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蘭亭序》的歷史事實

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請魏晉以來最顯赫的幾大家族,聚會於會稽郡山陰城的蘭亭,曲水流觴,飲酒賦詩。王羲之為此次盛會寫下一篇《蘭亭序》,通篇324字,凡字有復重者,皆變化不一,精美絕倫。

《蘭亭序》誕生後二百餘年,並未大放異彩,真正讓《蘭亭序》名聲顯赫的卻是唐太宗李世民。

靠殘殺兄弟登基的李世民酷愛王羲之的書法,尤為推崇《蘭亭序》,並輾轉得到了《蘭亭序》真跡。他親自編寫《晉書》中關於王羲之的部分,將王羲之捧上「書聖」的位置,將《蘭亭序》捧為「千古一帖」,更鼓勵全民學書法。後人分析,李世民之所以推崇《蘭亭序》,並非出於單純的喜愛,而是意圖洗刷登基原罪、對臣民進行意識形態控制,實現其政治目的。

歷史的弔詭在於:《蘭亭序》在李世民手裡成了「千古一帖」,更成了「千古一謎」。

唐太宗的遺詔里要求將《蘭亭序》枕在腦袋下邊,因而世人多以為《蘭亭序》就埋在昭陵(唐太宗陵墓,位於今咸陽市)。五代時期的耀州刺史溫韜盜取昭陵,在他寫的出土寶物清單上,卻並沒有《蘭亭序》。史學界有人認為《蘭亭序》真跡可能是被不通文墨的溫韜給撕毀了,也有人認為《蘭亭序》真跡並不在昭陵,而是成了女皇武則天的陪葬品。

《蘭亭序》真跡藏在哪裡成了一個謎,而《蘭亭序》真偽之辨更是綿延千年,其中不乏驚人之論。

清末碑學名家李文田經考證發現:南朝劉孝標所注的《世說新語》中首次提到了《蘭亭序》,而當時的名字叫《臨河序》,全文只有153字,跟流傳於世的324字版本的《蘭亭序》大有出入,所以《蘭亭序》並非王羲之所作。這一說法石破天驚,被後世研究者記取,影響深遠。

1965年,郭沫若在《文物》雜誌上發表文章,認為《蘭亭序》系後人偽作,偽作者是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由此引發了學術界的一場大辯論,甚至連酷愛書法的毛澤東都參與了此次的《蘭亭序》真偽大辯論。

直到今天,關於《蘭亭序》真跡到底在哪裡,甚至到底有沒有真跡,依然是一個謎。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