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十一章

洛陽,這座東周王城、千年帝都,與牡丹結緣,始於隋代。當年,隋煬帝下令在洛陽興建西苑,為了裝點西苑,他同時下令大量種植牡丹。一時之間,洛陽城內不論富人還是窮人,都紛紛開始種植牡丹。人們喜愛牡丹,不僅僅因為隋煬帝的命令。花朵大而色彩艷麗的牡丹,有的雍容華貴,有的富麗端莊,有的嬌艷嫵媚。一處居所、一處園林,只要有幾株牡丹點綴,頃刻之間便顯得明亮起來,新鮮起來。牡丹花馥郁的芳香,更是讓人陶醉。隋朝很快滅亡了,但是,洛陽城種植牡丹卻成了一種民間的傳統。到了唐代,洛陽成為東都,牡丹在洛陽城內更是被普遍種植。不僅是皇家園林大量種植牡丹,即便是寺院、民宅,也大量種植牡丹。武則天當政時期,因為牡丹花為武則天所好,更是在洛陽城內盛極一時。當時,洛陽城內的皇家禁苑、上陽宮、上林苑匯聚了天下最為珍稀的牡丹品種,在白馬寺、香山寺、景明寺幾大寺院內,人們也可以看到一些非常珍貴的牡丹。民間宅院之內,牡丹花也是爭奇鬥豔。每年四月,洛陽城內牡丹花花開千樹、芬芳四溢。洛陽牡丹甲天下,絕非虛名。

唐代諸多詩人寫了無數詩詞頌揚牡丹。

王建有《賞牡丹》詩云:

此花名價別,開艷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紅燒躑躅枯。

軟光籠細脈,妖色暖鮮膚。

滿蕊攢黃粉,含棱縷絳蘇。

好和薰御服,堪畫入宮圖。

晚態愁新婦,殘妝望病夫。

教人知個數,留客賞斯須。

一夜輕風起,千金買亦無。

韓琮有《牡丹》詩云:

桃時杏日不爭濃,葉帳陰成始放紅。

曉艷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名移蘭杜千年後,貴擅笙歌百醉中。

如夢如仙忽零落,暮霞何處綠屏空。

李白有《清平樂》詩云: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

劉禹錫有《賞牡丹》詩云: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司空圖有詩云:

中國名花異國香,花開得地更芬芳。

才呈冶態當春畫,卻斂妖姿向夕陽。

徐凝有《牡丹》詩云: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唐代的詩人令狐楚有首詩題名《赴東都別牡丹》,詩歌看似寫牡丹,卻是寫思念洛陽與故人的深情。詩云:

十年不見小庭花,紫萼臨開又別家。

上馬出門回首望,何時更得到京華。

劉禹錫寫了一首和詩《和令狐楚公別牡丹》。詩云:

平章宅里一欄花,臨到開時不在家。

莫道西就非遠別,春明門外即天涯。

牡丹,在唐代不僅成為人們熱愛的欣賞對象,而且也成為人們彼此寄託情懷的象徵。五代時期,牡丹依然被詩人大量吟誦。皮日休有《牡丹》詩云: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

競誇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

裴悅有《牡丹》詩云:

數朵欲傾城,安同桃李榮。

未嘗貧處見,不似地中生。

此物疑無價,當春獨有名。

游蜂與蝴蝶,來往自多情。

今年,新的王朝——宋王朝建立了。今年,是洛陽城內的牡丹花在新王朝的第一次盛開。洛陽城內,人們聽說柴司空發起天下牡丹會,無不是興高采烈,早早期盼著這次盛會的召開。天下牡丹會召開的那天,洛陽城內,人們相攜出遊,四處賞花。張家園、月陂堤、栗棣坊、長壽東街等處更是歡聲笑語、笙歌四起。即便如佛門清凈之地,這一天也不太清凈了。寺院里擠滿了賞花的遊人。一個庭院內,只要有一兩株名貴牡丹,人們就會不遠數里、數十里前來觀賞。

為了凸顯天下牡丹會的盛況,柴守禮聯合洛陽城「十阿父」,或強征,或低價收買,或友情邀約,在很短時間內從民間徵集了十數萬盆牡丹,在洛陽城內專門設置了幾處牡丹園。一時之間,幾個牡丹園成了名品彙聚的花團錦簇之地。這幾處牡丹園內,處處是開得正盛的牡丹,姚黃、魏紫、豆綠、洛陽紅、金屋嬌、念奴嬌、紫玉奴、金縷衣、醉西施、夜光白,各種牡丹名品,爭奇鬥豔,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姚黃、魏紫這兩種最為名貴的品種周圍,圍觀的人最多,一個個都是瞪大眼珠子,伸長脖子,嘖嘖稱奇,對難得一見的名品稱讚不已。

觀光賞花的人中,也有好議論朝政的。

「聽說,這次牡丹會邀請了許多節度使、刺史來觀賞啊!」

「可不是嘛!這幾天,洛陽城內的不少客棧都被一些官員包了。幾乎所有客棧都住得滿滿的。」

「這回客棧老闆們可發財了啊!」

「告訴你啊,何止是節度使來了,聽說當今皇帝也秘密駕臨洛陽了!」

「真的嗎?」

「那能假?你難道沒見到?這兩日有衣甲鮮明的軍隊已經開往白馬寺那邊駐紮。據說,那些都是皇帝的親兵啊!」

「柴司空是這次這天下牡丹會的發起者,這本身恐怕就是一個暗示吧。」

「哦?說來聽聽。」

「據說,在一個大雪紛飛的隆冬之日,唐後武則天在皇家園林中飲酒作詩。幾杯酒下肚後,武后乘著酒興作詩,詩云:

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這可不就是在向百花下詔嗎!所以啊,一夜之間,百花齊齊綻放。哎,偏偏那牡丹抗旨不開。武后見獨有牡丹膽大妄為,心生惡念,怒將牡丹貶到了洛陽。這牡丹還偏偏來勁了,到了洛陽便朵朵怒放。這下子武后更被激怒了,她下令用大火燒死牡丹。可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第二年,被燒焦的牡丹卻開得更加旺盛了。」

「兄台,你的意思是?」

「在下想啊,柴司空搞這個天下牡丹會,恐怕就是為了暗示陛下不能憑一己之喜好來統治天下吧。」

「有道理,有道理!」

這些人一邊在牡丹園賞花,一邊悄聲議論著。

皇帝、朝廷大員和節度使們賞花的地點是白馬寺。這裡是天下牡丹會的主園區。天下牡丹會期間,白馬寺禁止平民進入。在白馬寺後的一片空地上,柴守禮專門令人搭建了帳篷,以供皇帝接見臣子們使用。大帳的周圍,擺滿了珍奇名貴的牡丹花。

趙匡胤在白馬寺門前的那尊石馬前站了一會兒。這尊白馬和整座白馬寺,是漢明帝為了紀念那匹從西域馱回經書(翻譯後相傳即為《四十二章經》)和佛像的白馬而建設的。趙匡胤定睛注視著那尊石馬。它謙恭溫順地站著。它微微低著頭,眼泡微微鼓起,彷彿正沉默地等待主人。他忽然注意到石馬的額頭上,有一個小紅點在動。是一隻小蟲子,有紅色帶黑斑點的殼。它慢慢地在石馬的額頭上爬動。當他盯著它看時,它不動了,彷彿也在看他。

死的比生的更長久,靜的比動的更不朽!在這隻蟲子的眼中,我是什麼呢?在這隻蟲子的眼中,我與一朵在它頭頂飄過的雲有分別嗎?我與一片在它眼前晃動的樹葉有分別嗎?我與一頭在它旁邊經過的牛有分別嗎?我與一個在它前面停留的另外一個人有分別嗎?這些奇怪的問題在這一刻突然莫名其妙地出現在趙匡胤的腦海中。

他扭過頭,看了看山門東南面不遠處的齊雲塔。它在那裡靜靜地立著,像個冷靜的巨人。藍色的天空中,白雲被風吹著,安靜地、緩緩地移動。多麼寧靜的天空啊!石頭馬、齊雲塔、飄浮在藍色天幕上的白雲,多麼寧靜的一切啊!它們幾乎是不朽的啊!在我們這些活著的人都死去之後,它們也許還是像此時此刻那樣寧靜啊!我們的祖先,是否也曾經像我一樣,如此這般地看著它們呢?是否也像我一樣,感受到這近乎不朽的寧靜呢?也許,我的子孫們,還會看到這樣的飄浮著白雲的藍天,看到這石馬、這高塔,也許還會看到與這一模一樣的蟲子。蟲子啊,你可知道它們與人的分別啊?思緒靜靜盤旋在他的腦海,他又將眼光從齊雲塔移到近處,看了看跟隨著他的人。他看到趙光義正向他這邊看來。他眼光與趙光義的眼光碰在了一起。「在這隻蟲子眼中,我與另外一個人會有分別嗎?」這個問題再次在他腦海中湧現,在腦海中捲起惆悵的浪花。

他再次看了一眼石頭馬額頭上那隻小蟲子。它在那裡一動不動,彷彿正在看著他。

他愣了愣,扭過頭,不再去看那小蟲子和石頭馬。

一大早,致仕司空柴守禮帶著洛陽「十阿父」的其他九人,已經來到白馬寺大門前等候皇帝駕到。王溥的父親王祚、王彥超的父親王重霸、韓令坤的父親韓倫等九個人,是柴守禮的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