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楔子

日本《朝日新聞》社的總編輯助理伊能泉文剛剛處理完這一天的新聞。多年的新聞工作經驗告訴他,這段時間是新聞量較少的時刻,按平時的工作慣例,他沖泡了一杯濃濃的紅茶,輕鬆地坐在椅子里,邊喝茶邊揉著額頭。

有點累了。他不由得暗自承認自己老了。新聞這個行業真是熬人,伊能泉文經常羨慕地看著新聞社的年輕記者精力充沛地外出採訪,偶爾聽到一點點線索便興奮得像上了發條。這個行業需要經驗,但同樣需要激情和精力,可往往是當一個記者積累了足夠經驗的時候,他會發現自己的精力已經跟不上了。

想起自己年輕那會兒,伊能泉文暗暗地苦笑。那時他是文化部門的記者,在歷史和藝術方面的廣博知識使他在新聞社裡贏得了「知識型記者」的讚譽,出色的工作成績也使他一步步坐上現在的位置。這又給他套上了一個光環,似乎學識的出眾造就了一個新聞奇才。可他心中明白,文化領域較少的新聞量可以使他有時間充分地鑽研,並從中提取出最大的新聞價值。如果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新聞和捕風捉影的娛樂新聞,每天再遇上幾件突發事件,想成為一個「知識型」的記者簡直是不可能,因為你根本沒時間去研究它們。

伊能泉文輕輕晃動著杯子,透過玻璃門他可以看到工作大廳緊張忙碌的記者和編輯們,他們或許有一天會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可是,誰又知道,現在的伊能真想回到文化部門,做一個普通的記者,再也不用面對五花八門的其他新聞呢。

桌子上的傳真機響了幾聲,提示他有份傳真文件需要接收。他愉快地按下了接收按鍵,仍然靠在椅子里,回憶著剛剛經他的手編輯的一組國內新聞稿件,現在,技術部門正緊張地製作,一會兒就可以在網路上看到他的傑作了。

傳真機咔咔地響著,不一會兒就吐出一張紙來。

他撕下這份傳真,有一眼沒一眼地看著。

有個人提供新聞線索。伊能笑了笑。這樣的新聞線索,通常都不會讓新聞社採納的,原因很簡單,沒有人能保證它的真實性。同時,越來越多好事的市民樂意把身邊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情當作新聞線索來報料,可真正的新聞價值卻沒有多少。況且,伊能先生確信,那些真正有新聞價值的線索,不會等報料線索傳來,他的記者們肯定已經在現場了——這就是大新聞社的優勢。

伊能先生悠閑地坐在椅子里,拿著這張傳真看著。天大的玩笑!他暗自笑了,決定將這個荒唐的「新聞」當作休息時的作料。這個人一定是個痴迷的業餘歷史學家,就像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少聲稱自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業餘數學家一樣。這個歷史愛好者在傳真里說,即將在香港拍賣的一件中國南北朝時期的佛頭,指示了佛教的一個大秘密。這個秘密是埋在一個山洞中的佛教典籍,這些典籍記錄了中國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繼承衣缽的真相,它的出現完全可以改寫中國禪宗的歷史。

伊能哂笑著,對於他這個對佛教有多年研究、並對東亞的考古新發現時刻保持著興趣的人來說,這則「新聞」無異於天方夜譚。事實上,他對自己的佛學造詣還是很滿意的,在近幾年的中日佛教交流中,他經常被邀請參加,作為一個記者出身的人,能和兩國佛學界的專家坐在一起交流,至少也說明了他在學術界的地位。

伊能的手動了動,剛要把這張傳真扔到廢紙簍里去,突然,他的眼睛瞪大了,這段文字之後的署名,竟然是這個人?伊能知道,他的顯赫地位意味著他是不可能隨便開玩笑的——他可是日本著名的佛學學者。

這時,電話響了,一個聲音冷冷地指示他,「伊能先生嗎,想辦法把這則新聞發出去。」

「不!這未經證實。」

「用些技術手段嘛,我知道你有辦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