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職場中的說話技巧 第十二章 怎樣與同事說話

同級關係在現實生活中司空見慣,從分公司總經理之間到部門經理之間都存在同級關係。同級關係處理好,會使本部門工作左右逢源,更會使全局的工作配合得緊密有加。正如前面反覆講到的,要處理好這樣的關係,說話水平是關鍵。

人生在世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於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和慾望。為了實現人生目標,人與人之間會展開激烈的競爭,而人是社會的人,為了生存與繁衍,每個人都需要融入集體、融入社會,協同完成改造自然、實現價值的願望。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無不表現為競爭與協同的關係。只是有的地方更為明顯,有的地方有點隱蔽罷了。而同級之間的關係也許正是競爭與協同的典範,同一級別領導者,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我一定要幹得比他們強,這樣我才有提升的希望。我一定要幹得最漂亮,以證明我的出色。」這也許是最積極的競爭者的姿態了。即使是最弱的,也會這樣想:「千萬不能幹得比他們差,要不然飯碗就沒了。」這就是同級之間的競爭。

而同級之間的協同與競爭同等重要。「我干好了,他沒幹好,作為一個集體,我也遭殃,我們一定要配合好。」當然也有的人會通過損害同級來達到自己往上爬的目的。這種做法既不可取也不道德,不是處理同級關係的可取之道。要處理好同級之間的關係,需要放開眼界,認清形勢,顧全大局,不要做井底之蛙。要想到,同級與自身之間的競爭是磨礪自身的一個良好的環境,山外青山樓外樓,與同級之間進行充分的競爭,不斷地取長補短,是為了更好的工作。而與同級之間的協同又有利於培養自己的配合能力。要善於取己所長、補人所短或取人所長、補己所短,共同維持組織的正常運轉,這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一條重要途徑。當然,要善於在同級中脫穎而出,成為佼佼者,也要善於與其他人員配合。這樣才可能避免「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遺憾。唯有如此,自己的夢想才能實現。

感情是人際關係的「協調器」。同級之間的關係應當融洽,互無「心理防線」。這樣工作時才順當,而且心情愉快。由於自己工作的好壞與同級無直接的利害關係,因而在尋求同級領導的配合或幫助時,你和他之間的「感情」則是他是否樂於幫忙的最重要的砝碼。如果你和他感情甚篤,那麼問題會迎刃而解,反之,不知道要費多少口舌。所以有經驗的人總把加強與同級的感情放在處理同事關係的首位。

要善於主動與同級溝通,敞開心扉,疏通情感交流的渠道。若此,對方也會逐步開啟「心理門戶」。這樣「一來一往」感情自然會增進。同級之間,相逢開口笑,有助於解決某些分歧與矛盾。魯迅說得好:「相逢一笑泯恩仇。」

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同事之間難免有分歧、有磕碰,同級之間也難免有些分歧與糾葛,但常常都在一笑中了之。這說明笑是一種奇妙的語言,現實生活中,它既能表達敬意,也能表達歉意,還能表達諒解、寬恕等心情。不要表現憤怒,憤怒的情緒常常激起衝動,使同級之間關係僵化,有時甚至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每個人都要學會制怒,孫子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特別是當有人別有用心搞自己的小動作時更是如此。

同級之間的批評也很重要,但要使這種批評真正得到良好效果並不容易。這裡要講批評的藝術,批評前首先要自問,我批評的是哪件事?是否有「千年穀子萬年糠一齊抖」的嫌疑?對方有可能接受我的批評而改正嗎?我期望對方改善到什麼程度?我選擇什麼樣的時機、方式和場合發表自己的意見?我能否對批評的意見負責任?對方有無可能曲解我的意圖?

善於融批評於閑談、娛樂之中,講究藝術的批評才能獲得良好效果。當對方幡然悔悟時,他就會反過來感激你。這樣增進感情的目的就達到了。

每個人都希望能獲得其他同級的承認、尊敬,得到較高的評價,受到其他同級禮遇。得到同級尊重的需求得到滿足,能使自己對工作充滿信心,對其他成員充滿熱情,體會到自己生活和工作在集體中的用處和價值。

而當這種需求一旦受挫,就會使人產生自卑感、軟弱感,失去工作的信心,並嚴重地破壞相互關係,造成人際關係的緊張。在同級領導成員之間,儘管有年齡、資歷、經驗、文化知識和能力的不同,但都要相互尊重。在語言交往中,年輕者在與年老者交談時,要帶著學習探討、徵求意見的口吻,因為工作多年的年老者都怕別人認為自己老了,幹什麼都不行了,怕被別人冷落。而年老者也應該多以啟發引導、大膽信任的語氣與年輕者交談,尊重他們的幹勁和首創精神,放手讓他們多做工作。如果年齡大的成員什麼都不放手,過多插手、過問年輕人的工作,就會使他們感受到不被信任,就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

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吳起有句名言:「不和于軍,不可以出陳(陣);不和於陳,不可以進戰;不和於戰,不可以決勝。」要達到「和」的境界,與平時交流溝通中始終保持相互尊重是分不開的。

老子曾說:「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是說商人總是隱藏其寶物,君子品德高尚,而外貌卻顯得愚笨。這句話告訴我們,為人要謙遜,要斂其鋒芒,收其銳氣,千萬不要不分場合地將自己的才能讓人一覽無餘。你的長處短處被同事看透,就很容易被他們支配。

同級間往往存在著競爭,要想在職場中立足,最好是多做事、多行動。因為真正的本事是干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行走職場中,每個人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肯定。

當別人表現得比我們優越時,他們就會有一種得到肯定的感覺,但是當我們表現得比他們優越時,他們就會產生一種自卑感,甚至對我們產生敵視情緒。因為不管什麼人都在自覺不自覺地維護著自己的形象和尊嚴。如果有人對他過分地顯示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那麼無形之中是對他自尊的一種挑戰與輕視,同時排斥心理乃至敵意也就應運而生。

日常工作中不難發現這樣的人,他們雖然思路敏捷、口若懸河,但剛說幾句就令人感到狂妄。這種人多數都是因為太愛表現自己,總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處處想顯示自己的優越感,以為這樣才能獲得他人的敬佩和認可,其實結果只會在同事中失掉威信。

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那些謙虛豁達的人才能贏得更多的知己。那些妄自尊大、小看別人、高看自己的人總是令別人反感,最終在交往中會到處碰壁。

蔣先生是一位很有人緣的業務骨幹,但是在他剛到單位時,在同級中幾乎一個朋友都沒有。因為那時他正春風得意,常說有多少人找他幫忙,某某人又給他送了禮,上司又如何器重他等等。大家聽了不僅不欣賞,而且還極不高興。後來經人點撥,蔣先生意識到自己的毛病。從此便很少談自己而多聽同級的說話,因為他們也有很多事情要說,遠比聽別人說更令他們興奮。後來,每當他與大家閑聊,總是先請對方滔滔不絕地表現自己,只有在對方停下來問他的時候,才很謙虛地說一下自己的情況。於是,蔣先生就成了辦公室里最受歡迎的人。

謙虛的人往往能得到同級的信賴。因為謙虛,他們才不會認為你對他們有威脅,這樣你就會贏得他們的尊重,更好地與其建立關係。

所以,對自己要輕描淡寫,要學會謙遜,只有這樣,才會永遠受到別人的歡迎。

與同級相處,要講究分寸。話太少不行。現在社會中的人都是社會型動物,那些少言寡語的人,會被大家看成不合群、孤僻、不善交往。久而久之,就會被大家所孤立,難以有什麼發展。話多了,也不行,容易讓別人反感,而且也容易讓別人誤解,認為你是個輕浮、不穩重的人,還容易落下個「烏鴉嘴」的名聲。所以說,不多說一句,也不少說一句才是最理想的說話分寸。

辦公室每天都發生著這樣那樣的是是非非。不管你是不是捲入了這些是非,也不管你是個喜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還是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世外閑人」,你都要和這些同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相處下去。這就需要掌握一些與同級說話的藝術,尤其是要把握說話的分寸,在他們中間塑造一種受歡迎和被欣賞的說話形象和風格。

不管你與同級的私人關係如何,如果涉及到公事,千萬不可把你們的私交和公事混為一談,否則你會把自己置於一種十分尷尬的境地。

李霞是某公司的一位部門經理,她與公司的另一位部門主管陳華十分要好。有一天,陳華突然過來找李霞。李霞很奇怪,問:「你來找我幹什麼?這可是工作時間。」陳華說道:「李霞,我們部門現在有個計畫,希望與某公司合作。但我在這個公司沒有熟人,所以想請你幫個忙。」李霞一愣。陳華繼續說:「我知道,你和這個公司的公關經理很熟。你就做個中間人,幫我說幾句話吧。事成之後,我不會虧待你的。」李霞一聽,感到很為難,想直接回絕,又怕陳華不高興。答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