話都傳到與會者的耳朵里,這是最為基本的要求。我們說話的聲音洪亮,不光是指音量,還包括說話應該有力度,吐字清楚,節奏感強。能在聲音中表現出領導的自信以及奮鬥的力量。領導講話如果聲音有氣無力,語調平鋪直敘,就顯得缺乏活力。領導者通過語調的變化,能表達出豐富的思想情感和觀點,使與會者在思想情感上產生一種共鳴,使自己的講話有較強的感染力、震撼力。莊重、嚴肅的會議,要求語調平緩、穩重;歡快、輕鬆的會議,要求語調輕快、隨意。

3.務必讓每個與會者都發言

務必讓每個人都參加討論,參與決策。如果你知道某個與會者喜歡發表會後議論,設法讓他在會上發言,明確表態。這樣,會後他再也不能說不同意了。這點要取得其他與會者的配合。這是一種領導藝術,這種領導藝術能節省許多開會時間。

開會時私下交談只會引起衝突和不和。主持會議者不能允許任何人把會議分裂成一個個小組討論會。應使所有與會者都能聽到每個人的發言。如果竊竊私語者繼續存在,可以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他身上,和藹地請他把所講的告訴大家。

4.應付分歧意見

對分歧不要視而不見,也不要設法迴避。承認分歧,並提請與會者注意。把分歧意見公佈於眾,供與會者進行明智的選擇。可以問爭論的雙方:「你到底站在哪一方?」然後再問:「你為什麼採取那個立場?」最後問:「你建議我們應做些什麼?」這樣,他們堅持自己觀點的強烈度就會減弱。

5.防止「冷場」

一發現要出現「冷場」,立即用評論、提問或解釋的方法,鼓勵大家繼續討論。要知道與會者發表的意見逐步減少,意味著他們對處理問題的緊迫感和能力也隨之下降。

6.經常歸納提醒

開會時往往有這種情況:有時大家意見比較集中,而會議主持人卻不能及時總結,提請大家轉入另一項議題,出現了冷場,拖延了時間;有時在徵求大家意見時,有的人一聲不吭,有的人翻來覆去,談不到點子上,越扯越遠;也有時人們爭論不休,互不服氣。

歸納是向大家報告會議進展情況的一種技巧。主持人也可以把分歧意見進行歸納,以提請與會者注意。否則,不同意見會在討論中被忽視。如果到會議結束時才冒出來,會使大家感到沮喪。

7.注意掌握說話的分量和分寸

語言的分量是由詞義和態度兩個主要因素構成的。詞義是指語言的本意,態度是指表達時所持的表情和情緒。比如,主持會議的領導,要批評下級人員的工作差錯或較大的失誤,這裡就有個分量問題。如果是個別的、一般性的差錯,而批評的分量過重,未免有小題大作之嫌。本人不服氣,大家也不滿意。如果是較大失誤,而批評分量過輕,既達不到教育本人的目的,又給大家一種袒護當事人、文過飾非之感,不能使聞者足戒。這也是「度」的一種要求。

當然,不做具體分析,以理服人,而是無限上綱,亂扯一通,也不會有好效果。因此,根據問題的性質、程度,在講的時候,就有一個輕重之間怎樣才算適宜的分寸問題。

分寸是衡量語言分量的尺度。要把握好分寸,一是注意詞意上的細微差別,尤其是同義詞、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別。二是注意態度和語調的區別,這種分寸也是會影響到分量的。指出問題的嚴重性,進行嚴肅的批評,不一定非要高門大嗓、聲色俱厲不可。語言尖刻,態度粗暴,甚至出口傷人,以挖苦、諷刺、嘲笑人為快事,必定造成對方的反感和抵觸,不利於問題的解決,也不利於團結。

8.會議要適時而止

會議議程一經發出,不要更改,不要超過規定的時間。如果會議程序拖延了,要立即採取行動。明確告訴大家,要在規定的時間內開完會。此舉最得人心。

明快生動的開場白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能起到先入為主、吸引聽眾的效果。精彩的開場白往往能像磁鐵一樣緊緊地吸引住聽眾,提高整個會議的調子和節拍,增強他們對會議的興趣。正如俗話所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開場白最多不超過一分半鐘,拖泥帶水的開場白會削弱解決問題的緊迫感,使會議剛開始就面臨失敗。

開場白既要把開會目的講明,又要把重點點出,使與會者有思想準備,為領會會議精神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又不能三言兩語,草草了事,意不明,言已盡,給人以茫然之感,使與會者不明白會議的議題,失去對會議的興趣。好的開頭可以一下抓住與會者的心,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吸引人們繼續聽下去。就像看一部引人入勝的電影,開始就興味盎然,人們自然急於了解下面的情節。

開場白還要盡量避開那種陳舊死板、千篇一律的格式。要根據會議的實際或講形勢,或道特點,或提要求,或講別處的此時此刻,總之要因境制宜、靈活構思、巧妙設計,讓與會者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你精心設計的「圈套」。

一次,張主任召集全單位人員開會。當時會場比較嘈雜,聽眾情緒還未安定。張主任這樣開頭了:「有個笑話說,張飛和關羽參加一次劉備召開的軍機會議。當時大家正交頭接耳,劉備無法講話。張飛說:『哥,看我的。』於是他用在長坂坡喝退曹軍的大嗓門吆喝一聲,結果大家沒有平靜下來。關羽說:『小弟,你那手不行,還是看我的。』於是,他便坐在劉備的位子上,捋須凝目,似有所思。這下子大伙兒覺得奇怪,倒安靜下來了。其實,這只是個笑話,剛才大家交頭接耳,現在為什麼靜下來了?這個問題留給大家思考。我今天所要講的主要內容是……」生動貼切的故事,立刻引起了聽眾的注意,會場很快安靜下來了。

還有一次,情況正好相反。張主任要講話了,會場氣氛太嚴肅,跟講話的內容不協調。為把氣氛搞活躍些,張主任又做了這樣的開頭:「有個善於演講的人總結了一條經驗,要調度會場情緒,只要注意看兩個人:一個是看長得最漂亮的,看著這個人,可以使你講話更有色彩;第二個是要注視會場上最不安定的那個聽眾,鎮住他,使你講得更有信心。我想學習這個方法,可咱們這兒長得漂亮的、英俊的有一百個,可是沒有發現不安定的聽眾,這可叫我難辦了……」

主持人的任務是把問題清楚全面地向大家攤開。他還需講清解決問題的迫切性,以促使大家立即行動。

開場白要陳述的內容,包括會議的背景、主題、目的、意義、議程和開法,其語言要簡明扼要、條理清晰、語調和表情都要與會議氣氛協調一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