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口才,是能力更是學問 第六章 語言要有幽默感

在社交中,談吐幽默的人往往容易取勝,沒有幽默感的人則往往容易失敗。在交際場合,幽默的語言極易迅速打開局面,使氣氛輕鬆、活躍、融洽。

幽默是一個人的學識、才華、智慧、靈感在語言表達中的閃現,是一種「善於捕捉笑料和詼諧想像的能力」,是對社會上的種種不協調及不合理的荒謬現象、偏頗、弊端、矛盾實質的揭示和對某些反常規言行的描述。

在通常情況下,真正精於談話藝術的人,其實就是那些既善於引導話題,同時又善於使無意義的談話轉變得風趣幽默者。這種人在社交場上往往如魚得水,左右逢源,可算做社交談話中的幽默大師。單調的談話令人生厭,因此,善談者必善幽默。但這種幽默,並不意味著對一切事物都可以拿來打趣。例如關於宗教、政治、偉人以及關於某種令人同情的痛苦等,都是絕不能加以取笑的。在有的人看來,如果說話不夠幽默,便不足以顯示自己的聰明,這種想法又不免有些偏激。美國心理學家保爾·麥基認為,幽默感對於人的社交能力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979年1月,鄧小平訪問美國。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和夫人在華盛頓舉行盛大國宴,歡迎鄧小平和夫人。與卡特夫婦和鄧小平夫婦同桌坐的,有哈佛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費正清。費正清問鄧小平:「貴庚?」鄧小平回答:「72歲。」費正清說:「我今年74歲。」鄧小平說:「但你仍滿頭烏髮,而我早已禿頭了。」費正清說:「這證明你腦筋用得太多了。」兩人機智地對答,幽默風趣,其樂融融。

幽默是一個人的學識、才華、智慧、靈感在語言表達中的閃現,是一種「能抓住可笑或詼諧想像的能力」,是對社會上的種種不協調、不合理的荒謬現象、偏頗、弊端、矛盾實質的揭示和對某些反常規言行的描述。幽默語言可以使我們內心的緊張和重壓釋放出來,化作輕鬆的一笑。在溝通中,幽默語言如同潤滑劑,可有效地降低人與人之間的「摩擦係數」,化解衝突和矛盾,並能使我們從容地擺脫溝通中可能遇到的困境。

在社交中,談吐幽默的人往往容易取勝,沒有幽默感的人則往往容易失敗。在交際場合,幽默的語言極易迅速打開交際局面,使氣氛輕鬆、活躍、融洽。在出現意見有分歧的難堪場面時,幽默、詼諧便可成為緊張情境中的緩衝劑,使朋友、同事擺脫窘境或消除敵意。此外,幽默、詼諧的語言還可以用來含蓄地拒絕對方的要求,或進行一種善意的批評。

幽默是美學上一個常見的概念。究竟什麼是幽默,幽默從哪裡來,以往爭論很多。《辭海》中對幽默的定義是:「英文humour的音譯。通過影射、諷喻、雙關等修辭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訛和不通情理之處。」顯然,這是一個嚴肅的定義,與我們在生活中人們所認可並喜聞樂見的幽默,有很大的不同。在生活中,我們認為一個人談吐幽默,是同他的聰明才智緊密相連的,要求有良好的文化素養和豐富的文化知識。如果一個人對古今中外、天南地北、風土人情等各方面都有所了解,再加上有較強的駕馭語言的能力,那麼說話就容易生動、活潑和諧趣。遍觀古今中外著名的幽默大師,往往又都是語言大師。因此幽默不是矯揉造作,而是自然的流露。有人深有感觸地說:「我本來無心講笑話,笑語自然就從口裡出來了。」其中的道理正說明了這一點。

幽默是擁有智慧的人類所特有的一種情感表達。不信你看人之外的生物,有哪一個是懂得笑的。那麼幽默又是源自哪裡呢?幽默引人發笑,似乎是快樂的表示,但其實不然:幽默更多地源於痛苦——雖然痛苦這個詞從年輕人口裡說出來很有一些矯情。

王小波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說一個基督徒被野蠻人抓住烤來吃,這個基督徒看到自己的下半身給烤得冒油,急忙說:「喂,下邊已經烤好了,該烤烤上面了。」王小波一生都在強調有趣。王朔還說過另外一個故事,講的是相聲大師侯寶林在「文革」中遭批鬥,紅衛兵喝令他跪下,侯寶林笑著說:「跪下太封建了,乾脆我趴下得了。」這就是對幽默最好的註解了,人的力量有大有小,如果你暫時無力改變自己的遭遇,何不先試著改變一下對待遭遇的態度呢?人雖然不能永遠快樂,但是可以永遠樂觀。這不是逃避現實的阿Q精神,而恰恰是對強權的蔑視,對不公正命運的反抗——笑著的反抗。那些真正有幽默感的人,無一不是生活的強者。

幽默感的內在構成,是悲感和樂感。悲感,是幽默者的現實感,就是對不協調的現實的正視。樂感,是幽默者對現實的超越感,是一種樂天感。悲感,讓幽默者可以勇於面對現實,正視人性的弱點。樂感讓幽默者在別人或者我們以前的弱點面前產生「突然的榮耀感」,給幽默者以信心和勇氣,在困境中豎起勝利的風帆。

由痛苦到快樂,一定要具備某種超越精神。只有超越了現實,才能俯視現實,對待困難採取樂觀的態度。

俄國著名語言寓言作家克雷洛夫生活窮困。他租了一間房子,房東要他在房契上寫明,一旦失火,燒了房子,他就要賠償一萬五千盧布。克雷洛夫看了租約,不動聲色地在15000後面加了一個零。房東高興壞了:「什麼,一百五十萬盧布?」「是啊!反正一樣是賠不起。」克雷洛夫大笑。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有可能會遭遇到不公正的待遇。一般來說,這種情形是暫時的,一旦真相大白,含冤者就會昭雪。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能用幽默的態度對待這種委屈。如果我們學會幽默,就會在所謂的委屈之外發現令人無比快樂的東西。樂觀不僅可以放鬆幽默者本身,還可以幫助解救那些深陷困擾的其他人。

沒有幽默感的人不會積極地看待這個世界,不會樂觀地看待自己的生活。當然樂觀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所依附,是一種透徹之後的豁達。樂觀地看待你的生活,幽默自然而生。

幽默不是老老實實的文字,它是運用智慧、聰明與種種搞笑的技巧,使人讀了發笑、驚異或啼笑皆非,並從中受到教育。幽默不僅是智慧的迸發,善良的表達,它更是一種胸懷、一種境界。正如作家王蒙所說:「幽默是一種成人的智慧,一種穿透力,一兩句就把那畸形的、諱莫如深的東西端了出來。既包含著無可奈何,更包含著健康的希冀。」

幽默不是油腔滑調,也非嘲笑或諷刺。正如有位名人所言:浮躁難以幽默,裝腔作勢難以幽默,鑽牛角尖難以幽默,捉襟見肘難以幽默,遲鈍笨拙難以幽默,只有從容,平等待人,超脫,遊刃有餘,聰明透徹才能幽默。

著名作家林雨堂說:「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拿喝茶來說。在最好的茶的品類里,無論是西湖龍井,還是鐵觀音、碧螺春,都是剛喝的時候好像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的好味道,靜默幾分鐘後才品味出茶中「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妙處。若有人因為鐵觀音的味道不太強烈,先加牛奶再加白糖,那隻能說他不會喝鐵觀音。幽默也是雅俗不同,愈幽而愈雅,愈默而愈俗。幽默雖然不必都是幽雋典雅,然而從藝術的角度來說,自然是幽雋的比顯露的更好。幽默固然可以使人雋然而笑,失聲哈哈大笑,甚至於「噴飯」「捧腹」而笑,而最值得欣賞的幽默,卻是能夠使人嘴角輕輕上揚的微笑。

錢鍾書的《圍城》中,他這樣描述過一個場景:

「甲板上只看得見兩個中國女人,一個算不得人的小孩子——至少船公司沒當她是人,沒有讓她父母為她補買船票。」

在描寫這個場景的時候錢鍾書先生違背了人們正常的思維模式,造成了「人們心理期待的撲空」。「算不得人的小孩子」,人們期待的是從年齡上說明,而作者卻從船公司沒讓她補票的角度揭示,這種揭示出人意料卻又合情合理,幽默的意味溢於言表。

幽默是一種智慧的表現,它必須建立在豐富知識的基礎上。一個人只有有審時度勢的能力,廣博的知識,才能做到談資豐富,妙言成趣,從而做出恰當的比喻。因此,要培養幽默感必須廣泛涉獵,充實自我,不斷從浩如煙海的書籍中收集幽默的浪花,從名人趣事的精華中擷取幽默的寶石。

這裡再列舉一個錢鍾書先生的例子。

他曾寫過這樣一段文字:

「晚清直刮到現在的出洋熱那股狂風並非一下子就猛得飛沙走石,開洋葷當初還是倒胃口的事……」

這裡把抽象的「社會風氣」的「風」比喻為自然現象中的「風」,只有這樣才能颳得飛沙走石,既形象又風趣,沒有大張旗鼓地幽默,但是幽默的味道早已從字裡行間顯露無遺。

培養機智、敏捷的洞察力,是提高幽默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迅速地捕捉事物的本質,以恰當的比喻、詼諧的語言,才能使人們產生輕鬆的感覺。當然在幽默的同時,還應注意,重大的原則總是不能馬虎,不同問題要不同對待,在處理問題時要極具靈活性,做到幽默而不俗套,使幽默能夠為人類精神生活提供真正的養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