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口才,是人生的必修課 第三章 好口才要講究禮儀

在本章中我們主要討論一下說話時的禮儀問題,在說話的時候注意必要的禮節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這體現了一個人的知識和修養,另一方面也表達了說話者對聽者的尊重程度。本章中有些內容比如首語、站姿這幾種形體姿態的運用問題我們前面已經作了簡單的介紹,本章則主要從利益的角度再進行適當的介紹,以求使讀者認識到恰當的形體語言的重要性。

所謂首語就是通過頭部活動傳遞信息。它包括點頭、搖頭、側頭、昂頭、低頭等。這裡說的首語,僅僅是指頭部的整體活動傳達的信息,而不包括頭部的器官傳遞的信息。

點頭可以表明這樣一些意思:同意、致意、肯定、承認、贊同、感謝、應允、滿意,也可以表示理解、順從等情緒。搖頭表示這樣一些意思:不滿、懷疑、反對、否定、拒絕、不同意、不理解、無可奈何等。歪頭(側頭)也有多種含義:表示思考;表示天真,譬如小孩子在聽大人說話或者在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喜歡歪著頭,並托著腮幫。昂頭可以用來表示充滿信心、勝利在握、目中無人、驕傲自滿等。頭一直向後仰,還表示陶醉。低頭表示的情緒有:順從、聽話、委屈,也可以表示另有想法等。

在首語的運用方面我們要注意以下一些原則:一是動作要明顯,尤其是它發揮替代功能的時候,如到底是點頭還是搖頭,要讓對方看清楚,正確領會。二是要注意配合其他交際語言的使用。如點頭的時候配合「嗯」,就不至於產生誤會。也可以配合其他體態語言使用。有很多成語就體現了這一特點,譬如「點頭哈腰」、「昂首闊步」等。三要注意一些文化差異。如前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人表示同意就是將頭向前伸,土耳其人表示否定要把頭抬起來,特別是保加利亞和印度的某些民族,用點頭表示否定,用搖頭表示肯定,與我們的習慣恰好相反。這就要求我們在與這些有文化差異的民族交往之前,先弄清楚他們的習慣。

手勢語也是一種表現力很強的體態語言,是傳情達意的有力手段之一。手勢語就是通過人的上肢特別是手來傳遞信息,是表現力極強的一種體態語,能彌補口頭語言和表情語表達的不足,手勢語的適當運用能幫助表達特殊的情感。手勢絕不能不分時間、地點、場合而濫用。手勢語要優美大方,使用手勢語的幅度、姿態、頻率要與口頭語言、表情語言和諧配合。如果下意識地濫用打手勢,會使對方曲解你的意思,甚至會被認為缺乏教養而引起反感。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手勢語言的運用範圍也是相當廣泛的,頻率也相當高。譬如:我們在街上「打的」時,手一招,司機就知道你的意思了;在開大會徵求意見的時候,舉手就表示贊同或者是支持;當不能滿足對方要求的時候,搓手表示很為難;還有雙手交叉表示自信心和優越感;攤手表示坦誠或者無可奈何。

在歐洲,人們見面時習慣用「擺擺手」來打招呼。其具體作法是:向前伸出胳膊,手心向外,但胳膊不動,只是用手指上下擺動。如果歐洲人前後擺動整隻手,則表示「不」「不對」「不同意」或「沒有」。美國人打招呼時總是擺整隻手。而在世界許多地方,擺手表示讓人走開。在希臘和奈及利亞,在別人面前擺動整隻手意味著極大的侮辱,距離越近侮辱性越大。在秘魯,前後擺動整隻手則表示「到這兒來」。

可見手勢語是不能濫用的,必須要在合適的語境恰當地運用。

手指語是手勢語的一種,是指通過手指的各種動作來傳遞信息。這種體態語言自古以來就被廣泛使用。在韓愈的一篇墓志銘中有「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一句。其中「指天日」是強化表達「誓死」的不變心愿。另外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手指語還有替代功能。此外,手指語還有一種社會、民族約定俗成的傳遞信息的功能,這給交際帶來了方便。

「向上伸小指」這一手勢在中國表示「小」「微不足道」「最差」「最末名」「倒數第一」,並且引申而來表示「輕蔑」;在日本則表示「女人」「女孩」「戀人」;在韓國表示「妻」「妾」「女朋友」;在菲律賓表示「小個子」「年少者」「無足輕重之人」;在美國表示「懦弱的男人」或「打賭」;奈及利亞人伸出小手指,含「打賭」之意;在泰國和沙烏地阿拉伯,向對方伸出小手指,表示彼此是「朋友」,或者願意「交朋友」;在緬甸和印度,這一手勢表示「想去廁所」。

同樣,手指語的運用也有一些原則。首先,要看語境。在合適的場合使用特定的手指語,不然會鬧出笑話。其次,不要濫用手指語。在與別人交談的過程中,做出不友好的手勢,會發生意料不到的後果。最後,要注意手指使用的頻率、擺動幅度。如果頻率過多,幅度過大,輕則給人缺乏修養的印象,重則會給人張牙舞爪的感覺。

在我國最為常用的手指語為向上伸大拇指,表示「第一」「很棒」。如果能恰當地運用手指法可以讓交談變得更簡單、親切。

看到這個題目,大家可能會說,鼓掌還不簡單嗎?雙掌一拍就是可以了。其實鼓掌也有一定的學問,在此就做一下簡單的介紹。

鼓掌語就是交際者通過雙掌相拍發出聲響傳遞信息的體態語言。它在交際中也經常用到的。鼓掌語有三個特點:第一,它的表意相對來說顯得單純些,不如握手那麼複雜。一般要傳遞兩種信息:一種是正面的,表示歡迎、感謝、支持、稱讚等;另外一種是反面的,表示不滿、喝倒彩、鼓倒掌,當然這些用法在某種程度上講是不文明的。第二,鼓掌一般用來代替口頭語言、傳達信息,代替功能顯得很突出。一般在鼓掌的時候不說話,鼓掌本身就是表態。第三,鼓掌語言在更多的時候是用在大庭廣眾之中,表示全體的意志和態度。這時候不需要每個人都說一番話,限於人多,也沒有條件讓每個人都說話。

運用鼓掌語,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情況不同,運用不同程度的鼓掌。一般來說,有三種程度的鼓掌:第一種是應酬式的,動作不大,聲音也較輕,時間不長,僅僅是一種禮貌的表現;第二種是比較激動的,這種發自內心的掌聲,一般動作比較大,聲音也很響亮,感覺比較熱烈;第三種是比較狂熱的,心情難以抑止。要看當時的情況,區別運用。第二,要把握時機,在該鼓掌的時候鼓掌。第三,要根據場合和對象,決定鼓掌還是不鼓掌。鼓掌既是一種禮儀,也是一種道德風尚。在觀看比賽的時候,對雙方都要尊重,要報以同樣的掌聲,給觀眾和客方都留下良好的印象。

舉起或揮動手臂來傳情達意,我們稱之為揮手語。在電影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在戰場上,要衝鋒的時候,指揮員通常會右手一揮,開始衝鋒陷陣。它不僅是動作指令,也鼓舞了士氣。一般來說,揮手的作用有以下幾種:

1.表示正確的決斷、堅定的信心和一往無前的勇氣。上面提到的即是揮手語的這種用法。

2.表示依依惜別,即我們通常所謂的揮手道別。揮手道別是人際交往中的常規手勢,採用這一手勢的正確做法是:

(1)身體站直,不要搖晃和走動。

(2)目視對方,不要東張西望,眼看別處。

(3)可用右手,也可雙手並用,不要只用左手揮動。

(4)手臂儘力向上前伸,不要伸得太低或過分彎曲。

(5)掌心向外,指尖朝上,手臂向左右揮動;用雙手道別,兩手同時由外側向內側揮動,不要上下搖動或舉而不動。

3.激發聽眾的情緒,讓聽眾獲得巨大的鼓舞。這一點通常運用在演講當中。

4.就是舉手致意。有時看見相熟的同事、朋友,而自己正在忙碌,無暇分身相迎,常會舉手致意。舉手致意既可伴以相關的言詞,也可代以手勢表示。舉手致意的正確做法是:

(1)全身直立,面帶微笑,目視對方,略略點頭。

(2)手臂輕緩地由下而上,向側上方伸出,手臂可全部伸直,也可稍有彎曲。

(3)致意時伸開手掌,掌心向外對著對方,指尖指向上方。

(4)手臂不要向左右兩側來回擺動。

揮手語也是一種很有表現力的體態語言,但是它使用的頻率不宜太高。運用要根據具體情況和表情達意的需要。

通過人的身體姿態傳遞信息,在當今社會,不僅是「修身養性」的基本要求,還是用來表示儀錶、傳遞信息的重要體態語言。

體姿對一個人整體形象的塑造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人的體姿與人的相貌有同等的重要性,共同顯示出一個人的氣質和風度。如果「站無站相」,「坐無坐相」,即使相貌再漂亮也會大打折扣。外表相貌是天生的,而體姿是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向理想姿態轉變。

體姿語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指說話雙方的空間距離,二是指各種不同的身體姿勢。這裡主要討論體姿語運用的總體要求:準確、適度、自然、得體、和諧、統一。

1.準確、適度。所謂的準確、適度,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