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喪鐘為王朝敲響 一、封建帝制終結者

1866年11月12日的晚上,廣東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戶普通農戶的小茅屋內傳出了嬰兒降生的啼哭。新生命的聲音劃破了漆黑的夜空,傳到了茅屋的主人、正在巡更的孫達成耳中。孫達成驚喜得忘了敲梆,急匆匆地跑回了家。這個剛誕生的嬰兒,就是40年後領導中國人民推翻幾干年封建專制、傾覆清王朝統治,在中國建立起第一個共和國的孫中山。

1879年,13歲的孫中山隨母親乘輪船到檀香山去找他的大哥。孫中山先進入教會學校意奧蘭尼中學就讀,三年後肄業,英文成繢為全班之冠,夏威夷王加剌鳩親自為他頒獎。1883年正月,孫中山到夏威夷最高學府奧阿厚學院讀預科班,半年後肄業,當時未滿17歲。

1883年6月,孫中山乘坐輪船返回中國。到翠亨村後,他看到的還是個苛捐雜稅繁多的中國。1884年8月,孫中山回中央書院復學,1886年夏畢業。那時,孫中山以「洪秀全第二」自居,廣交社會人士,談論國狀危險,認為國人應群起自救。

1887年,孫中山轉入香港西醫書院讀書。他與陳少白、尤列、楊鶴齡三人志同道合,在「楊耀記」內獨辟一樓,作為聚集交談的地方。碰上颳風下雨,他們四人乾脆躺在一起,通宵達旦地暢談,縱論天下大事,籌謀中國前途,抨擊清廷黑暗,提出「勿敬朝廷」的口號。

孫中山於1892年7月以全校之冠的優秀成績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開始在澳門、廣州行醫。這期間,孫中山同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尤列、楊鶴齡等舊友保持密切聯繫,又先後結交了左斗山、王質甫、魏友琴、程奎光、程璧光、程耀宸、周昭岳等志士。

1893年冬,孫中山計畫成立革命團體。但他清醒地認識到,僅僅依靠十幾個朋友,要想推翻清廷是不現實的。1894年1月,孫中山悄悄地回到了翠亨村,關起門來,用10天時間埋頭寫了6000多字的《上李鴻章書》。孫中山和陸皓東前去拜見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但李鴻章並沒有接見他們,上書改良成為泡影。孫中山和陸皓東這才覺醒,對腐敗無力的清朝政府,是無法用改良的辦法挽救的。他們決定分頭活動,創立興中會,準備武裝起義。孫中山乘輪船到了檀香山,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在1894年11月底建立了以「驅除韃虜,恢複中國,創立合眾政府」 為宗旨的興中會,吸收會員20多人。

此後,孫中山開始了自己革命的一生。他組織了與保皇派的大論戰,發起成立同盟會,聯絡仁人志士,發動了多次武裝起義。1907年5月,發動潮州黃岡起義;6月,發動惠州七女湖起義;9月,發動欽州防城起義;12月,發動鎮南關起義;1908年3月,發動欽州、廉州起義;4月,發動雲南河口起義;1910年2月,發動廣州新軍起義;1911年4月,發動廣州黃花崗起義。直至1911年10月武昌起義 ,也就是辛亥革命,造成全國響應的局面。1911爾12月,沒有親自參加武昌起義的孫中山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之久的封建君上專制。

由於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在袁世凱妄圖稱帝的情況下,孫中山於1913年發動「二次革命」,但遭到袁世凱的鎮壓。

袁世凱鎮壓「二次革命」後,開始了復辟帝制的活動。為了儘快黃袍加身,他不惜出賣國家主權,以取得外國列強的支持。袁世凱的倒行逆施激起中國人民的反抗,各地群眾紛紛集會抗議。1915年12月25日,蔡鍔在雲南宣布獨立,組織護國軍興師討袁,發動護國戰爭。隨後,貴州、廣西、廣東、浙江、陝西等省相繼宣布獨立。在護國軍的打擊下和全國一片討伐聲中,袁世凱不得不於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裂為皖、直、奉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皖、浙、閩、魯、陝等省;直系的馮國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長江中下游的蘇、贛、鄂及直隸等省;奉系的張作霖以日本為靠山,佔據東北三省。另外,山西的晉系軍閥閻錫山、徐州一帶張勳的定武軍、西南的滇系軍閥唐繼堯和桂系軍閥陸榮廷等,都在外國列強操縱下,爾吞我並、爭鬥不已。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大總統職位,與在中央掌實權的段祺瑞爭權奪利,發生「府院之爭」。1917年7月,張勳應黎元洪「調停」之邀,率3000名「辮子軍」入京,復辟帝制,激起全國人民的反對。段祺瑞以「功臣」自居,重任國務總理。段祺瑞掌握政府大權後,繼承袁世凱的衣缽,屈膝賣國,企圖建立皖系軍閥獨裁統治,激起資產階級革命派和西南軍閥的反對。

1917年9月,孫中山任中華民國軍政府大元帥,討伐段祺瑞的第一次護法戰爭拉開帷幕。在北洋軍的鎮壓下,北伐軍受挫,加之軍政府內部存在矛盾,1918年5月,孫中山憤而辭職。護法運動的失敗再次證明,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已瀕臨絕境。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孫中山選擇與共產黨合作,為尋找新的革命道路進行了最後的努力和探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