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洋槍 2、早在明初,青岩就是威震八番的軍事要塞

從地圖上看,貴州的輪廓,特別像一張荷葉。它飄零在歲月的長河,見證了貴州歷史變遷中的風風雨雨……

青岩,古書上叫「青」,位於貴陽正南,因其背倚青山、地處通衢要衝而得名。在數座嶺脈交會處,青岩堡居高守險一關突兀。

這裡北擁省城貴陽,南銜廣順(長順)、定番等州、縣,控制著南出廣西的驛道。同時,這裡還是省城納糧運米之咽喉。元朝起,歷代文獻、典冊,對青岩均屢有詳述,稱其「南鄙要害」或「省城南屏」。漢朝以前,這裡是個苗、漢、布依諸民族雜居的小村落。至元朝,青岩已是黔中首屈一指的文化古鎮。

貴州的大多數漢人,都是朱元璋「調北征南」時過來的。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授傅有德為「征南大將軍」,率三十萬人馬征討西南。傅有德率部進軍貴州、雲南,先後打下普安、普定、畢節、麗江、大理。原先那些我行我素的土司,盡皆稱臣歸附。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令傅有德設貴州都指揮使司於貴陽城西南(今都司路)。二十四年再置貴州前衛於城南。傅有德的部隊則就地屯駐,一面戍邊,一面種糧。

屯軍駐紮下來之後,屯堡分布於城之東、南、西三野。每百戶為一個行政單位。屯駐官兵與當地土著互往,漸漸娶妻生子自成一室。蠻荒之地若無地名,就以駐軍頭目的姓氏賜封,姓什麼就叫這兒什麼「官」。後來又演變成了「關」。貴陽周圍的「陽關」、「孟關」、「金關」、「竇關」等地名,就是這麼得來的。

——大西南這段歷史,被後人稱做「調北征南」。

鑒於青岩地理位置的特殊,1572年,明穆宗朱載垕下令在此設立土司治所。首任土司官,是一個叫班麟貴的布依人。1622年,水西宣慰司同知安邦彥、永寧宣撫使奢崇明起兵反叛明廷。在官軍與叛軍交戰的八年中,班麟貴「竭誠輸米、隨師助剿」。叛亂平息,朝廷重賞班麟貴,授其三品同知銜。後又任命他為青岩土守備,並准世襲(同知是行政官銜,土守備乃軍職)。至此,班氏已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下轄八番十二司,領七十二寨,可謂勢大權傾,受盡朝廷恩寵。青岩古城堡,就是班氏於明天啟二年建成的。其間,班麟貴親自踏勘選址,指揮士兵和匠人伐樹燒荒、炸石平地,並順山勢高壘危石,建成了這座憑關守險的軍事要塞。

青岩古堡,城牆高三丈、厚九尺。東、西、南、北四方各設一圓拱形城門,上矗穿斗式懸山頂敵樓。它的圈地,方圓約有十三里。

遠遠望去,這座古堡氣度非凡,凜然自負。明、清兩代,它充分發揮了軍事要塞的屏障作用,幾百年間,省城「南境無犯」。同時,基於特殊的區位優勢,人們由這裡北上省城,南出羅斛(羅甸)、廣西,各種商品在此流通、匯合,青岩漸漸成了一個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南來北往的商賈把它叫做「青岩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