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長樂未央

最吸引人目光的是殿前台階兩旁佇立的六個巨型銅人,各高三丈、重千石,正是昔日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收繳民間兵器所鑄的十二金人,胸前鑄刻有秦相李斯所篆、秦將蒙恬所書的銘文:「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諸侯為郡縣,一法律,同度量。」

大漢京師長安周回六十里,是天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因先有皇宮,後有城邑,整座城市格局獨特——分布在城南和中部的未央宮、長樂宮、北宮等宮殿群佔去全城總面積的三分之二。這些宮殿群各自獨立,四周圍以牆垣形成宮城,每座宮城之中又有各種各樣的宮室建築群。在諸多宮城中,以長樂宮和未央宮規模最大,地位最重要。兩座宮城各占城南的東、西部,總面積加起來幾乎是長安城的一半。

長樂宮的建設早於未央宮,是大漢最早的皇宮,原是秦代舊宮興樂宮,坐落在塬地龍首原 由北轉東之處,地勢凸起,居高臨下,隔渭河與咸陽相望。昔日項羽率軍入咸陽,盡燒秦宮室,大火三月不滅,咸陽成為一片焦土,唯有位於渭河南岸的興樂宮倖免於火。劉邦稱帝後,原本計畫建都洛陽,後來聽從婁敬、張良等謀士建議,決定改定都在戰略地位更為重要的關中,命丞相蕭何先修復興樂宮作為皇宮,並改名為長樂宮。又為新都取名為「長安」,取自當地地名長安鄉,意為「長治久安」。最初的建設者都是修建過阿房宮的「秦之舊匠」,主持工程的少府陽成延原是秦代軍匠,長樂宮完工後被封為梧侯,食邑五百戶。

自落成之日起,長樂宮就是大漢的權力中樞、布政之所,後來即使更加宏偉壯麗的未央宮落成,漢高帝劉邦還是一直住在長樂宮中,直到病死。

從漢惠帝開始,西漢皇帝移居未央宮,長樂宮則成為太后的住所,「人主居未央,長樂奉母后」成為漢代的定製。由於長樂宮位於未央宮之東,所以又稱「東宮」,又因其為太后所居,皇帝常到此朝請太后,故又稱為「東朝」。

雖成為太后之宮,長樂宮依舊在朝政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漢惠帝劉盈在位時,時常要到長樂宮向母后呂雉請示。吳楚七國之亂時,漢景帝劉啟頻繁往來於長樂宮,就政局與母后竇漪房商議。即使雄才大略如當今天子劉徹,也曾就丞相田蚡囚禁灌夫之事率領群臣到「東朝」廷辯 。

長樂宮坐北朝南,由一系列宮室構成,整體建築大致為方形,周回二十里,宏偉壯麗,規模相當可觀,僅外圍宮牆就厚達二十多丈。四面各開設宮門,因南門臨近規劃中的長安南城牆,北門正對東西橫貫全城的馳道,因而東、西二門是進出皇宮的主要通道,門外各築有闕樓,西闕又稱白虎闕,東闕稱蒼龍闕。宮城內有前殿、大夏殿、長信殿、長秋殿、溫室殿、永壽殿、永寧殿、永昌殿、神仙殿、鍾室、鴻台等十四座主要宮殿。

長樂宮的主體建築是前殿,四周築有牆垣,殿門辟於南面,門內設庭院,院中有南北道通至前殿之上。正殿兩邊,對稱分布著大小相同的東廂和西廂。正殿東西四十九丈七尺,兩杼中三十五丈,深十二丈,極其宏闊,當年由漢高帝劉邦親自主持的大漢立國典禮便是在此殿舉行。因其地位非凡,殿中正首至今供奉有劉邦斬白蛇起義的金劍,世稱高帝斬白蛇劍。

大夏殿是長樂宮中規模僅次於前殿的大殿,位於前殿之東,雕飾華麗,殿前有清澈見底的魚池和酒池,昔日秦始皇嬴政曾在這裡舉辦盛大的酒池肉林之宴。但最吸引人的目光的卻是殿前台階兩旁佇立的六個巨型的坐姿銅人,各高三丈、重千石 ,正是昔日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收繳民間兵器所鑄的十二金人——足履六尺,皆夷狄 服,胸前鑄刻有秦相李斯所篆、秦將蒙恬所書的銘文:「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諸侯為郡縣 ,一法律,同度量。」

十二金人自鑄成之日起,一直被放置在秦京師咸陽阿房宮的宮門外,據說能夠安定天下。然而暴秦殘酷無道,苛政勝於猛虎,民不聊生,再大再重的銅人也難以鎮壓住不平的人心。秦朝末年,陳勝、吳廣首先起義抗秦,一時間風起雲湧,群雄響應,從秦始皇兼并天下到秦滅亡,前後僅十五年時間。義軍中實力最強的項羽率軍進入咸陽後,將秦宮中的金塊珠礫搶掠一空,又縱火燒了阿房宮,三百里邐迤宮室盡成焦土。廢墟中獨剩十二金人,巍然屹立不倒,默默見證著歷史的興衰與王朝的更替,即後世詩謂「朝做干戈化爐紅,暮看焚盡阿房宮」。漢代立國,劉邦不嫌麻煩地將其移來長安,安置在長樂宮中醒目的位置,自然也是希望它們能協助劉氏鎮守漢室天下。

時值陽春三月,大漢天子劉徹親自帶領涉安侯於單到長樂宮拜見王太后,順便參觀遊覽聞名天下的十二金人。皇帝的臉上寫滿了春風得意,隨侍其左右的也儘是親信重臣,三公有丞相薛澤,御史大夫公孫弘;九卿有太常司馬當時,郎中令李廣,未央宮衛尉蘇建,長樂宮衛尉段宏,太僕公孫賀,廷尉張湯,大行正丘,宗正劉棄,大司農鄭當時,少府孟賁;京師長官有中尉李息,左內史李沮,右內史汲黯等人;諸卿有主爵都尉李蔡、御史中丞李文等;另有不少匈奴降人封侯者及後人,如弓高侯韓則、襄城侯韓釋之,均是韓王信後人;還有不少內朝寵臣如將軍衛青 、光祿大夫吾丘壽王,太中大夫東方朔、嚴助,侍中桑弘羊,郎官徐樂、霍去病等,新近歸國回朝任職的太中大夫張騫、奉使君甘父、郎官趙破奴也在其列。

於單正是幾月前新投降大漢的匈奴軍臣單于之子。他本早被立為太子,該當繼承單于之位,卻被其叔伊稚斜用武力打敗,為了保命,只得南下投降了大漢。因為他是有史以來名號最尊、地位最高的匈奴降人,皇帝劉徹欣喜萬分,封其為涉安侯,並許以親生女兒夷安公主下嫁。只是女婿三十來歲,比岳丈還大了幾歲,雖然在旁人看起來未免有些可笑,但皇帝卻毫不在意,心情大好之下,甚至還下詔大赦天下,稱:

夫刑罰所以防奸也,內長文所以見愛也;以百姓之未洽於教化,朕嘉與士大夫日新厥業,祗而不解。其赦天下。

倒不是劉徹格外偏愛於單,而是當於單跪倒在金階玉闕下的時候,他看到匈奴單于匍匐在自己腳下的未來,大漢自白登之圍以來被迫向匈奴貢獻金帛女子的羞辱,都將由他一雪前恥,九世之讎 ,終將在他手中得報。

於單身材矮而粗壯,除了頭頂留著一束頭髮外,其餘部分都剃得精光,闊臉高額,厚眉杏眼,上鬍鬚濃密,下巴上則有一小撮硬須,看起來極有草莽氣概。

他對十二金人早有所聞,此刻親眼見到銅人造形之大、製作之精巧考究,為生平所僅見,雖然驚嘆不已,但心中很是不解,問道:「聽說前秦始皇帝銷鎔了天下兵器來鑄造這十二座銅人,如此一來,民間百姓沒有了兵刃,憑什麼防身,憑什麼抵禦外敵?難道這些金人比兵器更有用么?」

劉徹哈哈笑道:「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這一點,要有勞徐卿向涉安侯解釋。」

隨侍在一旁的徐樂只得上前道:「昔日秦始皇滅六國而統一天下,不服者大有人在,他擔心民間造反,所以提前收繳了兵器。至於抵禦外敵,中原地廣人多,僅一個大郡就能抵得上匈奴全部人口,朝中有足夠多的常備軍隊。即使需要徵召民間黔首入伍,各地武庫中也備有武器,可以及時分發到各人手中。」

匈奴舉民皆兵,各個生長於馬背,以精於騎射為榮,單于也是大力獎勵民間練兵習武,與中原制度有本質的區別,徐樂一番解釋,於單仍是困惑難解。

太中大夫東方朔插口道:「這麼說吧,秦始皇擔心的不是像匈奴這樣的外患,而是怕他自己治下的百姓造反,所以他先繳了這些人的兵器,讓這些人想造反也沒有武器可用。結果秦代如此強大,防民甚於防川,還是被反掉了,僅傳了二世。再譬如說,我大漢武風強悍,民間百姓時興佩劍帶弓,就有人擔心了,擔心百姓手持弓弩抗拒官府,於是想奏請天子禁止百姓挾藏弓弩,多虧當今天子聖明,沒有採納。如今民間人人舞刀弄箭,也沒有見誰要造反。」

一旁的御史大夫公孫弘聽在耳中,臉上登時青一陣白一陣,禁止百姓挾藏弓弩正是他不久前的提議,認為只有如此才能禁止郡國盜賊群起。

這公孫弘字季,菑川 薛縣人氏,七十餘歲,在當今漢臣中最具有傳奇色彩。他年輕時家貧,靠為富人到海邊放豬為生。後來好不容易當上了薛縣獄吏,又因為沒有學識,常常犯錯,終被免職。他深受刺激,自此發奮讀書。建元元年,劉徹即位,下詔訪求為人賢良通文學之人。當時公孫弘年已六十,以賢良的名分應徵,被任命為博士。過了兩年,劉徹派他出使匈奴,歸來後陳述的情況不合帝意,劉徹認為其人無能,公孫弘被免職,賦閑在家。又過了數年,劉徹徵召文學,菑川國又推薦公孫弘。公孫弘來到太常應策,對策被排在諸位儒生的最末。然而當劉徹讀到其對策後,立即將其擢為第一,隨即召見,贊其相貌姝麗,丰儀魄偉,再次封為博士。公孫弘這次學了乖,凡事察言觀色,揣摩帝意,由於其馴良守禮,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