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田園一悲母

享受閑暇之人,必是有閑之人。家康生於戰國,今年三十有二,而且是身處逆境的小國之主,根本沒有閑暇。

「您這樣也不行。」有老臣勸諫道。

「弓弦一直緊繃,反而會變松,所謂有容乃大,您有時也需要放鬆一下啊。主公偶爾遠離繁忙事務,安心靜養,臣下眾人也會略微鬆一口氣。領地百姓見此情景,則會感到安心,如此便會國泰民安吧。」

家康點頭答道:「如此甚好,我去放鷹吧。」

「在下也認為這樣很好。」

甲州的長腳將軍暫時撤退了。自從三方原一役以來,諸事繁忙,轉眼便到了第二年天正元年(1573年)的初春時分。

作為狩獵來說,季節稍微有些遲了。不過家康意不在放鷹。君臣十餘騎,一天時間,縱橫山野。歸途中,行至祝部的村落處,已是日暮時分。每戶村民都點起篝火,照亮了領主的通道。眾人都跪在屋檐下。

「站住,前面的!」

家康叫住走在前面的家臣,叫停了戰馬。

村民們都轉眼看去,以為道路旁邊出了什麼差錯。

「老婆婆,你剛才看到我,是不是哽咽了一下,我突然聽到你抽泣了一聲……你為何要哭泣,說來我聽聽。」貼身侍衛從身後趕來時,發現家康正彎著腰,向著一位跪拜在地上的老婆婆溫和地問著話。

老婆婆沒有抬頭,一言不發。於是,一位家臣提醒道:「主公在問你話!不用拘禮,快回答吧!」

家康見貼身侍衛們都注視著老婆婆,於是便屏退眾人,單獨對她說道:「不必害怕,只是因為你的哭聲打動了我的內心,所以想問問看而已。你看到我為何要哭泣呢?」

老婆婆終於抬起頭,答道:「我是一個鄉下老婆子,說話不利索。我照實說,不過您可不要動怒。其實,我看到大人您,突然心生恨意,所以忍不住抽抽搭搭地哭了起來。」

「你說你恨我?那麼你是誰的妻子?」

「我是鄉村武士加藤政次家的寡婦。」

「那麼,侍奉濱松城,先前在三方原陣亡的加藤九郎次、源四郎二人,便是你的兒子了?」

「噢,大人您居然記得這等微不足道的武士的名字?」

「如此說來,你因為在戰場上失去兩個兒子,心中悲痛,看到我家康後,便怒上心頭嗎?」

「正是如此,因為兩人都是非常孝順的孩子,所以更加讓人傷心了……」

老母親說完了實情,又抽泣起來。家康心如刀割,但他一想起懷著同樣悲傷的老母親除此人之外,還大有人在時,不知該如何回答,或者該如何安慰她了。他整了整衣襟,感覺自己也同樣有必要說出心中的真實想法。

「老婆婆,你還有別的孩子嗎?」

「除了先前戰鬥中死去的兩人,別無子嗣。」

「親戚呢?」

「有幾人。」

「那麼,你就收養個親戚的孩子,讓他繼承家業吧。將來我會重用他的。」

「感激不盡……」老婆婆低頭道謝,但似乎並不是太喜悅。家康總覺得她仰視自己的雙眼中,還藏著某些東西。

「你的兩個兒子九郎次和源四郎,在三方原分別擔任了一番槍和二番槍,立下顯赫戰功,壯烈犧牲,其榮譽將永垂不朽。論功行賞的事情想必早已辦好,除此之外,你還有何心愿?」

家康話音剛落,老婆婆便慌忙地搖搖頭,仰望著家康,憤憤地說道:「領主大人,您的好意,我感激不盡。我在戰場上失去了兩個兒子,論功行賞之類的話,我聽不進去……我身為一個母親……一個母親……」說著,她又突然哭了起來,似乎還有話要說。

家康再次親切地問她有沒有什麼想說的。老婆婆這樣回答道:「他們也是武士的兒子,我也算是武士的母親,為何要為戰死之事而長吁短嘆呢。可是如果僅僅是為了您,為了德川家的榮譽,我的孩子們的死又有什麼意義,又有什麼光榮呢?我實在是迷茫啊。」說完,老婆婆不再哭泣了。看上去她甚至有點自暴自棄的意味。

「我們這村裡的人,世世代代住在這裡,以務農為生,所有人都將伊勢大神奉為最遠的祖先,即使是現在也是朝廷的子民。源平時代,建武之時,還有應仁之亂,我們歷經數百年,這裡的領主雖然有過更替,但我們所得到的田地並未有過改變。我們能耕種田地,能平安生活,都是因為有領主的管轄,全是領主的恩賜,但領主未必都是好人,也有些領主讓朝廷的子民無辜死去。」

「老婆婆,你覺得我家康是那樣的領主嗎?」

「犬子們覺得您並非那種武將,才慕名追隨您參軍,後來蒙您不棄,在濱松城謀得一份末等武士的差事。然而,說起來,因為戰爭賦稅年年增加,年輕勞力被徵召兵役,等到秋天收穫時,又遭到別國士兵搶掠……村子裡已經窮困到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到了冬天,忍飢挨餓的,生病卻求不到葯的,懷孕卻生不了孩子的大有人在……實不相瞞,我平時總在感嘆,難道這就是侍奉伊勢大神的後裔嗎?正好,今天看見大人經過,心中突然悶悶不樂。我的兩個犬子的功勞,請不要賞賜給我,就多多體恤這村子裡的人吧!是啊,所以我才為死去的犬子們流淚啊!」

家臣們都催促家康回城,他們擔憂地說道:「時候不早了,如果您還有話要問這個老婆婆,改日再召到城內如何?」

家康如夢初醒,喃喃地說道:「是啊,留在城中的人可能會擔心我們吧……」

他和老婆婆約好,改日再細談,然後便默默地離開了。

家康在前後騎兵的簇擁下,沿著夜色籠罩下的道路,策馬返回濱松城。

「鄉野之間,也並非都是無知的農夫,也有些百姓,深知真相,真是可怕啊……就算改朝換代,天下依舊不變,生息在土地上的人民,與中國和朝鮮還是不一樣。」

他雖然熱衷於弓箭,年輕好勝,但被老婆婆一說,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蔫蔫地抬不起頭來。不過,這份自責,也證明他心中裝著人民。

「啊……不好,過幾天會出事的。」

回去的路上,走了大半,家康突然在馬上回過身,似乎是想起了什麼,對著一名家臣說道:「你快趕回去,立即將剛才那位老婆婆帶回城內。務必好言相勸,不可疏忽,千萬小心不要讓她自盡。」

「是!」

幾人騎馬折了回去。然而,等到家康剛要抵達濱松城城門的時候,兩人又回來了,向家康稟報道:「慚愧,事情正如大人您所說,我們急忙趕回老婆婆家中,不料她已經緊閉佛堂,在裡面從容自盡了。」

「還是沒有趕上嗎?」家康聽到此事,心中感到一種刺痛,但他並沒有對侍衛們說什麼。

後來,有位老臣問家康:「為何您在當時,預感到加藤兄弟的老母親會選擇自盡呢?」這時,他才坦露了心跡:

「我是領主,她對我說的那番話,恐怕就算是世代老臣也不敢講。那位老婆婆已經下定決心要自絕於世,所以才會對我暢所欲言。而我家康,作為生在亂世的武將,也終於知道了今後的人生目標。你們一定要悉心安排好老婆婆的後事。」

他又將手下人等召集起來,發布了這樣的諭告:

「近來伊勢境內得到平定,我國與織田家結盟,今川氏也已臣服我們,領土略微增加。家臣人等生活不再像往常那樣艱辛,自然開始追求錦衣玉食,風氣有改變的苗頭。回想起來,家康自己也不知不覺有了變化。我六歲起成為他國的人質,一衣一飯,備嘗辛酸。世代老臣的部下們,比我更明白貧困的痛苦滋味,但如今都發生了變化,想到這些,不能不讓人感到恐懼。現在居功自傲,還為時尚早。我家康帶頭改過,希望大家憶苦思甜,切莫懈怠。」

接著,他又召集負責軍事和財政的各位官員和老臣,說道:「請大家考慮一下如何減輕農民們的賦稅,強化軍備器材,改革藩政。」

家康帶頭實踐,全藩上下一致,各項政策立即得到了施行。農民從疲憊中恢複過來。家臣們較之以前,更加質樸耿直。同時,軍備也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於是,德川家雖然身為小國,但領民與領主同心同德,整體的優勢明顯體現出來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