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歲軍」軍長——中將秦基偉 第二節

2.鄭州戰役我軍原本是想與蔣軍大打一場,由於蔣軍慌忙撤退,秦基偉率領9縱幾乎是獨立地承擔了全部殲敵任務

鄭州戰役是中原野戰軍在戰略決戰階段進行的第一個戰役,也是秦基偉擔任縱隊司令員後指揮部隊打得第一個大仗。這一仗他打出了威風。

1948年10月,解放軍準備發起淮海戰役。10月11日,毛澤東以中央軍委的名義電令中原野戰軍:攻擊隴海鐵路鄭州至徐州段,牽制國民黨16兵團孫元良部,策應華東野戰軍開始淮海戰役。

孫元良兵團在哪裡?

他的兵團部原先設在鄭州城內。濟南戰役打響後,他奉命東進蒙城。他帶隊走後,鄭州城防空虛,蔣介石只好將原駐在河南新鄉的第12綏靖公署南遷,搬到了鄭州來。

鄭州是中國最重要的兩大鐵路平漢路和隴海路的交匯點,它如同巨大十字架的中心,北通北平,南達漢口,西抵西安,東連徐州。

而到1948年秋,鄭州則成為了一座釘在十字架上的孤城。中原野戰軍打鄭州是有把握的。值得考慮的是,我軍打鄭州時,孫元良兵團是否會回援?

再說,中野當時大多數部隊都在準備加入淮海大戰,劉伯承帶2縱、6縱隊在鄂豫邊與黃維兵團、張淦兵團「捉迷藏」,11縱遠在安徽配合華東野戰軍作戰,中野能夠用於打鄭州的部隊只有4個縱隊。

這4個縱隊是:楊勇的1縱,陳錫聯的3縱,陳賡的4縱,秦基偉的9縱。

根據中央軍委和劉鄧首長的指示,4個縱隊組成兩個集團,東集團由1縱、3縱隊組成,西集團由4縱、9縱組成。

鎮守鄭州的是國民黨軍第40軍,軍長名叫李振清,外號「李鐵頭」。他曾經當過解放軍的俘虜,對解放軍的作戰決心深有了解。這時候,國民黨軍已是四面楚歌,他哪有決心死守鄭州,一面在防守,一面做好了逃跑的準備。

9縱負責從鄭州城西北方向進攻。司令員秦基偉分析:李鐵頭很可能要逃跑,如果逃跑,極可能沿平漢路向新鄉逃,因此,北路阻擊任務將是很重的。

秦基偉調兵遣將,派26旅擔任攻城任務,27旅為攻城2梯隊,另以27旅一個團加上配屬的地方武裝,組成「北支隊」在鄭州以北扼守,阻擊南下之敵。

27旅旅長崔建功知道手下的79團擔負的任務是十分艱巨的。如果鄭州城內的敵人傾巢而逃,南下敵人的增援部隊再趕至黃河邊,79團及「北支隊」將兩面應敵。

崔建功叮嚀79團團長任應和:行動力爭提前,盡量爭取時間構築工事,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以逸待勞消滅敵人。

79團比預定時間提前8小時出發,21日晚9時進入了預定作戰地區。

10月22日凌晨,鄭州戰役打響,1縱一舉攻佔了鄭州城東北方向的鄭州飛機場。

城內的李鐵頭嚇破了膽,立即決定全線撤退,逃奔新鄉。命令一出,鄭州城內1萬多蔣軍傾城出逃。

攻城奪堡的城市攻堅戰用不著了,鄭州城不戰而下。

然而,壓力卻轉向了城北的9縱防線,蔣軍為了打開北逃新鄉的道路,變得十分瘋狂,不惜代價朝前突圍。

最激烈的戰鬥在薛崗村周圍進行。薛崗村南貼平漢鐵路,村中間貫通鄭新公路。不管蔣軍北逃還是南援,這裡都是必經之路。

擔任薛崗村守備任務的是79團2營。營長名叫王鳳書。

22日晨7時,2個營的蔣軍開始對薛崗進行試探性進攻。王營長一聲令下,全營猛烈開火,將蔣軍打得狼狽而回。

李鐵頭一見碰上了硬手,忙調整兵力,將268師3個閉一齊投上,輪番向薛崗村發起攻擊。

戰鬥空前激烈,蔣軍曾一度攻人薛崗村內,均被我軍頑強逐出。

蔣軍急紅了眼,像沒頭蒼蠅一樣,撞不動薛崗,就改撞蘇家屯,再撞不動,又去撞固鎮。

位於薛崗東邊的固鎮,守軍只有79團3營1個連和團部的偵察排。敵眾我寡,只得步步後退,退到了蘇家屯。

此時,是79團最危急的時刻了!在他們身後,南下增援的敵人已經打到杜庄,嚎叫聲已能聽見;在他們左側,佔領固鎮的敵人撲了過來;在他們正面,逃跑之敵的主力拚命想打開通路。

蔣軍此時見南下援敵接近。像吃了興奮劑一樣,更加瘋狂了。他們組織了敢死隊,一色的赤膊上陣,揮舞著大刀片,平端著衝鋒槍,不躲不閃,挺胸怪叫,惡狠狠地猛撲上來。

2營的戰上也毫不畏懼,用機槍、手榴彈猛烈還擊敵人,也端起了刺刀,跳出工事與敵人肉搏。

李鐵頭的敢死隊紛紛倒下,2營的勇士們也倒下一片,在最危急的時刻,王營長親率5連從敵人側後反擊,打垮了敵軍敢死隊的衝鋒。

隨後,我各路部隊紛紛趕到,蔣軍又處於前後夾擊的狀態了。

戰至下午3時,我軍轉入進攻。9縱26旅首先對李鐵頭直屬隊據守的老鴉村發動攻擊。26旅擺開大炮,向村內猛轟,連打了180多炮,打得敵人哭爹喊娘,舉起白旗投降了。

李鐵頭一見大勢已去,慌忙穿上士兵服裝,偷偷地溜了。

26旅這一戰殲敵8000多人,是建旅以來戰果最輝煌的一仗。

鄭州戰役的第二階段作戰發生在黃河邊的邙山頭高地。

邙山頭位於黃河鐵橋南端的西側,南扼鄭州,北控黃河,方圓數十里,溝壑縱橫,道路崎嶇。平漢鐵路從山腳下通過,是連接黃河南北的咽喉要地。

早在日軍佔領時期,邙山頭上就修有堅固工事。國民黨軍後來又進一步完善,使其更加堅固。加上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國民黨軍原有兩個團在此防守,後見勢不妙,主力匆匆撤離,只留下兩個營在此憑險頑抗。

23口,秦基偉將攻打邙山、奪取黃河大橋的任務交給了25旅和27旅。

24日拂曉,邙山戰鬥打響,由於地形不熟,加之輕敵,27旅81團3次攻擊均未奏效。自身傷亡卻不小,兩個營長負傷,3位連長犧牲。

戰士們氣得火冒三丈,罵道:敢死隊被我們打垮了;李鐵頭溜跑了;你們這幫傢伙卻還在頑抗?大家高喊著口號,一波又一波地往上沖。

旅長崔建功及時趕到,果斷地命令暫停攻擊。然後要求部隊認真研究打法。

這時官兵們的腦子有些清醒了,硬拼只能帶來傷亡,對於殘敵,更要認真對待。經過集思廣益後,決定採用聲東擊西的打法,明攻山頭,暗襲山腳,先沿著鐵路打黃河南站,守敵見後路被切斷,必定軍心動搖,那時再趁機攻擊山頭,必能一鼓而下。

24日下午3時,27旅80團直撲黃河南岸車站,一舉攻克。剪斷了敵人準備炸橋的導火索,佔領了黃河鐵橋。

與此同時,黃河北岸的華北野戰軍14縱隊急急趕到,開始進攻北岸車站。

邙山上,敵軍見大橋兩岸打得熱鬧,害怕後路被切斷,無心再戰。9縱的3個團從3個方向同時發起攻擊,一舉拿下了邙山。

鄭州戰役原本是想與蔣軍大打一場,由於蔣軍慌忙撤退,使得中原野戰軍中最年輕的第9縱隊,幾乎是獨立地承擔了全部殲敵任務。與敵人相比,9縱優勢不大,但戰役結果,9縱共殲敵1萬多人,自己僅傷亡300餘人。

由於鄭州的攻克,使開封之敵匆匆撤退。隴海鐵路上的三顆明珠:洛陽、鄭州、開封全部獲得解放。

中央軍委專門向淮海戰役總前委發來了賀電。

鄭州解放後,9縱擔負城市警備任務。秦基偉兼任鄭州警備司令員。一周後,留下26旅78團守衛鄭州,全軍主力東移,參加了淮海大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