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再道之勇——上將陳再道 第二節

2.陳再道當紅軍時曾三過草地,過草地時還能見到青草,而在這個黃泛區內,什麼青綠顏色都見不到

羊山集戰鬥結束後,劉鄧大軍簡單地休整一下,即於1947年8月7日從魯西南地區揮師南下。

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偉大戰略進軍開始了。

還在劉鄧大軍渡過黃河後的第二天,劉鄧就召集各縱隊領導開會,研究南下的行動計畫。那是在一間農村小學的教室里,土牆上,掛滿了畫著紅藍色箭頭的軍用地圖。

鄧小平政委和平時一樣,嚴肅而鎮靜,說起話來斬釘截鐵。他指著牆上的地圖說:

「現在敵人的進攻重點是山東和陝北。在山東,敵人用了60個旅,45萬人;在陝北,敵人用了15個旅,14萬人。敵人使得『啞鈴戰略』,把兩個鐵鎚放在了山東和陝北,我們這裡剛好是個『把』。現在黨中央和毛主席交給我們的任務,就是要砍斷這個『把』,把戰爭引到國民黨統治區去。」

這當兒,劉伯承插上話來:「山東按住了敵人的腦袋,陝北按住了敵人的雙腿,我們就要攔腰砍上去。」

生動的比喻,使在座的各縱隊領導都笑了。

劉伯承接著說:「一年來,敵我力量對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敵人的力量還是很大的。這就決定了我們戰略進攻的方式不是逐城推進,而是跳躍式的。我們要長驅直插到敵人窩裡去。」

他掏出手帕擦了擦那隻發炎的眼睛,一面指著牆上的地圖說道:

「你們看,大別山這個地方,就像小孩子穿的『兜肚』一樣,是長江向南的突出部。我們躍進到大別山,就可以東脅南京,西逼武漢,南抵長江,這樣,北面的敵人就可以吸引一部分到我們這邊來,山東、陝北戰場的擔子就會減輕一些。」

鄧小平又開口道:「我們的行動決不是冒險,而是一個勇敢的行動。毛主席指出,我們到大別山可能有三個前途。」說到這裡,他停頓一下,銳利的目光掃視眾人,道:

「一是付出了代價站不住腳,退了回來;

「一是付出了代價站不穩腳,在周圍堅持鬥爭;

「一是付出了代價站穩了腳;

「我們要爭取第三個前途,克服一切困難,為在那裡站住腳跟而鬥爭。」

散會後,各縱隊的領導騎著馬,默默地從田間小道上走過。劉伯承和鄧小平的話,還在他們耳邊迴響著。這些老戰士,大多數是原紅4方面軍的人,家鄉就在大別山區。革命出來十多年了,幾乎無一人回過自己的家。而現在,他們所思念和渴望的不是久別的故土和親人,而是怎樣帶領自己的戰士,去執行這個千里躍進的戰略任務,把鋒利的鋼刀插進敵人的心臟。

千軍萬馬,像無數離弦的箭,向敵人的心臟地區直射而去。在中原無邊的原野上,劉鄧大軍初期沒有遇到蔣介石的一支正規軍,那些民團等地方反動武裝,在我軍南征洪流的重壓下,早給沖得不見蹤影了。

劉鄧大軍的突然行動,卻給蔣介造成一個錯覺,他認為他的大軍壓境,劉鄧部隊既不能北渡黃河,又不敢和他決戰,蔣介石得出的結論是:共軍潰不成軍,向南逃竄。

根據這個結論,蔣介石的行動計畫就是一個字:「追」!

蔣介石起初沒有採取前堵後追的辦法,他過於自信了,在他看來,劉鄧部隊向南逃竄的道路上險阻重重,前有黃泛區、沙河、洪河、汝河、淮河等六七條大小河流,不用說去打劉鄧部隊,僅這些天然障礙也能把部隊拖垮。

確實,擺在劉鄧大軍面前的閑難足十分嚴重的。後面的敵人追得很緊,有些地方是敵人的前衛與我軍的後衛緊連,有些地方兩軍只隔幾十里,天上不時有敵機轟炸,部隊只能在夜間急行軍。8月的天氣悶熱,常下大雨,淋得渾身濕透。到了宿營地,一面做飯吃,一面要挖防空壕,找渡河器材,做群眾工作,忙得不可開交。

在這種情況下,劉鄧南進的決心沒有絲毫動搖,要求部隊堅持走,而且要快走。劉伯承對下級幹部說:

「慈不掌兵,部分人的饑渴和疲勞,換取大多數人的溫暖和安全。此時此地的困難和危險,換取全國解放區的勝利。我們要學會算大賬,不要抓小辮子。」

過了隴海鐵路,部隊很怏來到了黃泛區跟前。

黃泛區,就是被黃河水淹過的地方。1938年,國民黨軍隊為了阻止日軍前進,在鄭州花園口掘開了黃河,使黃河水泛濫,奪淮河而人海。日寇投降後,黃河水回到故道,但是,泛水區里仍是一片積水,難以行進。

在8月的酷熱中,劉鄧大軍開始跋涉了。

陳再道率領的2縱為中路的左路軍。8月15日傍晚,2縱從鹿邑以西地區出發之前,各單位曾派人到黃泛區探路、設標。有的是在當地人民和游擊隊的幫助下,選擇前進道路的。部隊出動時,又是陰雨連綿,開始陳再道和縱隊領導坐著中吉普車走了一段路,可是越走越慢,車輪越陷越深,最後不得不下車乘馬而行。馬深一腳淺一腳地在泥水裡走著,慢慢騰騰,實在急人。陳再道乾脆下馬涉水前進,誰知越走水越深,把膝蓋都漫了。最後走不動了,又重新騎在馬上。

天亮後,到達鄲城縣以北的郭集地區。走了一夜,行程才40華里。其中約30多里是黃泛區的積水區。天亮後,回頭北望,一片汪洋,見到的村莊不見人煙,未倒塌的房屋,只能看到屋頂。真是慘不忍睹。陳再道當紅軍時曾三過草地,過草地時還能見到青草,而在這個黃泛區內,什麼青綠顏色都見不到。

太陽出來了,是個難遇的好晴天。掉隊的戰士仍在吃力地向南走著。炮兵、輜重還未走出黃泛區,大部隊只好等他們到達後再繼續前進。炮兵過黃泛區十分艱難:開始拉著幾門大炮在泥濘里前進,越走陷得越深;牲口把皮套都拉斷了,特別是那些大的野炮更是拉不出來;如果敵人飛機來了,發現目標,炮兵營就會遭到轟炸。

情況緊急,不容猶豫,陳再道下令將大炮炸毀。

這些野炮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從日軍手裡繳獲的,跟隨我軍作戰後發揮了很大作用,一直被視為珍寶。當聽到一陣陣爆炸聲時,許多官兵的心都要碎了,他們傷心地痛哭起來。

有個炮兵連長實在不忍心炸掉伴隨自己數年的一門炮,就取下了炮栓,在炮身上刻下記號,將炮埋在泥土裡。他心想,只要我還活著,今後一定要來取它。

事也湊巧,在兩年以後,這位炮兵連長終於又找回這門炮,安上了他保存兩年的炮栓,參加新的戰鬥了。

劉伯承、鄧小平也和戰士們一樣,手拄著棍子,腳踩齊膝深的污泥,走一腳拔一腳泥。在劉鄧首長的帶頭作用下,整個野戰軍以最快的速度,在兩日內全部通過了黃泛區。

過了黃泛區,前面是沙河。這時,許多人認為敵人已被甩到後頭去了,可以歇一歇了。而劉伯承卻命令部隊繼續前進,限兩小時內架好浮橋過河。

有些戰士有點牢騷,劉伯承道:

「背水作戰,兵家所忌。迅速過河。」

我軍部分戰士還在發牢騷時,蔣介石卻夢中驚醒了,意識到自己的如意算盤落空,上了神機妙算的劉伯承的當。劉伯承目標是直插大別山,要捅國民黨政府的老巢了!蔣介石越發覺出形勢不妙。

他氣惱地質問陸軍總司令顧祝同:

「為什麼追不上一支疲憊之師?」

顧祝同只好回答:「道路不暢,車炮輜重難行。」

蔣介石火了:「劉伯承能走,你們為什麼不能走?趕緊給我追!追不上劉伯承,別再給我寫戰報!」隨即他惡狠狠地說:「就算你劉伯承走出黃泛區,也決通不過攔在面前的幾條大河!」

蔣介石這時調整大軍圍堵已為時過晚,只好急令尾追劉鄧的蔣軍死盯住不放,另急調整編85師趕至汝河南岸阻擊。

整編85師師長名叫吳紹周,他不敢怠慢,親率先頭旅趕到了汝河南岸。沿河展開了部隊,等北面的追兵一到,就合擊劉鄧於汝河水中。

當劉鄧大軍到達汝河北岸時,河對岸塵土飛揚,看不清盡頭的蔣軍步兵、炮兵、汽車正在從遠處開來。

汝河雖不寬,卻是水流湍急,岸邊的淤泥深可沒頂。徒涉是不可能的。河面上又沒有一座橋,船也尋不見。

如果不儘快過河,一旦對岸的敵人立穩腳跟,再要渡河則更加艱難了。

緊急關頭,我工兵部隊冒著敵人的炮火在汝河上架起一座浮橋。

入夜,只見南岸火光衝天,蔣軍佔領了大、小雷崗左右兩側的全部村莊,並村村點火,砍倒樹木,掃清射界。看得出蔣軍決心要把向南去的所有通路卡死。

敵人的炮彈不時在浮橋邊爆炸,浮橋已經幾次破壞,又幾次修復。

就在形勢最緊張的時刻,劉伯承、鄧小平來到汝河最前線。跟隨劉鄧一同來的,還有野司參謀長李達等人。

在一間小土屋裡,李達指著地圖向眾人介紹敵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