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原名將——上將陳錫聯 第二節

2.陳錫聯常到這一帶的學校里和學生打球,許多學生都知道這個愛打籃球的青年軍人是個旅長

抗日戰爭「百團大戰」時,陳錫聯已經是旅長了。在「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的作戰中,他率領八路軍129師385旅在獅堖山頑強地阻擊日軍的進攻,打出了威風。

獅堖山峰巒峻峭,遠遠望去如同一個圓錐,四周崖陡如壁,只是在山的東面有一條小徑通向山頂。北面山腳下,是正太鐵路。控制了獅堖山,既可防止日軍由平定、遼縣一線調集兵力支援正太鐵路,又可以堵住陽泉日軍抽兵解救正太鐵路西段被圍的分散據點。129師將這一艱巨任務交給了陳錫聯的385旅。

385旅是由紅4方面軍的紅4軍改編而成,這是一支戰績輝煌、戰鬥作風頑強的部隊。紅4方面軍的總指揮徐向前曾用「狠、硬、快、猛、活」五個字,概括這支部隊的戰鬥作風。無論小仗或大仗,游擊戰或運動戰,進攻或防禦,正面突擊或迂迴包圍,外線轉戰或內線突擊,這支部隊從上到下,自始至終都有一股狠勁,不消滅敵人,決不罷休。

不僅狠,而旦硬。危急時刻,拿得出,挺得住,過得硬。能在這樣的過硬部隊里當旅長,非一般人不能勝任。陳錫聯在這個旅里先是當主力團團長,後是當旅長,在他的領導下,這支部隊繼續保持勇猛頑強的戰鬥作風。

許多年以後,陳錫聯在回憶他帶兵的經驗時這樣說:部隊的勇猛作風,首先是一種震懾敵人的強大精神力量。戰爭不僅是雙方物質力量的較量,同時又是精祌力量的較量,兩軍相逢勇者勝。軍心渙散,萎靡不振,缺乏戰鬥勇氣的部隊,裝備再好也不堪一擊。如果上下一心,同仇敵愾,視死如歸,首先從精神上就戰勝了對方。當「百團大戰」戰役全面打響後,劉伯承和鄧小平將堅守獅堖山的任務交給了陳錫聯具體指揮。

1940年8月20日凌晨,769團以極其隱蔽的動作,攀上了獅堖山。隨後,陳錫聯率385旅指揮所也登上了山巔。

獅堖山易守,不在高,而在陡。從山腳至山頂僅僅200米,山周圍卻幾乎如同刀切斧剁一般。陳錫聯在山北面的一片灌木叢中,藉助望遠鏡把陽泉反覆看了幾遍,對指揮所的人說:「堅守獅堖山是一場惡戰,這裡雖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之地,但是日軍因為攻不上來,可能會求助於空軍。獅堖山頂平坦似田,如若空軍對我們實施轟炸,那形勢對我們將是不利的,因此要把困難想得多一些。」

在陳錫聯的指示下,各部隊立即搶修工事,爭取在大戰前把工事修得更堅固一些。

20日傍晚,日軍駐陽泉警備隊隊長德江光中佐,收到密探的報告,說在陽泉以南約80公里的地方駐有兵力約2000人的八路軍。德江光判斷,這股八路軍即使來襲,徒步行軍也需要兩天、因此他既沒有向上司報告,也沒有採取緊急措施。

驕橫的德江光沒有把八路軍放在眼裡,他認為自己掌握的兵力足以和大股八路軍決戰。他手下有獨立步兵大隊,山炮兵大隊,輕重兵中隊,加上縣警察隊、保安隊、警備隊,有作戰能力的近千人,憑藉這一軍事力量,德江光心裡格外坦然,不要說不出問題,就是出了問題,這些兵力也能對付。

20日夜,陳錫聯的385旅一部襲擊陽泉,割斷了日軍的有線通信,使德江光和上峰失去聯繫。

接著,385旅佔領了廟高地。

21日清晨,當德江光和軍司令部之間的聯絡中斷後,他這才感到事態嚴重。這時,陽泉以西的無名橋樑,辛興鎮、坡頭、測石、落磨寺鎮各據點,均受到八路軍的攻擊。德江光認為必須抓住八路軍一部與其決戰,否則只能進一步陷入被動挨打的困境。於是在21日的上午,先派出步兵向獅堖山進攻。

陳錫聯利385旅栺揮所的人,對於進攻獅堖山的日軍行動,觀察得非常清楚,陳錫聯命令各營連準備還缶。當日軍進入河灘徒步涉水時,385旅的迫擊炮連一陣猛轟,打得日軍未及登上南岸,便遺屍數具,掉頭往回跑。

下午,日軍出動步兵和炮兵,淌過洮河,逼近獅堖山下,向385旅769團右側陣地攻擊。守衛右側陣地的第1營在第3營配合下,以手榴彈和輕重機槍還擊,時間不長,即擊斃日軍炮兵中隊長中島,斃傷日軍近百人。殘佘日軍不敢戀戰,又涉水逃回陽泉。

22日清晨,200多名日軍從陽泉出來,又向獅堖山右側的1營陣地進攻。冒雨卧在泥水裡的1營指戰員,用排槍和集束手榴彈,把一次次衝上來的日軍打了下去。當日軍第5次衝擊時,1營3連的機槍手陣亡,幾十個日本兵眼看就要突入陣地,385旅政治部主任盧仁燦躍出指揮所,帶著1排機槍手衝上去反擊敵人。這時迎面飛來一顆子彈,擊中了盧仁燦的肩膀,他倒下了。

陳錫聯見狀,又帶著機槍手沖了上去。隨著機槍的掃射,接近陣地的日本兵紛紛倒下。接著,1營發起了衝鋒,把殘餘的日軍趕下了獅堖山。

陽泉公路被我軍切斷後,8軍打開陽泉通向榆次、太原的道路,只有下最大的本錢,與八路軍爭奪獅堖山。於是,23日天剛亮,陽泉守備日軍幾乎傾巢出動,向挪城山發起全線攻擊。日軍先以密集的炮火轟擊,然後大量施放毒氣,接著大隊步兵向獅堖山發起衝擊。

陳錫聯深知能不能繼續守住獅堖山,關係到129師在正太路西段破襲戰役的成敗。他指揮部隊進行殊死的抵抗。9軍的山炮轟毀了陣地上的工事,我軍就利用彈坑作掩體;日軍投擲的毒氣彈在陣地上冒出毒煙,我軍就甩出手榴彈驅散毒氣煙霧;大雨將戰壕、工事、掩體灌滿了水,指戰員們就趴在泥水裡射擊、投彈。口軍出動了20餘架飛機前來助戰,一時間,獅堖山上槍炮聲大作,喊殺聲震天動地。戰至夜幕降臨,385旅還是將日軍趕下山去。

在以後的兩天里,日軍又調集兵力,在飛機的掩護下,向獅堖山發起多次攻擊,但始終未能攻下獅堖山。陳錫聯率領385旅拖住了大量的敵人,為我軍在正太路的破襲行動創造了有利條件。直到當陽泉至榆次間的鐵路被徹底摧毀,陳錫聯才帶著385旅撤離了獅堖山。

此戰結束後,385旅受到八路軍總部的通令嘉獎。

「百團大戰」的第二階段的任務之一是拔除榆社至遼縣公路沿線日偽據點,稱之為「榆遼戰役」。陳錫聯擔任戰役的右集團總指揮。

陳錫聯對這一帶非常熟悉,馬廄村、石匣村、拐兒鎮、寒王村他都住過。他常常到這一帶的學校里打球,和許多學生在一起打過,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愛打籃球的青年軍人是個旅長。

和往常一樣,一個大的戰役殲始之前,陳錫聯總要召開戰前研究會。這次參加會議的是旅團的領導。陳錫聯首先講話,他對眾人說:「這一場戰鬥我們是在遼縣的土地上進行,我們385旅的指戰員要明白遼縣也是我們這個旅的家,是我們的根據地。這一仗一定要打出我們的威風,同時也要打出老百姓的驕傲和自豪來。大家想過沒有,遼縣現在7萬多人,男男女女除了小孩子外,他們都是我們部隊的一員,甚至小孩子也是我們的一個戰鬥員,哪一次戰鬥他們都是跟我們在一起的。遼縣的群眾現在的生活是糠萊半年糧,難道他們就沒有好糧食吃嗎?難道他們就願吃糠菜嗎?都不是,而是他們把好的糧食省下給我們了。」

參加會議的人聽到這裡,都很激動,一個個眼角都潮濕起來。陳錫聯繼續說道:「我們在太行山堅持鬥爭,是艱苦的英勇的,不僅是英勇鬥爭,還有英勇犧牲。但是,還要看到鬥爭和犧牲也不光是軍隊,還有老百姓。我們旅在遼縣打了不少仗,戰士負了傷以後,老百姓你背一個我背一個地背回家去,每次戰鬥都是這樣,部隊保衛了他們,他們又支援了我們,既是魚水關係,又是血肉關係。所以我說這次戰鬥要打勝,要打得讓老百姓痛快開心。」

陳錫聯是員勇將,又是一員很有頭腦的戰將。若說他與一些虎將有所區別的話,那就是他很善於戰鬥動員,他政治動員的水平甚至比一些政工幹部的水平還要高。

講完這些話後,陳錫聯才把話題轉到戰鬥的具體部署上來。此戰攻克石匣村敵據點的任務交給了769團。769團團長鄭國仲一聽把攻克石匣的任務交給他們這個團,立即站起身來說:「報告旅長,老9團決不辜負旅首長的希望和重託!」

陳錫聯鼓勵道:「上次在獅堖山打得不錯,爭取這一次要打得更漂亮些。」

「是!」鄭國仲回答得堅定有力。

769團跟旅指揮所前進到了狼牙山地區。

遼縣原是古代軍事要地,經常發生戰爭。清代縣內僅可查的墩台就有19處,其中就有鋪上、管頭和石匣。石匣是榆遼公路上一個有200多戶人家的大村,離遼縣15里,是遼縣的門戶。1939年7月日軍佔據遼縣後,先後派山本、水井中隊的一個小隊,進駐石匣村。日軍把王爺廟北面幾個院子的老百姓趕走,成為他們的兵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