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共和國外交風雲 一、新中國領導人第一次出訪

1949年12月6日,北京下了一場大雪,一派銀裝素裹。北京火車站紅旗飄揚,氣氛熱烈。

毛澤東主席身穿銀灰色中山裝,頭戴呢帽,外罩一件大衣,微笑著與送行的人們握手告別。

一聲汽笛長鳴,專列徐徐駛出站台,奔向遙遠的北國——蘇聯。

這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高層領導人第一次出國訪問也是毛澤東生平第一次跨出國門。

毛澤東這次蘇聯之行的目的是慶祝斯大林70歲壽辰,並在蘇聯參觀、訪問,而有關中蘇兩黨兩國間條約、協定的談判,則由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隨後去辦理。

實際上,從1948年開始,毛澤東多次向蘇方傳遞了訪蘇的願望,但直到新中國成立,包括斯大林在內的蘇共領導人對中國的情況不很清楚,特別是對中國共產黨的某些與蘇共不同的政策持懷疑態度,所以毛澤東的訪蘇日程遲遲未能確定。鑒於國際形勢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客觀需要,毛澤東審時度勢,當機立斷,在新中國剛一宣告成立,新政府面臨千頭萬緒時,就把開拓和建立嶄新的中蘇關係放在重要的地位,並親自做工作,最終將訪蘇日程確定下來。

毛澤東抵達莫斯科當天的下午6時,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宮與毛澤東進行了會晤。這次會晤進行得很順利,氣氛很融洽。斯大林在談笑中謹慎地問毛澤東:「你這次遠道而來,不能空手回去,咱們要不要搞個東西?」其實,在毛澤東來莫斯科之前,中共中央已經有了準備簽訂一個新的中蘇條約的想法,這也是毛澤東此次訪蘇的最重要的日的,但對這個問題毛澤東不願直接提出來。聽了斯大林的提議,毛澤東看了看周圍的人,說:「這次來是要完成某項事情的,應該搞出個什麼東西的,它必須是既好看,又好吃!」

擔任毛澤東翻譯的師哲心裡明白主席講的意思。作為翻譯他必須儘可能地忠於原意,但照直翻譯蘇方肯定聽不懂。情急之下,師哲只好解釋說:「好看就是形式好看,冠冕堂皇;好吃就是說內容有味,實實在在。」可蘇聯人還是聽得莫名其妙。毛澤東說,他打算邀周恩來到莫斯科來一趟。可斯大林不解地反問道:「如果我們不能確定要完成什麼事情,請周恩來來幹什麼?」毛澤東認為斯大林是了解他的想法和需要的,並且也是願意談條約問題的,如果斯大林誠懇地要幫助中國革命,就應主動地提出幫助內容,不提,就是缺乏幫助的誠意,自己何必低聲下氣地向人家乞討呢?

此後一連幾天,毛澤東悶悶不樂地呆在別墅里,身心不安,情緒很不穩定。眼看著新的一年就要到了,這天,毛澤東把柯瓦廖夫叫來,沖他大聲說道:「你們把我叫到莫斯科來,什麼事也不辦,我是幹什麼來的?難道我來這裡就是為了天天吃飯、拉屎、睡覺嗎?」柯瓦廖夫立即向斯大林報告了情況。與此同時,由於毛澤東在莫斯科一連多日沒有任何公開活動的報道,國際輿論開始出現種種猜測,有家西方通訊社甚至捏造消息說,斯大林把毛澤東軟禁起來了。鑒於這種情況,斯大林不得不重新考慮毛澤東提出的簽訂中蘇新約的要求。

1950爾1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部長周恩來一行抵達莫斯科。1月22日,毛澤東、周恩來在經過周密準備之後,與斯大林舉行會談。會談中,毛澤東談了他對新約的考慮,認為應當藉助條約和協定把中蘇友好關係固定下來,把保障兩國繁榮的內容固定下來,還應規定必須防止日本重新侵略。

這次會談氣氛融洽,毛澤東與斯大林都儘力表現出友好與合作的誠意。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中蘇新條約和其他協定的簽署,對保障中蘇雙方的安全,維護遠東和世界的和平,加強中蘇人民的友誼和促進兩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都有重要意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