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戰前夕相伐謀 曹操也使反間計

張飛興沖沖跑進大帳,對劉備道:「大哥,剛才聽邏卒報告,軍師草船借箭,果然成功。」

劉備大喜:「周郎雖能,終究不如我們軍師遠甚。二弟,你這回對軍師該服氣了罷。」

關羽眼望別處,道:「此不過瞎貓碰到死鼠,偶然成功耳,未必次次都這般幸運。」

劉備知道他是鴨子死了嘴還硬,笑道:「二弟,你啊……」

張飛道:「其實二哥心底對軍師還是佩服的,否則前番聽到周郎算計軍師,不會勃然大怒的。」

關羽道:「那是幫親不幫理。」說著捧著書出去了。

諸葛亮來到周瑜軍營交箭,周瑜設下筵席招待,一個勁地給諸葛亮勸酒。雖然周瑜心裡不痛快,但也由不得不承認,諸葛亮比自己強很多,所以他現在真心想向諸葛亮討教破敵方略。

諸葛亮也很會拍馬屁:「詭譎小計,何足為奇,比之都督計斬蔡瑁、張允,不逮遠甚。」

周瑜雖然知道他是客氣,心裡也頗舒服:「先生謙虛,昨日接到我家主公郵報,說他已經率軍出征合肥,要我立刻攻擊曹兵,首尾相應。然而曹兵勢大,瑜未有奇計,望先生有以教我。」

諸葛亮推辭道:「亮乃碌碌庸才,安有妙計?」

周瑜不信,再三請求,諸葛亮只是說想不出。周瑜想,這豎子說的也許是真話,看來也不能對他估計太高。雖然草船借箭,是不簡單,但我計殺蔡瑁、張允,也不是凡庸之人可比。若比智力,自己並沒有輸給他。這麼一想,殺諸葛亮的心也就減了幾分。他這幾日也想了一個主意,乾脆就此徵求一下諸葛亮的意見,看他怎麼說,於是道:「瑜昨日思得一計,不知可否,想請先生賜教。」

「先生且休言,各自寫於手內,看同也不同。」諸葛亮道。

周瑜啞然失笑:「先生既有計策,剛才瑜百般求懇,為何不講?」

諸葛亮笑道:「都督既早已想好計策,卻來問我,又是為何?」

「我想的計策一般,不敢獻醜,希望先生教我更高明的計策罷了。」周瑜有些沮喪。

諸葛亮道:「俗話雲,拋磚引玉。都督肯定自視如玉,才要亮拋出磚瓦啊!」

周瑜不知怎麼回答,只好乾笑了兩聲:「彼此彼此。既然先生這麼說,那我們就將自己的計策各自書寫到掌上罷。來人,筆墨侍候。」

侍從將筆墨呈上。周瑜在自己手掌上寫了一字,又將毛筆遞給孔明。孔明接過,在自己手掌也寫了一字。兩人移近坐榻,各出掌中之字,互相觀看,發現皆是「火」字,不由得相對哈哈大笑。

火攻曹軍,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烏林的曹軍營寨內,曹操正在生悶氣,因為他剛剛接到合肥送來的郵書,說孫權率領三萬人馬向合肥方向行進,可能想進攻合肥,和周瑜東西相應。合肥是江北重鎮,如果被孫權攻陷,就等於在中原安插了一顆釘子,兗、徐兩州都將震動。「我們這裡必須速戰速決,才能騰出手來救援合肥。」他把郵書擲於岸上,煩躁地說。

荀攸獻計道:「主公勿憂,周瑜、諸葛亮二人都擅長計謀,急切難破,丞相可差人去他們軍營詐降,作姦細內應,或可成功。」

曹操皺眉道:「他二人既精明無比,又怎麼會輕易上當。」

荀攸道:「若派蔡氏宗族子弟去,那就未必了。」

曹操點點頭:「也有道理,去把蔡中、蔡和叫來。」

蔡中、蔡和是蔡瑁的子侄輩,蔡瑁被殺,對他們當然是個巨大的打擊,雖然曹操沒有宣告處決蔡瑁是因為蔡瑁謀反,但軍中一直紛紛有此傳聞。這麼一來,按照律令,蔡氏家族都會受到牽連。蔡中、蔡和也因此一直惶惶不安,想投降江東,又怕家族全部被屠,因為他們的親屬都留在襄陽,成了曹操的人質。為今之計,只有重新獲得曹操的信任,才能挽救家族的危難。否則,一旦戰爭結束,曹操有了閑心,蔡家只怕不免被誅。可是哪有這個機會接近曹操取悅他呢?他們平日只好拚命巴結于禁、毛玠二人,誰知于禁鐵面無私,不吃他們這套。毛玠雖然平和,但懾於主將于禁,也不敢過多給他們笑臉。好在他們蔡氏執掌荊州幾十年,富可敵國,有錢送總會有人動心,荀攸、賈詡等人就頗得了他們的好處,答應在曹操面前能說上話的時候一定幫忙,他們心裡這才略微安定了下來。

聽到曹操召喚,兩人惴惴不安,只怕又是叫去斬首。但人在屋檐下,不去也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拜見。曹操倒是挺和顏悅色的,問道:「你二人的叔父蔡瑁怠慢軍令,袒護親信,我殺了他,你們恨我不恨?」

蔡中、蔡和兩人急忙頓首道:「丞相治軍嚴格,臣等叔父坐法而死,臣等雖然悲痛,但也知道春秋大義,私不廢公,豈敢因此怨恨丞相?」

曹操雖然不知他們是否真心怎麼想,但這種回答說明他們還是識大體的,心裡頗為高興,點頭道:「很好,蔡氏一家果然忠烈,現在孤想派你們兄弟二人去江東詐降為內應,事成之後,可以封侯,你們願意否?」

蔡中、蔡和沒想到派他們這種差事,又喜又懼。喜的是丞相肯派他們這種事,說明比較信任他們;懼的是使反間計自古號稱「死間」,九死一生,一旦失敗,性命必然不保。他們偷偷望了一眼賈詡、荀攸,賈詡沒有什麼表示,荀攸向他們微微點頭,表示許可。他們想想,確實也沒有別的選擇,只好齊聲表示道:「若能立大功,為叔父雪恥,死亦不恨,封侯殊非敢望。」

曹操道:「有功封侯,乃是漢家法典,君等就是想推辭,也不可得。」他頓了一下,又道,「只是千萬勿懷二心。」

二人忙道:「臣等宗族皆在襄陽,豈敢懷有二心。」

曹操笑道:「這樣最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