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彩將軍——大將陳賡 第三節

3.陳賡走上抗日戰場後,率軍屢次痛打敵人,成為鬼子的眼中釘,以至於有時日軍「掃蕩」時,專想抓住陳賡

陳賡受過正規的軍事院校訓練,其髙超的指揮藝術和鎮定自若的大將風度,不僅受到我軍指戰員和人民群眾的愛戴,甚至那些兵戎相見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也崇敬不已。在中國革命戰爭每一個歷史時期,都可以見到陳賡的輝煌戰績,他因此被人譽為「常勝將軍」。

1932年6月,紅4方面軍決定發動潢光戰役,收復被敵人佔領的潢川、光山南部地區。此時,陳賡已是紅4軍12師師長了。

6月12日,陳賡率領12師包圍了雙柳樹。13日拂曉,陳賡採取「三面圍攻,網開一面」即「圍三闕一」的戰法,從東、南、西三個方向向敵1個旅發起攻擊;另以1個多團的兵力隱蔽集結在環山以北地區,虛留北面為出路,誘敵突圍,準備在敵人向北突圍的時候予以截擊。

戰鬥打響後,敵人見北面紅軍兵力較少,遂向北突圍。這正中陳賡下懷,他指揮部隊乘勢突人寨內,殲敵兩營後跟蹤追擊;而預先埋伏在環山北面的部隊,則迅速迂迴,在螞蟻店給了敵人迎頭痛擊。敵人見北逃無望,又折向西北逃竄。陳賡指揮部隊猛追,在傅流店以南的薛店一帶逃敵全殲,敵旅長也被擊斃了。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著名的虎將許世友,當時尚是陳賡手下的團長。許世友在回顧這一仗時說:「雙柳樹一戰的部署,表現了陳賡同志機智靈活的指揮藝術。當時,我們3個團對付敵人2個團,在兵力對比上並不佔絕對優勢,況且敵據守於工事之內,強攻硬打不易奏效,而採取『三面包圍,網開一面』的戰法,誘敵撤離既設陣地,這就為我軍殲敵於運動之中打下了基礎。」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同紅15軍團合編,恢複了紅1方面軍的番號,陳賡改任紅13團團長。這時,蔣介石派了5個師的兵力,對陝甘根據地進行第二次「圍剿」,企圖將紅軍消滅於立足未穩之中。毛澤東摸清了敵人意圖,便決定在直羅鎮一帶擺下戰場,把敵人放進直羅鎮,然後兩面夾擊,把它消滅。

當時由於陳賡的腿兩次負傷,軍團參謀長左權不讓他參戰,要他留下休息。左權同陳賡是老戰友,兩人一同投考廣州陸軍講武學校,後又一同進人黃埔軍校,再後又都成了紅軍的高級將領。左權真誠的關切使陳賡很受感動,但他執意不肯留下,還「埋怨」說:「人家新宮上任三把火,你卻潑我一瓢水!」左權知道陳賡的性格,只好做了讓步,但要配給他兩匹馬代步。陳賡還是不接受,說:「長征我是走過來的,不是騎馬來的!」左權沒有辦法,只好給他準備了一副擔架,時刻跟隨陳賡。

13團的任務是擔任軍團的警戒掩護,陳賡作為團長,跑前跑後,差不多比別人多走了一倍的路。大部隊沒出發前,他得先派出部隊,沿途搜索警戒;等大部隊過完後,他又得折回來,沿途檢查放哨。

由於長途奔波,陳賡傷殘的腿變得更瘸了,拄的棍子,一撐都發彎。可是專門給他準備的擔架,卻一直閑置著,誰勸也沒用,他就是不坐。

13團開到集結地域後,又接受了新的任務。軍團專門派來馬匹將陳賡接去看地形。受領任務回來後,陳賡異常興奮,在戰鬥部署會上,他高興地打著比喻,問部下們:「你們誰殺過『牛』?這回要殺『牛』了!中央紅軍進入陝甘後,這頭『牛』老跟著啃屁股,我們雖然砍了它幾下尾巴,它都沒老實。這回要朝著它的『牛』頭狠狠地給它一錘,然後給它開膛破肚!」他這一說,大家都明白了。這「牛」就是指敵109師師長牛元峰。

陳賡又說:「13團在長征中打了婁山關後,一直是當後衛,掩護全軍。這次我搶來了硬任務,打頭陣,攔住『牛』頭打。不過大家不要殺紅了眼就什麼也不顧了,還要注意政治瓦解。這裡有兩句口號,大家可要記住:一句是『寬待東北軍!』一句是『歡迎東北軍掉過槍口打日本』!」

陳賡就是這樣一個時時忘不了幽默的人,話從他的嘴裡出來就和旁人不一樣。

11月20日晚,方面軍下達作戰命令,各部隊按照預定方向奔襲前進,直奔直羅鎮。

部隊已經養精蓄銳多時,說走就走,就奔就奔。可這一來苦了陳賡,他柱著棍子走夜路,再快也走不過小夥子,漸漸地他與部隊拉開了距離。歐致富一看著急了,想著左權的叮囑,命令警衛員背上陳賡走。陳賡也擔心誤了指揮,只好由兩個警衛員輪流背了一段路,又坐了一程擔架,這才趕上了部隊。

經過一夜的奔跑,13團準時到達指定位置,與友鄰部隊一同將敵人團團圍在直羅鎮。

這次戰鬥不到兩小時,就把牛元峰師基本消滅了。

在這次戰鬥中,陳賡再次負傷,他的左手拇指被子彈打穿。抗日戰爭爆發後,陳賡帶領129師386旅隨師部開赴山西戰場,開展游擊戰爭,建立以太行山為依託的抗日根據地。

在抗日戰爭中,智勇兼備的陳賡像一個手持利戟的戰神,邊走邊打,神出鬼沒,搞得日寇焦頭爛額。在日本侵略者眼裡,他是十分頭疼的「好戰」的將軍。

陳賡自己就說:「有幾天不打仗,我就坐卧不安,煩悶的難受」。整個抗戰期間,他率領部隊馳騁於晉冀魯豫的遼闊大地,到處留下他征戰的足跡。作戰中,他特彆強調游擊戰,對游擊戰有深刻的理解,他曾形象地說道:「游擊戰的實質,就是大踏步地前進,大踏步地後退,有時走大路,有時走小路,有時分散,有時集合,要游要擊。不游不擊,反受打擊。」

1937年10月,日軍到達忻口,進犯娘子關,娘子關告急。陳賡率386旅增援娘子關,打響了386旅對日作戰的第一仗。

10月25日,偵察分隊向陳賡報告:日軍20師團的運輸部隊巳向平定進犯,其後方輜重部隊千餘人尚在測魚鎮宿營。129師首長判斷這股敵人勢必尾隨其主力經七亘村向平定跟進。於是,立即率部隊在七亘村設伏。

26日清晨,日軍輜重部隊在200餘名步兵的掩護下,果然由測魚鎮大搖大擺地向西進發。9時許,當其先頭掩護分隊通過七亘村,後續掩護分隊尚在東石門,而輜重騾馬群恰好進入伏擊區時,隱蔽子公路兩側的386旅突然向敵人發起攻擊,隨著一陣手榴彈擲出,戰士們端起雪亮的剌刀向敵群撲去。日軍遭此突襲,慌亂中無法佔據有利地形組織抵抗,只得拚死突圍向測魚鎮方向回返,但在南嶺又遭我預伏部隊的截擊。

這次戰役,僅經過兩小時激戰,我即以10餘人的傷亡,換取了擊斃日軍300餘人的重大勝利,並繳獲滿載軍品的騾馬300餘匹。首戰告捷,陳賡沒有因勝利而沾沾自喜,反而在思索:日軍由於正面進攻非常順利,驕橫不可一世,七亘村受挫,並不能改變他們的計畫,何況急於西犯的敵20師團,除七亘村外別無它路可走。於是,129師首長決定在七亘村二次設伏。

敵人已有過一次教訓,變得更加兇殘。而陳賡有第一次的經驗,把再次伏擊部署得更加周密、錆當。28日拂曉,敵由100餘名騎兵和300餘名步兵組成的掩護隊,押解著大批給養從東向西嚴密搜索前進。我軍設伏部隊嚴守隱蔽偽裝紀律,致使敵軍進入我伏擊地,離戰士只有四五十米時仍無察覺。當敵騎兵通過後,我突然向敵後續輜重部隊發起進攻,殲敵百餘名,繳獲大量物資。

1938年2月,日軍開始向同蒲路南段進攻。陳賡奉命將正太路游擊任務交給兄弟部隊,自己率386旅轉人晉東南作戰。3月,劉伯承師長運用《孫子兵法》中「攻其所救,殲其救者」的戰法,決定襲擊黎城,吸引潞城與涉縣兩方面的敵人來援,然後再伏擊他們,386旅的任務是殲滅援敵。經過實地勘察,陳賡決定在神頭嶺設伏。

神頭嶺一帶的公路是從山嶺上通過,伏兵不易選擇居髙臨下的陣地,陳賡便決定利用公路兩旁的舊工事,嚴密偽裝,使敵人意想不到我軍會在這樣近的距離內設伏。當時有人擔心是不是風險太大,陳賡詼諧地說:「打仗,本來就是幾分冒險的事嘛!有的險冒不得,有的險卻非冒不可。諸葛亮的空城計不也是冒險嗎?如果—點險不冒,他只好當司馬懿的俘虜,還有什麼戲好看?」

部隊進人設伏陣地後,陳賡對戰士們說:「就是敵人的馬蹄子踩著了你的手,沒有發現你,你也不要動。這好比獨木橋上打架,手快打手慢。只要我們偽裝得好,就更能發揮突然性。」

3月16日凌晨,「圍點」戰鬥在黎城打響,潞城之敵匆匆趕來增援。當他們經過神頭嶺時,雖然搜索了一番,卻沒有發現他們鼻子底下的伏兵,急急忙忙朝前趕去。陳賡一聲令下,我軍突然開火,打得敵軍人仰馬翻,兩個小時即解決戰鬥,真是一場乾脆利索的伏擊戰。這次閃電式的圍殲戰,打得敵人喪魂落魄,異常震驚。敵人驚恐之餘,不得不稱陳賡指揮的這次戰鬥是「典型的伏擊戰」。像每一次戰鬥任務來到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