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編者的話

這是本很有意思的小說,說它有意思,是它竟然是用真實的歷史和佛教知識構成線索,形成了一個懸念故事。在中國目前正在發展並逐漸成熟的懸疑小說熱潮中,這類故事是很少見的。

從2005年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股懸疑小說熱,國內也湧現了一批懸疑小說作者。兩年過去,這類創作逐漸形成了「心理懸疑」、「特工懸疑」、「死亡懸疑」等幾種模式。模式化是任何事物發展的必然階段,但是,它也往往會給發展造成固有的限制,尤其對寫作這類需要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工作來說,模式化的出現未必是什麼好事。

很多時候,懸疑小說在讀者的觀念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模式,這些模式以特徵元素的形式存在著,比如,陰謀、謀殺、騙局以及患難與共、真相大白等等,似乎,缺少了這些特徵,便無法歸入懸疑小說的行列。然而,為了滿足這類特徵,很多故事不得不加入了神怪、魔咒等等元素,將情節本身的懸念偷換為寫法上的故弄玄虛。

而這個故事,天生便不具備這類「優勢」,也就是說,它能夠利用製作懸念的基礎是很少的。與作者的一次閑聊中,他說,這是一本涉及了佛教內容的小說,在這樣的故事中,要盡量避免欺騙、謀殺、死亡和神怪這類元素,因為這些和佛家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

死亡,和對死亡的恐懼,其實是人類最大的心理驚悚因素,用它來製作懸疑故事,可以直接用來作為情節的主線,而不必另外尋找故事發展的推動力。很難想像沒有死亡的故事能製作出懸疑的效果,緊張的氣氛,對人物命運的擔憂,對解脫困境的期待,在缺失了死亡因素的故事裡很難存在。

但是,作者在寫作的開始,便自動放棄了這個人類心理中最大的懸疑要素,他只能利用歷史知識和佛教知識去形成線索,並以此完成故事的「解謎」過程,而這些情節,又必須要有懸疑的特徵。

這有些類似於目前正在興起的「知識型懸疑」小說。這類小說的特點,就是利用歷史、宗教、音樂、美術等等人文知識去設置困境,在撲朔迷離中尋找線索,直至找到一個令人震驚的謎底,而這個線索和謎底,又必須是人文知識類的。

也就是說,構成故事的所有元素都是真實的,只有故事本身是假的。

這類小說受到讀者喜愛,一方面是讀者已經厭棄了那些為了製作懸念而裝神弄鬼、甚至不得不加入魔幻元素的故事,另一方面,很多歷史常識或人文知識雖然眾人皆知,但是,它們卻未必像教科書中描述的那樣簡要,「知識型懸疑小說」在對歷史、人文知識的重新解釋中,往往會給讀者以新鮮感,使人置身在似曾相識、但又難以置信的閱讀快樂中。

這本小說就是「知識型懸疑小說」的代表。作者所用的歷史、文學、藝術知識幾乎都是高中階段所學過的,為了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他還費心思地將現實生活與那些所謂「高深」的學術結論結合起來。這是「知識型懸疑小說」寫作的一個難點,在目前市場上譯介的一些國外小說中,很多作品中涉及的外國歷史、藝術知識,並不為國內讀者熟知,因此造成了閱讀的障礙。而國內的創作中,則更多地運用了玄幻文化,那些神乎其神的「知識」在現實中尚且無人可信,用在小說中,更多地是增加了魔幻色彩,而非知識含量。

這部小說的另一個特點是利用了宗教、更準確地說是佛教常識。然而我們要看到,作者在對這類知識的利用上,是匠心獨具的。他利用的不是宗教的神秘性,而是宗教史和宗教藝術的人文知識。

從教義上來說,佛教是個非常複雜的宗教系統,即使是專家、學者,要想清楚地解釋佛教教義的內涵尚且很難,更別說作者在故事中如何運用了。事實上,作者在小說中涉及佛教教義的唯一一處知識,就是「四大」這個概念。如果細說起來,這個概念是相當複雜的,但作者只選取了其本義——佛學中關於世界構成的觀念,即世界是由地、水、火、風這「四大」元素組成的,這是幾乎每個佛教信徒都知道的常識,對於佛教信仰外的讀者,也不難理解。

除了這唯一一處教義內容,作者利用的佛教材料,幾乎都是佛教歷史、佛教文化和佛教藝術的知識,它們並不是很難解釋、也很容易誤解的佛學教義,而是大多數人在課本上學過,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了解的內容。

這些佛教知識,在很多人的觀念中摻雜了太多模糊不清的心理因素,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把歷史知識直接等同於教義,產生了很多對佛教的誤解、誤讀甚至迷信的現象。

作者是一個佛教信徒,在皈依之後,便一直在學習佛教的有關知識,這類學習通常包含了兩方面:一方面是對於佛教本身、也就是教義的學習,比如研習經典、參禪打坐等等;另一方面,是對佛教文化的學習,這類學習是初學者比較容易入手,而且很容易感興趣的,它更像是從歷史、藝術、文化中專門開闢出的一門佛教分支。顯然,作者在小說中運用的材料,屬於後者的範疇。

佛教在中國流傳了兩千年,在這麼長的時間內,它在中國建築、美術、音樂、文學、民間文化甚至各朝代的政治觀念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要從這麼多的資料中選取素材,形成小說情節,顯然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這難度一是要閱讀大量的相關資料,二是要保證所用資料是準確的、有依據的。

這也是作者寫作過程中的一個難點。經常是為了字數不多的幾句話,甚至是看起來可有可無的對話,他要仔細查閱大量的資料。這對於寫作過程來說,無疑是浪費時間而且消耗精力的。然而這樣做的結果是,小說中所有中國歷史、藝術、文學、佛教常識,都有確切的來源和出處。

這似乎已經超出一個通俗故事的寫作範疇了,而更像是作者為了表達某些想法、觀念,和他學習佛教的一些心得,而選擇了這樣一種方式。也就是說,作者不是為了寫作一個故事、為了製造懸念,而去搜集佛教歷史、文化知識,他是為了讓讀者了解這些知識,而設計了這樣一個故事,用最通俗的方法,將這些知識講給讀者。

這是完全不同的寫作思路,也是寫作觀念的高下之分。至少,在這部小說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大量的佛教知識,這些知識並不是民間流傳的那樣神乎其神,更沒有很多人頭腦中存在的迷信色彩。作者將佛教人物、佛教儀軌、佛教活動以及一些根本教義,用歷史和文化的角度還原成它們本來的面目,這對糾正迷信觀念、深入理解佛教內涵是有益的,當然,大量簡易而生動的佛教知識,對更多人了解佛教、認識佛教,也是有大裨益的。

或許,這也就是這本小說的最大特徵:它不是簡單地用佛教知識寫故事,而是用故事去普及佛教知識,作者實際上是在用小說的形式總結他的學佛感悟。這就是本書與當下的懸疑小說創作的本質不同,很多小說利用的素材與主題沒有關係,僅僅是為情節的緊張、故事的發展而設置,而在這本小說中,所有的素材,都是小說主題的一部分——那就是將讀者帶入佛教的殿堂,用最簡單的方法認識它、感受它。

從這一點出發,我們便可以理解,為什麼作者在情節設計上避免謀殺、陰謀等等懸疑元素,他不僅僅是要寫出他理解到的佛,而且,他在用佛的心去寫這個故事。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故事的背景是戰亂和政治陰謀,以及兩個民族都無法在心理上迴避的災難性歷史。對於這段歷史,不同的故事會有不同的寫法和主題,而即使是同樣的主題,也會因為作者的觀念差異而有不同的表達。作為佛教信徒,本書作者的方式,就是用佛家的觀念看待這段歷史。他的故事中,沒有陰謀、罪行、傷害,但是,他寫出了對待它們的態度,那就是佛家的眾生平等思想和愛的觀念。

佛教是個複雜而且龐大的體系,它的歷史源遠流長,教理教義高深而且含蓄,經典著作更是浩若煙海,很難用簡潔、概括的語言總結它的根本思想,但是,眾生平等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思想,是理解佛教本質內涵的基礎觀念。我們可以簡單地用一個字來代替佛家的思想,那就是「愛」。

「愛」也就是這本小說想表達的主題,對待傷害的行為和仇恨的狹隘觀念,作者力圖用佛家的「愛」來化解,沒有了「愛」,便沒有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更談不到人與內心的和諧。

其實,愛是人的內心和諧的表達方式,而和平,無論是消除戰爭、平等相處,還是消弭仇恨、共同發展,都是愛的結果。

雖然我們認為這本書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型懸疑小說」,但是顯然它並不僅僅是一個好看的故事那麼簡單,它所表達的是佛家的最質樸、也是最核心的思想,而這個思想,使它不再是一本通俗小說,而成為一本普及佛教知識、傳達佛教理念的書。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