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四、解讀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從古至今都是中國的根本問題。加強農業、搞活農村、致富農民,是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的基本主張,也是全部工作中的最重要的一環。黨的幾代中央領導集體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的艱辛探索,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理論的創新。

從歷史文獻看,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國共產黨就提出和使用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口號。《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是中國共產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最早的綱領性文獻。1957年3月,劉少奇在湖南長沙市中學生代表座談會上講話時,明確地提出和使用了「新農村」一詞,說「現在的任務」是要「為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農村而努力奮鬥」。1963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動員和組織城市知識青年參加農村社會主義建設的決定(草案)》,又使用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提法。但上述「社會主義新農村」,都有著當時特定歷史條件的印記,並未真正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開展起來。

改革開放以後,中共中央先後出台了5個關於「三農」問題的「1號文件」,圍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強調「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到20世紀80年代,中國廢除了自1958年開始實行的人民公社體制,普遍實行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社會主義新農村」越來越多地被使用,並不斷被賦予新的含義。這一時期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體現了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歷史性轉變,也體現了新農村目標要求的轉變。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實施,各地小康村建設經驗的逐步積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日益豐富和明晰。

中共十六大以來,胡錦濤多次指出,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業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他多次強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農村,要把「三農」工作提高到關係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戰略高度加以重視。2003年以來,中國「三農」工作不斷升溫。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中共中央對加強農業、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有了更加清醒而全面的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共中央統攬全局、著眼長遠、與時俱進的重大決策,它是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針對中國發展實際,按照科學發展觀的指引,為全面解決「三農」問題而提出來的。這一舉措充分表明了中央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決心,深刻反映了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時代要求和時代特徵,集中代表了億萬農民群眾的強烈願望和根本利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擴大內需、縮小城鄉差距、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共同富裕有著重要意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