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674〉

一個有機體內部產生的現象無窮無盡,我們意識到的那一部分純系手段。因為,其餘的總體會以一種過激的方式證明某些「道德」、「無私」和類似的虛構乃是欺騙。要以完全的非道德的觀點出發去研究我們的有機體,這樣做是有益的……

從原則上說,獸性功能比一切美好的狀態和意識要高出千百倍。因為,後者一旦不成其為獸性功能的手段,就變成了多餘。整個有意義的生命,包括靈魂、心靈、善、道德的精神在內。它們到底為誰服務呢?——服務於盡可能完美的獸性基本功能的手段(營養手段、提高手段),主要是提高生命的手段毋寧說,原因首先在於被稱之為「肉體」和「肉」的東西上面。因為,別的都是小小的附屬品。繼續編織生命的整個鏈條,這就是使命,要使這條鏈條日趨牢固有力——這就是使命。但是,請看!心靈、靈魂、道德、精神卻在密謀背離這原則的使命,彷彿它們就是目的似的!……生命的蛻化大體是意識的特殊造假能力決定的。因為,至少生命是本能決定的,所以生命受害為時最長、後果嚴重。

按照意識快樂或不快樂的感覺來衡量生命是有價值、還是無價值。你還能想出比這更出色的對虛榮心的濫用嗎?這的確只是一種手段:——同理,舒適感和非舒適感也只不過是手段!

那麼,價值依照什麼標準來衡量自身呢?僅僅依照提高了的和組織好了的權力的份額多少。

〈694〉

各按一個力尋到的對抗力(力的目的是要制服對抗力)的情形,由此引起的失敗和厄運的標準也必然提高。因為,只要一個力失去了對抗力,任何行動都必然成為痛苦的一部分。痛苦只起刺激生命的作用,並且使權力意志得到強化!

〈696〉

意志的滿足不是快樂的原因(我要特別批判這種極端膚淺的理論,——因為它用心理學的方式胡亂編造後來的事情——);而是意志要向前進,並且始終主宰阻礙其前進的障礙。快樂感就是意志的不滿,就是意志倘若遇不到對手和反抗,就不會相應取得滿足感。——「幸福的人」:這是群畜的理想。

〈697〉

我們慾望的不滿,這是正常的。譬如,對飢餓、性慾、運動欲不滿,這本身根本沒有什麼低調的東西;甚至可以說,不滿會激勵生命感,就像微小的痛感刺激產生的每個節奏感都會加強某些連悲觀主義都想向我們兜售的東西。這種不滿乃是生命的特效興奮劑,而無損於生命。

(也許人們會把整個快樂感都說成是微小痛苦刺激的節奏)。

〈711〉

「價值」觀行不通的地方:——

在認為人類勞動總過程得不到重視的地方,因為根本沒有總過程這一說(總過程被認為是體系);

在認為沒有小的「總體」的地方;在認為人的生命的一切貶值、目的的一切貶值都不可能出現的地方(因為那是針對某種根本不存在的東西而言的);

在認為「意識的增殖」不是目的,目的乃是提高權力的地方。因為,意識的功利性乃是權力提高的結果;對待快樂與痛苦的態度也是如此。

在認為人們得不到製造最高價值標準的手段的地方(也就是說,假如意識本身僅僅是手段,人們就達不到像快樂、痛苦那樣的意識狀態——);

在認為世界根本不是有機體,而是一團混亂的地方,也就是認為「精神性」的發展只不過是達到組織形成相對穩定期的手段的地方;

在認為,就存在的總體而言,一切「合意性」都無任何意義的地方。

〈669〉

「痛苦」和「快樂」乃是可以想見的、最愚蠢的判斷表現方式。這當然不是說,由於苦樂而躁動不安的判斷都一定是愚蠢的。排除一切論證和邏輯性,把肯定與否定簡化為熱切的擁有、或排斥意願,這乃是命令式的簡略,不過,它們的功利性是無可否認的,這指的是快樂和痛苦。它們起源於智慧的中部;它們的前提乃是無限加速的知覺、規劃、協調、補充、推論。快樂和痛苦始終是推論現象,而非「原因」。

確定據說是激起痛苦和快樂的現象,這取決於權力的程度。也就是,遇到危險,需要進行迅即防衛的微量權力的程度,這種權力在意識到更大的權力充盈時,可以擁有作為結果出現的快感刺激,也就是快樂感。

一切快樂感和痛苦感就已經把總功利性、總有害性的權衡當作前提了。也就是一種範圍,在那裡,出現了目的(狀態)的意願和相應的手段的選擇。快樂和痛苦永遠不可能成為「最初的事實」。

快樂感和痛苦感乃是意志的反動(慾望),智慧的中心通過這種反動把某此已出現的變化價值確定為總價值,同時當成反的作用的先導。

〈708〉

談談「生成」的價值。——假如世界的運動真有目的,那麼想必是可以達到的。但唯一的基本事實告訴我們,這個運動根本沒有目的。而任何使這種目的成為必然的哲學和科學假說(譬如,機械論)都在這一基本事實面前裁了跟頭。

我試圖尋求一種使這一事實合理化的世界方案。生成,應予澄清,不可繞開這種最終的意圖。因為,生成要理直氣壯,每時每刻無所不在(或者說,它不會貶值,因為一切現象都可歸結為一點);為將來某事著想,而為現今的事物辯解,這是不允許的;或者,為了今天的事物,而為過去的辯解,也是不允許的。「必然性」不是專擅統治的總權力,也不是第一推動力;更不是出於制約有價值之物的需要而說的必然。為此,就要否定生成的總意識即「上帝」,以免使現象受到同感共知而毫無慾望的人的觀點的影響。因為,「上帝」是無用的,假如他無所企求的話;另一方面,這也就設定了對快樂和非邏輯的概括,也許會貶低「生成」的總價值。幸而沒有這樣一種要求概括的權力(——一位受苦受難、高瞻遠矚的上帝即「總意識」和「宇宙精神」,也許是對存在提出的最大的責難)。

更確切地說,人們根本不應允許有任何存在物在場——因為,有了存在物,生成就失去了價值,並且馬上成了無意義和多餘。

因此,我們要問:存在物的幻想是怎麼產生的;

同理:以假說(即有存在物)為基礎的一切價值判斷都是無效的。

不過,人們就此認識到這種存在物假說乃是一切謗世說的來源(——「更善良的世界」,「真實的世界」,「彼岸的世界」,「自在之物」)。

1.生成,沒有目的;生成,滲入「存在」。

2.生成,沒有存在狀態;存在的世界或許是假像。3.生成,任何時候都是等值的。因為,生成的總額恆定不變;換句話說:生成根本無價值,原因在於無法衡量,在於缺少與「價值」一詞的意義有關的內容。世界的總價值不會貶值,所以,哲學上的悲觀主義屬於宇宙事物。

〈715〉

「價值」觀,就生成內部生命相對期限的綜合產物而言,也就是保存和提高的條件。

沒有永久的、最終的統一性,沒有原子,沒有單子。因為,這裡的「存在物」乃是我們(出於實際的、有益的、遠景式的原因)植人的。

「統治的產物」:統治的範圍不斷增大,或根據環境的好壞(營養——)而周期性的升降。

「價值」,從本質上說,也就是這種統治中心升降觀(總而言之,「數量眾多」;不過,生成的自然界根本就沒有什麼「統一性」)。

「生成」用不著語言這種表達手段。因為,它屬於我們的不可取代的保存之需,也就是始終設定一個更加粗糙的「滯留物」、「物」等的世界之需。我們可以相對地談到原子和單子。的確,最小的世界,從期限來說則是無限長久的世界……沒有意志,因為有個關於意志經常增減或失去權力的臨時協議。

〈701〉

「就總量來說,痛苦的總量超過了快樂的總量。因此,世界的非存在超過世界的存在」——「世界是非理性的東西,因為它對感覺的主體造成的痛苦多於快樂」——同樣的空話,它今天自稱悲觀主義!

快樂和痛苦是次要的,不是原因;它們乃是二流的價值判判,主要派生自統治價值——以感覺的形式來表現「利害關係」,因而是短暫的和附帶的。因為,在任何「利害關係」那裡都要問上幾百次為什麼。

我看不起這種敏感的悲觀主義,因為,它是生命貧乏的深刻表現。

〈344〉

不認識自身:理想主義者的明智所在。理想主義者:因為,這是有理由對自身曖昧的人,他明智到足以對己採取曖昧的態度。

〈252〉

基督教毀滅了像巴斯噶這樣的人,人們可不要輕易就原諒它乾的這樁蠢事。人們絕不可放鬆對它的鬥爭,因為它蓄意毀滅了這個最堅強和最高貴的靈魂。只要這種惡行不改,絕不可媾和。因為,基督教編造人的理想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