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軍隊和國防現代化 三、著眼打贏現代化局部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世界大戰的危險越來越小,部分武裝衝突和局部戰爭也逐步得到緩解和解決。但由於民族和宗教糾紛、領土爭端、權力爭奪、尤其是經濟利益等原因,新的武裝衝突和局部戰爭仍然時起時伏,武裝衝突和局部戰爭仍然是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乃至國際安全的主要因素。據有關資料顯示,冷戰結束後每年發生的地區危機、武裝衝突和局部戰爭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冷戰時期,而且世界各地還存在幾十個潛在熱點,都有可能演變為衝突或戰爭。

經濟全球化進程加速發展,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中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台獨」分裂勢力嚴重危害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中國軍隊建設和發展所處的歷史條件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如何做到現代化水平與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要求相適應、軍事能力與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的要求相適應,成為軍隊和國防建設日漸突出的問題。

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中央軍委適時調整了軍事戰略方針。1993年軍委擴大會議決定,把軍事鬥爭準備的基點放在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上。為實現這一方針,從觀念和行動都必須有兩個轉變,一是把應付一般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向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轉變:二是軍隊建設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中央軍委要求走「科技強軍」的道路。

1991年1月25日,江澤民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講話時指出:「我們一定要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戰鬥力很強的人民軍隊。」1996年4月16日,江澤民題訓「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肯定了「五句話」總要求對新時期軍隊全面建設的長遠指導意義。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同樣對國防和軍隊建設十分重視。2004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第十五次集體學習,內容是關於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胡錦濤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必須始終把國家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堅決維護國家的根本利益,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2004年年末,在軍隊一次重要會議上,胡錦濤著眼實現黨的三大歷史任務,著眼維護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對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作出科學論述:要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三個提供、一個發揮」,第一次鮮明地把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維護國家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維護國家利益和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與軍隊的職能使命聯繫在一起,使軍隊職能有了新的拓展。

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完成兩次大規模裁軍、共裁減軍隊員額150萬的基礎上,2003年9月,中國政府決定,2005年年底之前再裁減軍隊員額20萬,軍隊總規模將保持230萬人。這次裁軍在壓縮規模的同時,著重優化結構、理順關係、提高質量。這次裁軍使中國軍隊朝著規模適度、結構合理、機構精幹、指揮靈便、戰鬥力強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同時從結構上提升了信息化作戰能力。

中國國防費的絕對額長期低於一些西方大國,佔國內生產總值和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也相對較低。 2004年12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2004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稱中國將繼續適度增加國防費。2002年、2003年中國年度國防費分別為1707.78億元人民幣和1907.87億元人民幣,2004年中國年度國防費預算為2117.01億元人民幣。增加的國防費主要用於提高軍隊人員工資待遇、進一步完善軍人社會保險制度、保障軍隊體制編製調整改革、加大軍隊人才建設投入、適度增加裝備經費。

另外,「信息化」成為白皮書中最為引人注目的「關鍵詞」之一。白皮書稱:「人民解放軍按照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目標,把信息化作為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方向和戰略重點,積極推進以信息化為核心的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在3萬多字的白皮書中,「信息化」出現次數達到41次。白皮書體現出,中國已清醒認識到信息化戰爭將成為21世紀戰爭的主要形態,信息化建設已成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的主要目標。

近幾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指揮自動化、主戰裝備信息化、軍隊日常業務信息化等方而取得了很大進步。在今日中國的許多軍營,「夾子傳閱」式的傳統作戰指揮手段,正逐漸被野戰指揮自動化系統所取代;「上班先開機,辦公必上網」,已成為軍隊大多數機關幹部的工作方式;在區域網上學習和娛樂,成了許多戰士訓練之餘的主要活動方式。在平時的訓練和演練中,電腦搜集傳遞情報、火炮自動搜索目標、抗敵強電子干擾等,都已成為中國軍隊必不可少的課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