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篇 古北口莫入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至少部分是真實的。

這個故事是從我的一位朋友那裡聽到的,而且不止一次。這位朋友是個靦腆、安靜的姑娘,可是一碰到類似於午夜的宿營地篝火旁、凌晨離開錢櫃的路上、疾馳於深夜高速的越野車后座的場合,她就像是被撥動了一個開關,一改平日的內向,略帶神經質地把這個故事再給我們講一遍。而且她每次講的時候,都會用「上次我忘記說了」的方式,在裡面插入更多細節——有些細節讓它聽起來更真實,有些細節讓它更離奇。於是,這個故事在一遍遍的講述中逐漸變得豐滿詭異,以至於即使是講述者自己也無法再從中準確地剝離真實與想像。

我對這個故事很感興趣,雖然裡面有諸多細節自相矛盾,還有許多不符合常識的腦補之處,但我還是決定忠實地把這些記錄下來,保留它的每一處瑕疵。正因為這種粗劣感才使它更像是一段口述的經歷,而不是一個精心雕琢的故事。為了揣摩她的心情,我特意選擇在午夜記下這個故事。也許一過十二點,故事本身的某處開關也會被悄然撥動,瀰漫出令人難以言說的詭秘氣質。

這個故事有一個非常經典的開頭:我的朋友有兩個同事,有一年夏天,她們決定去爬野長城。

爬野長城是北京年輕人中很流行的一種戶外運動。所謂的野長城,不是八達嶺那種毫無個性的旅遊景點,而是指穿行於懷柔、延慶、密雲、門頭溝、平谷山區之間的明代長城城牆。長城延伸至此,牆體依山勢而起,往往百轉千回,時而隱於斷崖之下,時而盤於高坡之巔,如同一個線段迷宮,難以捉摸。這些長城地處險峻,人跡罕至,多少年來都無人修葺維護,大部分牆體已然荒朽不堪,甚至只殘留幾截斷垣殘壁,反而保留了原始風味。

適合野長城愛好者的長城有很多處,比較著名的有長峪城古村、黃花水關長城、亓連關長城、牆子路長城、箭扣長城等。不過我朋友的那兩個同事認為,當一個幽靜之地變成熱點就沒勁了,她們不想混在一大群背包客之間,像逛動物園一樣爬山。所以她們在研究了幾天攻略和地圖以後,決定前往古北口長城。

古北口在密雲東北,已經是北京與河北的交界處。她們選擇這裡有兩個原因:第一,古北口附近的長城體系保存得很完好,城段之間彼此貫通,可以選擇的攀登處有很多;第二,古北口距離城區很遠,有一百二十多公里,遊客相對比較少。

定下目標以後,她們分頭去做了準備。哦,對了,我還沒有介紹這個故事的兩個主角。她們都是女生,八○後,與我的朋友在同一家廣告公司工作,都姓張,我們不妨稱她們為「大張」和「小張」。大張在大學時代是學生會幹部,性格乾脆,富有條理。她是個有科學精神的無神論者,唯獨有點怕鬼,這跟理念無關,純屬心理問題;小張年紀稍小,滿腦子都是幻想,平時喜歡看看動漫,算算塔羅、星座,是個有點神神道道的天然呆。

她們沒有車,也沒有駕照,本來打算坐公共汽車到密雲,再轉到古北口鎮。小張提議說,為什麼不坐火車去呢?大張打聽了一圈,發現古北口雖然有一個小火車站,但根本查不到路過的車次,也買不到票。一位在火車站工作的朋友告訴她們,古北口站從2008年起就只剩貨運業務了。

「不過你們也不要灰心,古北口站只是停辦客運業務,但仍舊保留著乘降所的功能。北京北站有兩趟綠皮客車會在這一站停留一分鐘。」朋友說完,憂慮地看了她們一眼:「我聽說那個站……嗯,有點複雜……如果你們堅持要這麼走,我告訴你們乘坐的方法。」

這兩趟綠皮客車一個是6453,上午6點16分發車,10點43分到;一個是4449,下午4點43分發車,晚上8點43分到,路上都是四個多小時,而且經常晚點。大張和小張再三權衡,決定坐4449那趟車。這樣一來就可以在星期五從公司提前一點出發,前往北站上車,晚上到古北口睡一夜,星期六一早精神飽滿地去登長城。

現在回想起來,這是她們在整個旅途中犯的第一個錯誤。

確定車次以後,小張在網上搜索當地農戶,希望找一個在古北口附近的村子當落腳點。兩個姑娘都認為,她們只是想找個地方睡一夜,沒必要太鋪張浪費。小張本著這個原則,選定了一家農家樂。從地圖上看,這個村子恰好位於古北口火車站與長城之間,地理位置很理想。但是電話打過去,對方說已經不做這個生意了。在小張的懇求下,對方推薦了同村的一位獨居老人,姓國,他家的房子很大,應該夠住。

「只要安靜點就沒事。」對方在掛電話前叮囑了一句。

小張按照提供的號碼打過去,發現是一個小賣部的電話。小賣部的主人聽明了來意,放下電話出去喊了一嗓子,幾經周轉,國老頭才拿起了話筒。他的口音有點模糊,聽力也有點差,溝通起來頗為吃力。小張費了好大力氣才跟他談好了條件——國老頭提供當晚的住宿,十塊錢一個人,不包括早餐。這個價格讓小張很滿意。早餐也不是問題,她們自己會帶足夠的麵包和火腿腸,還有泡麵。小張特意說明,因為抵達古北口已經很晚了,他得去火車站接她們。國老頭咕嚕咕嚕地說了一句,也不知道是答應了還是拒絕,然後主動把電話掛了。如果是大張的話,大概會再撥回去,確認國老頭確實聽明白了,但小張沒多想,高高興興告訴大張一切都安排妥當了。

這是第二個錯誤。

剩下的就是一些簡單的準備工作。小張帶了各種零食、PSP(掌上遊戲機)、照相機以及好幾本漫畫書。大張則準備了一些遠足必要的東西,諸如創可貼、手電筒、打火機、指南針什麼的——這次計畫只有一個白天的活動,所以她沒準備太多東西。大張還考慮要不要帶張地圖,但發現市面上的地圖對她們爬長城沒有任何幫助,只在網上參考了一下攻略,決定星期六一早沿著卧虎山長城向東爬——從卧虎山到蟠龍山、金山嶺,都是很好的城段。

到了星期五,大張小張背著旅行包到了公司。同事們聽說她們打算周末去爬長城,都紛紛表示羨慕。只有老闆表示了憂慮,提醒她們注意安全,隊伍里沒有男性,又是荒郊野嶺,如果遇到什麼危險,一定要第一時間報警或者打電話給同事。

「你們一定要活著回來,項目還得靠你們來完成。等交了這個,你們死活什麼的我就不管了。」老闆滿懷關心地叮囑他們。

下午3點,大張小張向老闆請好假,拿起背包離開了公司。公司離西直門不算遠,而且周末晚高峰還沒降臨,她們在4點15分順利抵達北京北站。按照朋友的指點,她們買了兩張4449到懷柔北的車票,然後在候車室里興奮而耐心地等待。她們一直等到4點43分,還是沒有任何登車的動靜。大張跑過去問乘務員才知道,這趟車的發車時間晚了,要到5點30分才會開出。沒辦法,在這個高鐵與動車大行其道的時代,綠皮車已經成為最低等的存在,尤其是四個數字構成的車次,必須給一切火車讓路,任憑它們趾高氣揚地從身邊飛馳而過。

很快檢票口聚集了一大批乘客,他們大部分是在北京打工的河北農民,趁著周末回家,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與娃娃。大張和小張幫其中一位中年婦女扶起她的行李,兩邊很快就熟悉起來。中年婦女是隆化人,經常坐這趟車,她證實了火車站朋友的說法,這趟車確實會在古北口停留一分鐘。

「你們兩個女娃怎麼跑到那裡去?」中年婦女問。「我們去爬長城。」小張自豪地說。

中年婦女忽然想起來什麼:「這趟車晚上才到,有白天到的車,你們為啥不坐?」大張回答說,日程規劃這樣最有效率。中年婦女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又說了一句:「那個古北口火車站,邪得很哪。」小張很好奇,問她怎麼回事。中年婦女說,她以前總坐這趟車,每次火車夜裡到古北口站時,從來沒見人下車或者上車。但乘務員每次都會把車門打開,過一分鐘後再關上。這時候車廂里的溫度會陡然變冷,陰氣襲人。她聽同車的人說,古北口當年是兵家必爭之地,無數士兵戰死在此。之所以要保留上午、夜裡兩趟車在此停留,有個說法,叫日里走人、夜裡走魂。白天的車次是方便附近村民出行,晚上火車在此停靠開門,行的方便就和村民無關了。「其實你們應該坐白天那趟車,好歹是走人的。這大半夜的,可不好下人。」中年婦女說。

小張聽到這裡心裡有點發寒。大張卻不屑一顧,告訴小張,火車和公共汽車一樣,在哪一站停是有嚴格規定的,就算沒人也一樣要開門停夠時間再走。至於溫度,古北口是山區,夜裡開車門,當然會有冷空氣進來。綠皮車速度慢,乘客窮極無聊就會編一些這樣的東西來解悶。

5點20分,終於開始檢票。大張和小張被人群裹挾著進入月台,連滾帶爬地進了車廂。車廂很破舊,但打掃得特別乾淨。她們找好座位坐下,小張開始玩PSP,大張則把一兜子葡萄、一個裝垃圾的小袋和兩個旅行杯拿出來擱到小桌上。路上要四個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